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恩龍
(浙江工商大學 經濟學院,浙江 杭州310018)
從最早的國際資本流動理論發(fā)展到直接投資理論,長期以來,經濟學界有大量文獻都分析過FDI對東道國經濟的影響情況。我國對于FDI對中國經濟影響的研究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學者主要研究了FDI對整個國內投資的擠出(擠入)效應,另一部分則分析了FDI對于我國不同地區(qū)國內投資的擠出(擠入)效應。
1.以中國整體為研究對象。楊柳勇和沈國良(2002)利用總投資模型,對我國1983—1999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并用FDI的長期擠出(擠入)效應系數分析FDI對國內投資產生的擠出(擠入)效應,得出FDI從長期來看(或從總體上)已出現擠出國內投資的效應。程惠芳和張聲洲(2003)研究了國際產業(yè)資本流入對中國儲蓄與投資轉化的影響,利用1980—2000年的數據進行檢驗表明國際產業(yè)資本流入對中國國內投資已產生一定的影響或“擠出”效應。王濱(2006)構建了總投資方程,利用1993—2004年國內相關數據進行實證研究,認為FDI與民營資本相輔相成,沒有擠出有效的國內投資,并且大大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增長。
2.以不同地區(qū)為研究對象并進行對比。王志鵬、李子奈(2004)通過對相對擠入擠出模型與絕對擠入擠出模型的比較,采用更大的樣本量,運用CSW與SUR等計量經濟方法,發(fā)現東部地區(qū)存在明顯的擠出效應,中部地區(qū)有著明顯的擠入效應,而西部地區(qū)情況不夠明顯。任郁芳和馮邦彥(2009)建立了衡量擠入擠出效應的數量模型,以1986—2006年我國長三角地區(qū)兩省一市的FDI、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以及GDP的時間序列數據為基礎,對FDI對長三角地區(qū)國內投資的擠入擠出效應進行了計量檢驗,結果表明:江蘇和浙江省的擠入效應較顯著,而上海則呈現出較弱的擠入效應。
綜合以上學者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出,FDI與國內資本存在著復雜的關系,其對國內投資乃至經濟增長的影響難以定論。同時,由于FDI對國內資本到底存在擠出效應還是擠入效應受到投資動機、行業(yè)、東道國技術水準及經濟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因此,FDI在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產生的效應也有很大差異。
改革開放以來,安徽省在吸收和使用外資方面取得了較大成績。FDI只是安徽省使用外資的一部分,目前基于擠出(擠入)效應的研究雖然比較豐富,但對于安徽省的擠出(擠入)效應的研究較少。本文通過理論與實證相結合,分析了實際使用外資總額對安徽省國內投資的影響,并依此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這對正處在吸收和使用外資高速增長期的安徽省具有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
安徽省使用外資是從1980年引進技術和進口設備開始的,自1984年在安徽省誕生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yè)以來,外商投資得到了不斷發(fā)展,從1985年的78萬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協(xié)議的簽訂,實現了安徽省FDI零的突破。近年來,安徽省使用外資的規(guī)模和數量都在大幅度的提高?;仡?985—2010年這二十多年來安徽省使用外資的發(fā)展,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1985—1991年起步階段。安徽省批準引進FDI項目數非常少,外商直接投資占實際使用外資的比例較低,使用外資主要以對外借款為主。安徽省使用外資總體發(fā)展趨勢是向上的,但發(fā)展非常緩慢,1985年實際使用外資僅為0.55億元,1991年才達到2.36億元,年均增幅較小。
2.1992—2004年發(fā)展時期。這一階段安徽省使用外資發(fā)展迅速外資規(guī)模成快速上升的趨勢,安徽省使用外資的質量也相對提高。1992年安徽省實際使用外資額為7.8億元,1993年實際使用外資額為21.38億元,年增長達兩倍多;2004年,實際使用外資額達到112.56億元。其間也有一定的起伏波動,可看出使用外資中外商直接投資占了較大的比例。
3.2005年至今飛速發(fā)展時期。這一時期安徽省抓住“中部崛起”的契機,繼續(xù)堅持開放戰(zhàn)略,進一步改善投資環(huán)境,創(chuàng)新投資方式,擴大使用外資規(guī)模,提高使用外資質量和水平的結果。外商直接投資成了安徽使用外資的主要方式,2005年安徽省實際使用外資56.4億元,2010年實際使用外資額達339.15億元,可見這一階段安徽省吸引外資的總量在高速增長。
圖1 安徽省1985—2010年實際使用外資額情況
從圖1中可清楚地看出,安徽省使用外資總體發(fā)展趨勢是向上的,但剛開始起步時增加較為緩慢;安徽省使用外資波動明顯:從1992年開始逐年遞增,在1992—1994年增長較快,1997年開始出現逐年遞減,在2000年又呈現出回升趨勢,至2004年又開始減少,在2005年下降到一個低位后,接著開始飛速增長,這說明安徽省實際使用外資的發(fā)展很不平衡。
為了評估外商直接投資對安徽省國內投資產生的擠入或擠出效應,必須首先構建一個總投資模型。本文借用Agosin和Mayer(2000)在新古典理論的框架下構建的國內投資的投資方程。他們認為一定時期的總投資等于來自國內和外國的投資,并且流入東道國的FDI變量外生,推導出總投資與 FDI之間的理論關系,然后利用1970—1996年39個國家的Panel資料對如下基于理論推導的回歸方程進行了檢驗,得出總投資方程式:
