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平,趙明生
(清華大學 電子工程系,北京 100084)
隨著對信息處理技術要求的不斷提高,單核系統(tǒng)設計在提升系統(tǒng)整體性能上出現(xiàn)瓶頸,系統(tǒng)設計逐漸向多核系統(tǒng)設計轉變。Xilinx Virtex-II Pro開發(fā)板為各大學主要采用的開發(fā)板,該板上主芯片XC2VP30內置兩個硬核PowerPC405,具有30 816邏輯單元、136個 18位的乘法器、2 448 Kbit的 Block RAM。
但國內研究應用多使用該板進行單核系統(tǒng)設計,未能充分利用其雙核資源。其原因在于:Xilinx公司軟件對Virtex-II系列開發(fā)板的雙核系統(tǒng)設計支持性不好;Virtex-II Pro開發(fā)板只具有一個串口輸出,給調試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針對在Virtex-II Pro開發(fā)板進行雙核系統(tǒng)設計難度大的問題,本文給出雙核硬件系統(tǒng)的構建方法,提出一種共享串口輸出和共享存儲器的系統(tǒng)結構,能夠充分利用板上資源,下載調試非常便利,可以很好地支持雙核的應用設計。
系統(tǒng)采用EDK10.1i03開發(fā)環(huán)境。設計雙核的系統(tǒng)硬件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雙核的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
系統(tǒng)具有 2個PowerPC405處理器:PPC_0和 PPC_1,兩個處理器具有各自獨立的私有Boot BRAM,用于存儲相應的應用程序。PPC_0通過總線PLB_0控制外設SDRAM,PPC_1通過總線 PLB1控制外設 LED_4Bits。兩個處理器具有各自的中斷控制器和復位控制器。JTAG具有2個PowerPC的接口,并通過共享串口進行信息輸出。
雙核系統(tǒng)設計流程如下:
(1)利用 BSB(Base system Builder)向導生成單核系統(tǒng)。
系統(tǒng)BSB設置的參數(shù)如下:
(2)添加和配置 IP
由于EDK10不支持雙核系統(tǒng)設計,因此需要手動添加和配置相關IP,需添加的IP核有:
ppc405,plb_v46,plb2plb_bridge,bram_block,opb_intc plb_bram_if_cntlr,xps_mutex
MHS(Microprocessor Hardware Specification)是描述硬件結構的文件,需要修改MHS文件對添加的IP核進行配置。這里給出主要的 ppc405、bram_block、xps_mutex核的配置說明,其他IP核將不再贅述。
①對PPC405_1的配置說明
②對Mutex核進行配置
③共享BRAM核進行配置
(3)生成地址空間(Generate Addresses)
使用Generate Addresses命令,系統(tǒng)自動分配地址空間。由于軟件本身不支持雙核系統(tǒng)設計,在地址空間沖突時,需要手動對沖突的地址空間進行調整。使用Generate Bitstream可產生系統(tǒng)的硬件比特流。
(1)配置軟件平臺
由于兩個PowerPC通過總線及總線橋共享串口輸入,因此需要在 Software Platform Settings中,對 stdout和stdin配置為 RS232_Uart_1。
(2)添加應用工程
添加工程ppc0_test_share和 ppc1_test_share。選中兩個工程文件,分別Mark to initialize BRAM,并將軟件工程指定給各自的處理器。
Generate the linker script,指定將所有程序段放入各自的私有BRAM中。Update Bitstream以生成相應的全局比特流文件。
軟件工程包括SDRAM測試、LED外設測試、SHARE BRAM的讀寫操作,測試結果通過共享串口進行輸出。雙核CPU通過Mutex核進行互鎖訪問,控制訪問共享串口。
Mutex提供多核環(huán)境下處理器對共享設備的互斥訪問。其原理是:Mutex具有32 bit的寫數(shù)據(jù)寄存器,如圖2所示。CPU_0訪問共享資源前,先向該數(shù)據(jù)寄存器寫自己的CPU_ID,如果 Mutex設備空閑,則將 CPUID寫入寄存器,并Lock置1。CPU_0通過查詢和比較寫數(shù)據(jù)寄存器和自己的CPUID,以確定是否獲得訪問共享資源的權限。沒有獲得權限,則等待或者退出;獲得權限后,對共享資源訪問,訪問結束后釋放鎖。其在系統(tǒng)中的連接如圖3所示。
圖3 Mutex連接方式
xps_mutex連接到PLB0和PLB1總線上,初始化時需要對其地址進行配置。在設計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由于Xilinx的軟件設計問題,EDK10在頭文件xparameters.h中不能正常生成SPLB1的地址,表現(xiàn)為軟件自動生成的SPLB1和SPLB0的地址相同,會造成Mutex初始化失敗。因此在初始化Mutex時,切勿直接使用XMutex_LookupConfig()函數(shù)。PPC_1初始化Mutex的過程如下:
2.3.1 共享串口測試
設置超級終端,連接JTAG電纜,選中Download Bitstream將比特流下載到目標板上。通過共享串口,兩個CPU分別輸出其工作狀態(tài)。輸出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PowrPC_0測試DDRRAM的串口輸出
其中CPU(0)輸出私有存儲器SDRAM的測試正確信息,說明PPC_0正常工作。
同時觀察板上 LED顯示,led_0、led_2和 led_1、led_3呈現(xiàn)交替閃爍狀態(tài),說明PPC_1及外設LED工作正常。
2.3.2 共享存儲器讀寫測試
SSHM_READFLAG為CPU讀寫狀態(tài)指示。SSHM_READFLAG為 0時,PPC_0進行寫操作;為 1時,PPC_1進行讀操作。共享存儲器的讀寫操作測試結果如圖5所示。
PPC_0對共享BRAM進行寫數(shù)據(jù)操作,數(shù)據(jù)依次為0~4,每次寫操作完成后將 SSHM_READFLAG置 1。PPC_1在PPC_0每次數(shù)據(jù)操作完畢后,檢測到SSHM_READFLAG為1時進行讀數(shù)據(jù)操作,操作完成后置SSHM_READFLAG為0。
圖5 SHARE_BRAM測試:PPC_0寫數(shù)據(jù),PPC_1讀數(shù)據(jù)
本文完成基于Virtex-II pro開發(fā)板的雙核PowerPC系統(tǒng)的構建,提高板上資源利用效率。系統(tǒng)通過Mutex的互鎖機制完成對共享資源的控制。共享串口輸出調試結果,解決了開發(fā)板的單串口不易調試的問題;通過共享BRAM進行數(shù)據(jù)交換,可以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并行協(xié)同處理;直接下載比特流即可實現(xiàn)雙核的系統(tǒng)運行,調試和系統(tǒng)運行更為方便。該系統(tǒng)為使用Virtex-II Pro開發(fā)板進行雙核系統(tǒng)設計提供了參考價值。
[1]Kowalczyk J.Multiprocessor systems virtex-II series.Xilinx WP162(v1.1).2003.
[2]ASOKAN V.Designing multiprocessor systems in platform studio.Xilinx WP262(v2.0).2007.
[3]Xilinx.ML410 dual processor hardware build using EDK 8.2i SP1.2007.
[4]Asokan V.Dual processor reference design suite.Xilinx XAPP996(v1.0),2007.
[5]Harn Hua Ng.PPC405 lockstep system on ML310.Xilinx XAPP564(v1.0),2004.
[6]Bennett J K.Shared memory multiprocessing using the virtex II PPC:sharing memory,sharing a UART,and synchronization a guide for the XUP development board.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2005.
[7]XPS Mutex(v1.00c).www.xilinx.com.200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