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鳳,董亞琳,張 琰
(1.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藥劑科,陜西 西安 710038; 2.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61)
沒食子酸(gallic acid)又名五倍子酸,化學名為3,4,5-三羥基苯甲酸,是自然界分布很廣的一種有機酸,主要存在于茶葉、五倍子、塔拉、沒食子等植物中,具有抗腫瘤、抗HBsAg/HBeAg和殺錐蟲等作用[1]。其單體或低聚體可用來防治獲得性免疫缺乏綜合征,其甲基化衍生物是合成抗菌、抗心血管疾病、抗癌、鎮(zhèn)靜等藥物的中間體。筆者的前期研究表明,中藥五倍子的水提物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2],五倍子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之一為沒食子酸。本研究旨在以麥芽糖為底物,采用兩種模型研究沒食子酸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及其抑制類型,并利用Caco-2細胞模型研究其對葡萄糖吸收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討沒食子酸的降血糖機制。
CO2培養(yǎng)箱(日本YAMATO);醫(yī)用超凈工作臺(蘇州醫(yī)療器械儀器廠);Bio-RAD Model 550型全自動酶標儀(日本);倒置顯微鏡(日本 Olympuse);Waters-51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德國 Waters)。阿卡波糖(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批號為060401);沒食子酸(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為0831-200302),分別用磷酸鹽緩沖液(pH=7.0)配制成10 mg/L的儲備液,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除菌待用;血糖試劑盒(上??迫A東菱診斷用品有限公司,批號為20071121);麥芽糖(分析純,汕頭市光華化學廠,批號為051210),用磷酸鹽緩沖液溶解,過濾除菌,濃度為28 mmol/L;α-葡萄糖苷酶(EC3.2.1.20,東京 TLC 公司,批號為 MGI01),用磷酸鹽緩沖液溶解,過濾除菌,濃度為10 g/L。細胞Caco-2細胞來源于中科院上海細胞庫。DMEM培養(yǎng)基(Gibco);胎牛血清(蘭州民海生物制品公司);0.25%胰蛋白酶 (Sigma);5 g/L MTT溶液(Sigma);96孔培養(yǎng)板 (costar)。
1.2.1 對酶-抑制劑模型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3]
設空白組、陰性對照組、陽性對照組和試驗組,反應于96孔培養(yǎng)板上進行??瞻捉M每孔加入磷酸鹽緩沖溶液200 μL;陰性對照組先加入磷酸鹽緩沖溶液和α-葡萄糖苷酶溶液各40 μL,37℃反應10 min后加入120 μL麥芽糖作為底物,37℃反應15 min;陽性對照組先加阿卡波糖溶液和α-葡萄糖苷酶溶液各40 μL,阿卡波糖終濃度為250μg/mL,其余步驟同陰性對照組;試驗組先加入不同濃度沒食子酸溶液和α-葡萄糖苷酶溶液各40 μL,使沒食子酸的終濃度分別為250,500,1000μg/mL,其余步驟同陰性對照組。反應結束后各組均加入1 mol/L Tris-HCl 50 μL終止反應,取50 μL反應液,分別加入200 μL的血糖試劑工作液中,37℃反應30 min后在49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A值)并記錄,計算抑制率及半數(shù)抑制量(IC50)。
1.2.2 抑制類型確定[4]
在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125,250μg/mL的沒食子酸溶液中,分別加入質(zhì)量濃度為 3.5,7.0,14.0,28.0 mmol/L 的麥芽糖,測定酶活力,按照Lineweaver-Burk作圖確定沒食子酸抑制類型。
1.2.3 細胞毒性試驗[5]
采用MTT法測定沒食子酸對Caco-2細胞的安全質(zhì)量濃度。將Caco-2細胞接種于96孔板中,每孔180 μL,密度為4×104/mL,培養(yǎng)24 h后,分別加入沒食子酸溶液20 μL,使沒食子酸終濃度分別為 100,200,250,500,750,1000μg/mL。繼續(xù)培養(yǎng) 24 h 后,吸出培養(yǎng)液,每孔加入無血清培養(yǎng)基200 μL及MTT溶液20 μL,37℃孵育4 h,終止培養(yǎng),小心吸棄孔內(nèi)培養(yǎng)液后,每孔內(nèi)加入150 μL二甲基亞砜,振動10~15 min,使結晶物充分溶解,用酶標儀于490 nm波長處測定各孔吸光度(A值),記錄結果。
