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燕
井岡山學記
李玲燕
煌煌千年,文明故地,九秩風云,革命新城。辛卯年乙未月,吾與共事者四十余人,齊聚洪都,應葛洲壩集團團委之號召,順時代潮流,追尋革命遺跡,緬懷先烈,傳承精魂。
回首崢嶸歲月稠。北伐曉來腥風血,烏云壓境萬千重,鴻途征難夢如夜,白色恐怖罩巨龍。南昌故郡孕新變,一聲槍響驚若雷,八一精兵猛如虎,洪都城內(nèi)戰(zhàn)如潮。紅色勇軍振臂膊,揮師斗頑上井岡,兵微將寡志亦堅,革命不怕苦與難。三灣改編聚力量,古城決議打游擊,廣發(fā)群眾圖大業(yè),革命終有立身地。朱毛會師、紅四軍成,土地革命、反圍剿緊。黃洋界上炮聲隆,敵人只作殘云風掃盡;井岡山里軍民齊,笙歌奏凱紅星燎寰宇。
己丑晨來風不靜,葛洲壩人上井岡,車行青山更作畫,風景不請入眼來。博物館里曉歷史,毛里舊居感樸實,八角樓上燈光明,黃洋界口木石陣。重走朱毛挑糧道,軍民同心路不遠;踞村取城立意新,云端霧海方向清;紀念碑前放眼量,悠悠歷史化作濤。
吾所居處,背倚翠巒,山高風緊,八月猶寒。至于夜深人靜,禽棲獸歸,則林籟響結(jié)。此地復多雨,故云縈霧繞,群山若虛,枝繁葉茂,佳木向榮,誠天地所鐘,天寶物華,人杰地靈也!冥然獨坐,可以思古今,明是非;可以清俗心,養(yǎng)禪性。久之,乃覺須彌入一介,陋室轉(zhuǎn)大千,天地六合,并在我懷,宇宙八荒,萬物為一。
清風徐徐,暑熱盡去,吾獨坐窗前,憑欄而思。
暗夜南湖斗星亮,于此不過幾十年,革命多元路漫漫,劈荊斬棘勇創(chuàng)新。順應形勢得人和,實事求是謀發(fā)展,先進理論照人心,燎原烈火向天明。若以人生比革命,亦當英勇不自封,事事變幻若浮萍,惟有信念如磐石。吾輩青年上井岡,當學磐石彌且堅,磐石剛硬渾不動,風雨任來自不移。
人間正道,滄桑節(jié)節(jié),仁人志士,先憂天下,舍生取義,才得有改革創(chuàng)新,才得有歷史車輪碾轉(zhuǎn)前行。長河滔滔,多少忠魂埋黃沙?青山巍巍,多少烈士沒其名?天不計其數(shù),地不知其詳。青年吾輩,身于和平盛世,應居安思危,銘記先輩之艱苦卓絕,發(fā)揚前人之革命精神,擔當身前風雨事,何計身后名為土。
悵懷思古,子曾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華夏五千年,尚德重義,于是有“蓮出淤泥而不染,松立絕壁而不倒,竹中空而外直,梅凌寒而獨開”之言。星轉(zhuǎn)斗移,和平盛世,易因富而忘貧,驕奢而忘本。然千鈞重擔,當立青年肩頭;千秋大計,成于星火相傳。青年猶可造之木,當勿忘匹夫之責,文質(zhì)并修,以德為上,以信為銘,塑先人之德,成君子之風。
洪流湍急,幾回曲折?浮云遮眼,幾多沉浮?革命之路,多舛易變,革命先輩,不畏愁云蔽日,不畏險灘低谷,只待長風破浪,便見萬木榮春。所謂“浪花淘盡英雄,革命錘煉真金”,樂觀豁達,方能笑看得失;超然平和,方得坐忘之境。陶淵明之恬然,李太白之飄逸,蘇東坡之豪放,毛委員之胸襟,言大可及國,言小可修身,不可不學,不可不致用。自信人生二百年,御風自如上青天。
忽聞雄雞鳴,萬千思緒截。曉露迎初陽,豪歌下井岡。滄桑風雨鑄紅星,先烈時時伴我行。但看東方云起時,萬物競風流,誰為駒過客?
而后言離別,相聚甚短,離別甚長。然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葛洲壩人赴己任,留得精神世紀同。
壯哉,井岡行!
吳華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