其中,I為總投資率(總投資/GDP),其中 It、It-1、It-2分別為t、t-1、t-2年的投資率;F是 FDI流入量占 GDP的比率,其中,Ft、Ft-1、Ft-2分別為 t、t- 1、t-2 年的實際使用外資額占當年的比率;G是GDP增長率,其中Gt-1、Gt-2表示第 t-1、t-2 年的增長率;α 是常數,ε 是序列非相關(假設)的隨機誤差。
在此我們使用長期反應系數β來表示在一個較長時期內實際使用外資對國內投資的擠入擠出效應:
在 βj(j=1,2,…,5)(顯著的情況下,β 值的大小可以衡量實際使用外資額在長期中是擠入還是擠出了國內投資:
(1)β=1,則表示實際使用外資對國內投資既沒有擠入效應,也沒有擠出效應,即增加1個單位的實際使用外資將使總投資亦增加1個單位;
(2)β>1,則表示實際使用外資產生擠入效應,即1個單位的實際使用外資增加可帶來多于1個單位的總投資;
(3)β<1,則表示實際使用外資產生擠出效應,即1個單位的實際使用外資增加使總投資增加少于1個單位。
本文使用的所有原始數據皆來自安徽省統(tǒng)計年鑒以及安徽省統(tǒng)計信息網,并且都以人民幣為單位進行處理并計算。如圖1所示,1992年以前安徽省的實際使用外資額都處于很低的階段,1992年中國正式確立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安徽省使用外資額開始呈現較明顯的上升趨勢。因此,本文的時間序列樣本取自1992—2010年的相關數據,FDI使用的是每年實際使用外資總額,同時通過人民幣對美元歷年的平均匯率進行換算;總投資數據采用歷年的固定資本形成額;為了去除價格因素影響,本文以1992年為基期,根據歷年價格指數,計算出安徽省歷年實際GDP并得出GDP增長率。
上述投資方程式中1個因變量與7個自變量的數據見表1:
表1 投資方程式中8個變量的數據
數據來源:投資率、GDP增長率、實際使用外資占GDP的比率通過歷年安徽省統(tǒng)計年鑒的數據計算得出。
根據表1的數據,使用Eviews6.0對安徽省實際使用外資的擠出(擠入)效應進行相關分析計算,得出表2。
表2 解釋變量系數
根據(2)式可計算出 β=3.72,大于1,同時滿足Wald檢驗,如表3所示,在0.05顯著水平下,兩個檢驗都不能拒絕和為1的原假設。
表3 統(tǒng)計量檢驗結果
由以上檢驗結果可知:安徽省實際使用外資對于國內投資有著顯著的擠入效應,起到正外部性的作用。
通過以上實證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實際使用外資在安徽省對國內投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有利地促進了安徽省地方經濟的發(fā)展。在今后的經濟發(fā)展過程中,安徽省應繼續(xù)將招商引資作為地方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手段,采取各種措施吸收和使用外資,促進經濟的發(fā)展和繁榮。
安徽省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區(qū)位優(yōu)勢、自然資源優(yōu)勢以及勞動力優(yōu)勢,緊緊把握“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yè)轉移示范區(qū)”這個國家戰(zhàn)略布局的契機,積極參與泛長三角區(qū)域的發(fā)展分工,特別是要凸顯皖江城市帶在使用外資中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外資流向,政府給予政策傾斜,使其進一步帶動安徽省服務業(yè)乃至整個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
結合安徽省自身的實際情況,可嘗試目前流行的BOT、租賃融資等方式。同時,在具體的招商方式方面,可以針對不同領域國際資本的不同特點,開展靈活務實的產業(yè)招商、定向招商、園區(qū)招商等;搭建公共招商引資信息平臺,建立重點行業(yè)目標外商數據庫;重點推動基礎設施、工業(yè)、農業(yè)、服務業(yè)、旅游、企業(yè)境外上市“六條線”招商,全方位、多角度的立體招商格局。
由于安徽省的經濟發(fā)展水平還相對落后,技術存量不足,政府應牽頭推動企業(yè)與高校的合作,共同建立研發(fā)中心,鼓勵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加強企業(yè)技術吸收能力的培養(yǎng),培育地方產業(yè)與外資企業(yè)的產業(yè)關聯。
[1]王志鵬,李子奈.外商直接投資對國內投資擠入擠出效應的重新檢驗[J].統(tǒng)計研究,2004(7).
[2]楊柳勇,沈國良.外商直接投資對國內投資的擠入擠出效應分析[J].統(tǒng)計研究,2002(3).
[3]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產業(yè)結構的影響研究[J].管理世界,2000(4).
[4]劉金缽,任榮明.外商直接投資對上海國內投資的擠出效應研究[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03(3).
[5]潘輝,吳玲.安徽省使用外資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04(9).
[6]博文廣.FDI擠入或擠出了中國的國內投資么?[J].財政論壇,2006(1).
[7]雷輝.我國東、中、西部外商直接投資對國內投資的擠入擠出效應—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分析[J].中國軟科學,2006(2).
[8]潘旭華,高闊.FDI對江西省國內投資的擠出擠入效應分析—基于Panel Data模型[J].現代管理科學,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