1.2.4 對Caco-2細胞模型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6-7]
設空白組、陰性對照組、陽性對照組和試驗組。Caco-2細胞接種于24孔板上(4×104個/孔),4 d后融合,繼續(xù)培養(yǎng)至12 d。試驗前移去培養(yǎng)液,細胞用磷酸鹽緩沖溶液洗3次,除去細胞表面的附著物??瞻捉M每孔加入1 mL磷酸鹽緩沖溶液;陰性對照組每孔加入800 μL底物和200 μL磷酸鹽緩沖溶液;陽性對照組每孔加入800 μL底物和200 μL阿卡波糖溶液,使其終濃度為250μg/mL;試驗組每孔加入800 μL底物和200 μL沒食子酸溶液,使沒食子酸終濃度為 250,500,1000μg/mL。置 37℃反應 40 min后移入冰浴,迅速吸出反應液50 μL,分別加入200 μL的血糖試劑工作液中,37℃反應30 min,在49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A值)并記錄,計算抑制率及 IC50。
1.2.5 對Caco-2單層細胞模型上葡萄糖吸收的影響
試驗在T5培養(yǎng)瓶中的單層細胞上進行。試驗前移去培養(yǎng)液,細胞用空白磷酸鹽緩沖溶液洗3次,除去細胞表面的附著物。加入含藥磷酸鹽緩沖溶液0.4 mL,37℃孵育10 min后加入0.55 mmol/L的葡萄糖溶液1.6mL,使五倍子終濃度分別為250,500,1000μg/mL;陽性藥組給200μg/mL根皮苷。37℃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0 min,迅速吸出溶液,冰冷(4℃)磷酸鹽緩沖溶液洗細胞3次,收集細胞,反復凍融破碎,一部分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細胞中葡萄糖含量[8-9],另一部分用于測定細胞蛋白含量。
沒食子酸在以麥芽糖為底物時對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質(zhì)量濃度為 0,250,500,1000μg/mL 的沒食子酸抑制率分別為 0,(20.53±19.10)% ,(48.78% ±4.84)% ,(61.79±8.23)% ,沒食子酸的 IC50為 577.5μg/mL。250μg/mL 的阿卡波糖抑制率為(80.45±1.18)%。試驗濃度范圍內(nèi)的沒食子酸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均弱于阿卡波糖。結果見圖1。
圖1 沒食子酸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
由Lineweaver-Burk雙倒數(shù)曲線可推測,沒食子酸對α-糖苷酶抑制的抑制類型為競爭性抑制,并可求得α-葡萄糖苷酶的米氏常數(shù) Km=3.51 ×10-4mol/L。結果見圖 2。
圖2 沒食子酸的雙倒數(shù)酶動力學曲線
質(zhì)量濃度為 0,100,200,250,00,750,1000μg/mL 的沒食子酸測得吸光度(A 值)分別為 0.607 ±0.095,0.594 ±0.064,0.561 ±0.048,0.547 ±0.029,0.524 ±0.044,0.523 ±0.056,0.578 ±0.030,試驗組與空白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見,試驗濃度下的沒食子酸對細胞無明顯的毒性。
沒食子酸在以麥芽糖為底物時,對Caco-2細胞所表達的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質(zhì)量濃度為0,250,500,1000μg/mL的沒食子酸抑制率分別為 0,(57.43±0.43)% ,(56.23 ±4.32)% ,(98.24±0.31)%;250μg/mL 的阿卡波糖對 Caco-2細胞的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率達(84.08±0.44)%。結果見圖3。
圖3 沒食子酸對Caco-2細胞的α-糖苷酶抑制作用
以葡萄糖為糖源時,陽性藥根皮苷通過抑制葡萄糖載體功能可顯著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阿卡波糖也有此作用,試驗條件下不同質(zhì)量濃度沒食子酸也有此作用,且呈一定的劑量依賴關系。結果見圖4。
圖4 沒食子酸對Caco-2細胞葡萄糖攝取的影響
Caco-2細胞是來源于人結腸腺癌細胞克隆株,體外培養(yǎng)達到融合后,可自然分化為與成熟小腸細胞具有相似形態(tài)和生化特性的細胞。它具有細胞極性并緊密連接,在腸腔側分化出的絨毛膜面含有典型的小腸微絨毛水解酶(麥芽糖酶、蔗糖酶、6-α-葡萄糖苷酶、乳糖酶、氨基肽酶N和蛋白酶C)和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轉(zhuǎn)運載體,如P-糖蛋白(P-gp)、二價金屬離子轉(zhuǎn)運載體等[10]。由于Caco-2細胞具有與人小腸上皮細胞相似的糖消化、吸收和葡萄糖異生相關酶,故可利用其表達的α-葡萄糖苷酶構建模型,研究五倍子水溶性成分沒食子酸對α-糖苷酶的作用。試驗中選擇蔗糖和麥芽糖兩種底物,但以蔗糖為底物時,生成的游離葡萄糖量很少,幾乎無法用氧化酶法檢測,故未得到有意義的結果,因此未采用蔗糖作底物。
