符家慶
(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
教育部“體育、藝術2+1項目”通知的解讀與思考
符家慶
(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
為了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等的全面發(fā)展,教育部發(fā)布了《關于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的通知》。文章對該通知的內容和精神實質進行了解讀,對文件出臺的背景和預期效果進行了思考。
體藝2+1項目 解讀 思考
2011年4月26日,國家教育部以教體藝廳[2011]4號文件的形式頒發(fā)了《關于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的通知》(以下簡稱“體育、藝術2+1項目”通知)。專門發(fā)文對學生體育、藝術教育提出要求,足見教育主管部門對于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視,這個通知的出臺,是對四年前提出的陽光體育運動的強化,意味著國家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的決心。
為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堅持全面發(fā)展,全面加強和改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要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組織廣大中小學生參加科學健康、生動活潑的體育和藝術活動,提高運動能力和藝術素養(yǎng),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即通過學校組織的課內外體育、藝術教育的教學和活動,讓每個學生至少學習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是貫徹落實《教育規(guī)劃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重要舉措。實踐證明,“體育、藝術2+1項目”是培養(yǎng)學生運動技能和藝術特長的有效載體,是一項學生歡迎、家長支持、社會贊同、惠及億萬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工程,對于提高中小學生的體育素質、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yǎng),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育人環(huán)境具有重要作用。
各地各校要開齊開足音樂、體育、美術課程,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把“體育、藝術2+1項目”的相關內容納入教學計劃,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中小學校精選體育、藝術項目,研究制訂認定標準和實施辦法。
各中小學校要根據本校音體美師資條件、教學設備條件以及體育傳統(tǒng)、藝術特色,確定符合學校實際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體育、藝術項目,供學生學習和選擇,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
“體育、藝術2+1項目”的認定標準和評定辦法,要簡易可行,有利于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要做好考核登記、檔案管理工作,將學生參加項目活動的情況和取得的成績記錄到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各中小學校要充分利用大課間和課外活動時間,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活動,營造校園文體活動的良好環(huán)境,確保學生參加活動、展示才藝的時間。要圍繞“體育、藝術2+1項目”組織開展對抗賽、挑戰(zhàn)賽、才藝展演、作品展示等多種形式的群體性校園文體活動,充分發(fā)揮體育競賽和藝術展演的激勵作用。廣泛組織各種文體興趣活動小組,定期組織校園體育節(jié)、藝術節(jié)等活動,為學生參加文體活動搭建平臺,讓每個學生都成為“體育、藝術2+1項目”的受益者。
各中小學要發(fā)揮本地社會人才資源的優(yōu)勢,聘請有體育、藝術專長的人才進校園,對學生學習體育、藝術技藝進行輔導。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主動聯(lián)系有關部門,利用當地體育場(館)、藝術館以及校外教育機構等社會體育、藝術活動資源,拓展學生文體活動空間。
各地要認真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及時總結反饋項目實施情況,做好輿論宣傳工作,使“體育、藝術2+1項目”成為推進體育、藝術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意見,教體藝(2006)5號;
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教體藝(2006)6號。
2007年4月26日,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全面啟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fā)(2007)7號。
2007年10月18日,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陽光體育與奧運同行冬季長跑活動通知。
2008年9月22日,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第二屆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通知,教體藝(2008)10號。
讓“每個學生至少學習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這個要求早已明確提出,早在1995年6月,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中就提出了“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1],它倡導全民做到:(1)每人每天參加一次健身活動,每人學會兩種以上的健身方法,每人每年進行一次體質測定;(2)每個家庭擁有一件健身器材,每年全家參加兩次戶外活動,每個家庭有一份(本)健身報刊圖書;(3)每個社區(qū)提供一處以上群眾健身活動場所,每年開展兩次社會體育活動,建立一支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4)每所學校保證學生每天參加一小時體育活動,每年組織學生開展兩次郊游活動,學生每年進行一次身體檢查。從中可以看出,全民健身計劃旨在全面提高我國國民體質和健康水平,以青少年和兒童為重點,倡導國民每天做到參加一次以上的健身活動,學會兩種以上的健身方法,每年進行一次體質測定,但是綱要頒布16年以來的實施情況和實踐效果卻不是很理想。
青少年身體素質問題近年來頻頻成為黨中央國務院的議題,讓我們不得不去深刻地審視這一問題。中國教育報在2007年12月31日發(fā)表評論這樣闡述[2]:自2006年12月起,在近一年的時間內,體育工作“第一次”的身影頻繁出現:第一次召開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第一次舉行全國性“陽光體育運動”大型活動;中共中央、國務院第一次就青少年體育專門下發(fā)中央7號文件;國務院第一次召開“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電視電話會議。
近年來國家為什么要頻繁發(fā)文要求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這說明我國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問題非常值得擔憂,從大的方面說這關系到我國民族興衰的根本,從小的方面來說,這關系到每個人成長發(fā)展的基礎。
然而,這次的通知能否得到真正執(zhí)行,能否切實改變當前教育“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窘境,仍然讓人心存疑慮。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學生主要功課的成績不僅關系到個人的升學,也關系到教師考核和學校評價等諸多方面,要學校擠出時間真正完全實行“2+1項目”并不容易。教育主管部門作此規(guī)定是一番好意,但是并沒有明確具體的認定標準和評定辦法,在操作上僅靠學校自己的認識和實踐,實施起來就容易陷于原地踏步的境地。所以該通知的執(zhí)行,以及之前許多文件的實施,都需要一個嚴格的監(jiān)管、規(guī)范的制度保證體系,這值得引起教育部門和我們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思考。
[1]國務院.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 [J].體育學刊,1995(1):15-17.
[2]柴 葳.2007亮點:陽光體育進學校素質教育突破口[N].中國教育報,2007(12).
The Interpretation and Consideration abou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Notice ofquot;P.E.and Art 2+1 Projectquot;
Fu Jiaqing
(P.E.Department of Yang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Yangzhou Jiangsu 225127)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quot;national medium and long-term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rogram(2010-2020)quot;,carry out the quality education all-round,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and full-scal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sued a notice aboutquot;Actualize the P.E.and Art 2+1 Project on the st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quot;.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ntents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the notice,and pondersthe background and the expected resultsof the file.
P.E.and Art 2+1 Project interpretate consideration
G80
A
1004—5643(2011)09—0121—02
符家慶(1978~),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