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舒鐵香和李鴻章是同科進士。李鴻章升任兩江總督后,一次舒鐵香前往總督府拜訪,不料被李鴻章拒之門外,不予接見。舒鐵香就寫了一副語言溫和的諷刺聯(lián):
同榜貴人多,饒他穩(wěn)坐青牛,懶向人間談道德;
相逢知己少,愧我重登黃鶴,難從天上覓神仙。
此聯(lián)表面上語言溫和,實則是字字帶刺,斯文的措辭背后藏著“冷箭”。諷其“懶向人間談道德”?!白嗯!保则T青牛的道教創(chuàng)始人李耳來比喻李鴻章。
(417000湖南婁底市漣邵礦務局 揚 欣)
曾任直隸總督的楊世驥平日里自命清高,喜歡附庸風雅,喜唱京劇,實則是一個貪得無厭的狗官,他死后竟被謚為“文敬”。有人根據(jù)他一生的所作所為撰聯(lián)一副:
何為文?曲文、戲文、聲之若金石;
烏乎敬?冰敬、炭敬,用之如泥沙。
所謂“冰敬”、“炭敬”是指清代外地官員進京時,分別在夏季和冬季賄賂京城官吏的銀兩。聯(lián)中三次出現(xiàn)“文、敬”二字,其意趣妙不可言!
(422300湖南洞口縣廣播電臺 曾昭安)老“綿”綿太多,選不凈,揩不明,空剩無珠眼睛架;
衡“文”文倒運,左轉(zhuǎn)來,右轉(zhuǎn)去,全憑有口鼻煙壺。
此聯(lián)流傳于皖,既是對學政的諷刺,更是對清科舉制度腐敗的揭露。
(041500山西省襄汾縣西賈鄉(xiāng)東南李村 薛啟發(fā))
清代之學政,每省由皇帝親選一名,凡本省的文衡由其專管,尤其是三考中最后之院考,由學政親自主持,作最后決定。
學政本來責任重大,一般由品行端正、學問淵博者擔任,庸才不能問津。但戊戌變法后,光緒被囚,太后主政,學政之職竟給了不學無術的綿文。此人嗜好吸鼻煙壺,仗勢欺人,膽大妄為,取舍考生,惟鼻煙壺決定。凡師爺送來的考卷,一本也不看,只讓師爺加倍選出,攤開在桌上,中間空著,然后他捻動鼻煙壺旋轉(zhuǎn),倒在哪本卷上,哪本就中選,直到取夠為止。
這種荒唐的行為,讓多少飽學之士名落孫山,讓多少不學無術之輩,春風得意,青云直上。當時有人撰一聯(lián)予以諷刺:
馮夢龍是明代知名文學家。他自幼勤奮讀書,很受私塾老師的器重。有一次老師故意出句考他,聯(lián)曰:
日出東,月出西,天上生成明字;
馮略加思索對出了下聯(lián)。
女居左,子居右,人間定配好人。
有一年冬季,私塾老師帶他到鄰村大佛寺焚香拜佛,私塾老師指著寺頂葫蘆出一上聯(lián):
寺頂葫蘆,尖捏拳頭捶白日;
馮夢龍靈感一動馬上對了上聯(lián):
城頭箭垛,倒生牙齒咬青天。
老師驚喜交加,脫口而出:“對得好!”
馮夢龍聰明好學,文學修養(yǎng)不斷升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即是他的杰作。
(052360河北省集北位井謝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