中藥五倍子在治療糖尿病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筆者的前期研究表明,其水提物能很好地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2]。五倍子水溶性成分之一為沒食子酸,以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為底物,沒食子酸具有抑制α-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6]。筆者以麥芽糖為底物進行試驗也獲得了類似的結果。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沒食子酸除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外,還可抑制葡萄糖轉(zhuǎn)運載體,從而減少葡萄糖的攝取、吸收,通過多個途徑發(fā)揮降糖作用,但其降糖作用和效果還有待于動物實驗的驗證。
在酶-抑制劑模型和Caco-2細胞模型中,同一質(zhì)量濃度沒食子酸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以及沒食子酸的 IC50并不一致,可能與Caco-2細胞模型上表達的α-葡萄糖苷酶量有關,故要構建穩(wěn)定、可靠的α-葡萄糖苷酶靶向Caco-2細胞模型篩選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仍需要進一步探討;也可能是沒食子酸對α-葡萄糖苷酶源具有選擇性。從酶源選擇性的角度來看,Caco-2細胞模型表達的α-葡萄糖苷酶具有人源性,該模型上得到的結果可能更真實、可靠。
[1]王教玉,張起輝,鄧旭明,等.沒食子的藥理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7,18(10):2570-2572.
[2]張海鳳,董亞琳,胡薩薩,等.五種中藥對兩種不同來源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比較[J].中藥材,2008,31(7):1124-1127.
[3]MeghRaj Bhandari,NilubonJong-Anurakkun,Gao Hong,et al.α-Glucosidaseand α-amylaseinhibitoryactivitiesofNepalesemedicinal herb Pakhanbhed (Bergenia ciliata Haw)[J].Food Chemistry,2008,106(1):247-252.
[4]許有瑞,倪京滿,孟慶剛,等.甘草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的初步篩選[J].中藥材,2005,(10):890-891.
[5]Lim SL,Lim LY.Effects of citrus fruit juices on cytotoxicity and drug transport pathways of Caco-2 cell monolayers[J].Int J Pharm,2006,307(1):42-50.
[6]潘國宇,王廣基,孫建國,等.小檗堿對葡萄糖吸收的抑制作用[J].藥學學報,2004,38(12):911-914.
[7]Hansawasdi C,Kawabata J.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y effect of mulberry(Morus alba)leaves on Caco-2[J].Fitoterapia,2006,77(7-8):568-573.
[8]Daotian Fu,Roger A.O’Neill.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oligosaccharides and glycoprotein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Analytical Biochenistry,1995,227:377-384.
[9]徐 瑾,李 彤,張慶合,等.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譜等度洗脫分析單糖的方法建立[J].生命科學儀器,2005,3(2):30-33.
[10]羅明媚,劉樹民,索 晴.應用Caco-2細胞模型進行毒性中藥研究的思路[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07,9(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