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志文 張玉霞
(河南工業(yè)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高等院校開展武術運動的優(yōu)勢
魯志文 張玉霞
(河南工業(yè)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武術運動是我國一項固有的傳統(tǒng)體育運動項目,有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加快對它的科學研究,對進一步積極開展和推廣此項運動有其深刻意義。文章結合我國高等院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先進,大學生群體好學愛動,求知欲強的三大特點,闡述了高等院校開展武術運動的優(yōu)勢所在。
高等院校 開展 武術運動 優(yōu)勢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對外合作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當今高等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意識、人生理念和生活方式都正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在他們的大學生活中,大學生們通過積極參加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來強健體魄和豐富精神世界已蔚然成風。中華武術這一融豐富文化內涵和競技比賽、健身娛樂功能于一體的我國民族體育傳統(tǒng)運動項目,正是順應了這種潮流在全國高校蓬勃開展,并以特有的魅力成為全民健身和校園“陽光體育活動”的首選,同時也成為了高等院校體育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它的強身健體、防身御敵,鍛煉意志、培養(yǎng)品德,競技觀賞、豐富生活,交流技藝、增進友誼的功能更是吸引了愈來愈多的青年朋友和大學生,并使之積極投入到學練中華武術活動中。
早在1990年北京亞運會上,我國第一次把武術列為洲際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使中華武術真正登上世界體育大舞臺。1991年在北京舉行的世界武術聯(lián)合會成立大會上,原國家體委和國家教委的領導同志號召大家把在全世界發(fā)揚光大中華武術當為己任,并希望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積極開展武術教學活動,把武術教學溶于到體育教改中去。尤其是在貫徹實施《中發(fā)[2007]7號》文件精神,深入開展校園“陽光體育活動”,全面提高和改善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和健康水平,促進“兩個文明”建設的今天,充分發(fā)揮中華武術的積極作用,一方面認真抓好中華武術的發(fā)展與提高工作,確保我國武術運動水平永遠處于世界霸主地位;另一方面應繼續(xù)做好中華武術的普及與推廣工作,使其真正成為青年學生和廣大人民群眾強身健體、陶冶情操和“兩個文明”建設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徑。因此,充分發(fā)揮我國高等院校在開展中華武術方面的優(yōu)勢與作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大學是我國教育的最高形式,是進行文化科學知識研究的基地,更是傳播文化科學知識的場所。那里有專門從事科學、文化、知識研究的學者、專家和教授,他們對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和歷史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有著較為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細致的研究。中華武術作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寶貴遺產,長期生長在中華民族總體文化之中,它與我國其它文化形態(tài)中的古典哲學、美學、軍事學、醫(yī)學以及歷史、宗教學等都有不可分割的關系。因此,利用高等院校的優(yōu)勢,積極展開對中華武術文化的產生、演變和發(fā)展的研究,可以大大加速對中華武術文化的挖掘和整理,進一步完善中華武術自身的基礎理論。與此同時,高等院校教學設施齊全,教學條件優(yōu)越,科研實力雄厚,在從事人類生命科學研究,以及中華武術這一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項目強健體魄、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的機理和修練武術對人體身、心健康產生積極作用的研究等方面都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充分發(fā)揮和利用這些有利因素,深入開展對中華武術健身機理與運動機制的研究,對促進中華武術系統(tǒng)理論的早日形成,加快我國武術運動水平的發(fā)展與提高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中華武術作為一項民族形式的傳統(tǒng)體育運動項目,在其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由于受封建主義思想的影響與束縛,長期是以一種“父傳子、子傳孫和傳男不傳女”的封建家族式傳遞方式延續(xù)下來,極大地影響和束縛了中華武術的傳播與發(fā)展。在當今知識爆炸和科技發(fā)達的信息時代,這種傳播方式顯然是不合時宜的。中華武術要想盡快走出國門,成為中華民族貢獻給國際體壇的一個體育運動項目,成為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財富,傳播方式的革命勢在必行,而我國大學校園為這種傳播方式的革命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現(xiàn)在,我國各高校都有先進的教學設施,可供青年大學生學習武術使用;武術教師自身文化修養(yǎng)高,思想解放,非常有利于教學過程中的師生情感交流;新穎的教學方法,一改過去那種“師傅帶徒弟”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全新的教育理念,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加快了大學生對武術文化內涵與動作要領的領會;多媒體、電化教學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教育覆蓋面大,為武術動作的直觀教學和課外訓練提供了幫助,使大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直觀地了解所學武術技術動作的內部結構與運動軌跡;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武術欣賞能力,使大學生了解不同拳種的風格和特點,使技術動作學習掌握起來更加容易、更加準確,更有效率,這些都為中華武術在高等院校的普及與推廣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容豐富,科目繁多。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其它文化有其必然的相互影響與緊密聯(lián)系。因此,對于學習修練中華武術的人群來講,除了要求他們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較好的文化素養(yǎng)外,還要具有刻苦鉆研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青年大學生文化素養(yǎng)高,愛學好動,求知欲強,勤于學習,善于鉆研的特點,非常適合對中華武術的學習和訓練。在高等院校青年大學生中積極開展中華武術的技術教學和武術文化的教育,既可以強健他們的體魄,又可陶冶大學生的情操,還能開發(fā)他們的智力,使他們在校期間學會和掌握一種終身鍛煉身體的方法,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
如此同時,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和“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進一步確立,武術運動的健身價值與運動特點更加符合青年人的需要和追求,符合高等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而且直接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使體育鍛煉的延續(xù)性可以得到較好的繼承,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重要手段。同時,也為大學生步入社會帶來幫助與支持,更為高校推廣和開展民族體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礎。當今大學生是我國21世紀建設的主力軍和生力軍,他們畢業(yè)后將要走向社會,走向祖國的四面八方,這樣他們一方面可以利用所學專業(yè)知識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在校期間學到的中華武術的健身術、搏擊術,作為社交工具與手段,通過推廣和傳播中華武術,達到“以武會友”之目的。無論他們是在國內工作還是到國外學習深造,都可以通過武術傳播的平臺與“以武會友”的活動方式,促進與國際友人的交流和友誼。最大限度地將中華武術這一傳統(tǒng)體育運動項目傳授給更多的人,使他們從學練中華武術中受益。
因此,在中華武術日益走向世界,爭取早日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的今天,充分利用和發(fā)揮高等院校開展武術運動的優(yōu)勢,已勢在必行。
[1]徐 才.武術學概論 [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劉鳳虎.從文化學的視角談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傳承與發(fā)展[J].體育與科學,2010(5):73-75.
[3]丁保玉,解乒乒.從社會化功能視角探析競技武術技術發(fā)展趨勢[J].長江大學學報,2010(4):401-402.
[4]王如鎮(zhèn),朱 東,張大偉等.中華武術在構建高校人文精神中的優(yōu)勢探析[J].搏擊·武術科學,2010(9):25-28.
The Advantages of Launchng Wushu Spor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u Zhiwen Zhang Yuxia
(P.E.School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Henan 450001)
Wushu sport is one of our traditional sports,with its far-reaching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wide-spread popularity.Therefore,it is meaningful to quicken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is sport,and to push it forward.This paper deals with such advantag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ff,advanced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a large number of active and diligent studentswith requiring minds.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launch Wushu sport advantages
G85
A
1004—5643(2011)09—0074—02
1.魯志文(1953~),男,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