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萍 舒煒
90年反腐風云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擁有強大抗體,所以能糾正錯誤不斷前進;保持與時俱進,因而能與時代同行;不斷清潔自身,堅決反對腐敗,更是贏得民心的關鍵??v觀黨的90年,雖然各個階段的特征不同,但反腐卻一直貫穿其中。
一個50多人的政黨,90年間發(fā)展到擁有8000萬成員的世界第一大黨;一個積貧積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60多年后在世界上傲然卓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一個飽受苦難的民族,在新世紀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令人振奮的曙光。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擁有強大抗體,所以能糾正錯誤不斷前進;保持與時俱進,因而能與時代同行;不斷清潔自身,堅決反對腐敗,更是贏得民心的關鍵。
縱觀黨的90年,大體可劃分為三個階段,革命戰(zhàn)爭階段,社會主義建設階段,改革開放以后至今。三個階段各有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共通的是,反腐大旗一直在高高飄揚。
真金煉自革命熔爐
時間:1921年7月~1949年10月
經典場景:井岡山茨坪西南面的荊竹山有一塊長3米、寬2米的花崗巖,因為曾遭雷擊,故名“雷打石”。這里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發(fā)源地,1927年10月,毛澤東就是站在這塊石頭上,向部隊宣布了三項紀律:行動聽指揮,不拿老百姓一個紅薯,打土豪要歸公。
典型案例:謝步升案黃克功案肖玉璧案
艱苦的革命斗爭環(huán)境,是去蕪存菁的革命熔爐。中國紀檢監(jiān)察學院副院長李永忠分析說:“此時的腐敗問題總體較少,戰(zhàn)爭成為了反腐敗的最好載體。革命戰(zhàn)爭本身就教育了我們的黨員干部,只有反腐敗才能保持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革命才能成功?!?/p>
客觀上說,在革命戰(zhàn)爭那種艱苦嚴峻的環(huán)境中,腐敗的前置條件并不充分。但是,少腐敗并不等于沒有腐敗。從以瑞金為中心的蘇維埃政權建設到以延安為中心的根據地政權建設,中國共產黨一直對腐敗保持高度警惕,在探索中不斷加強監(jiān)督,為今后反腐倡廉積累了必要經驗。
在這一階段,毛澤東就親自處理了謝步升案、左祥云案、瑞金貪污腐敗窩案、黃克功案和肖玉璧案等五大腐敗案。四川省直機關黨校教授魏敏生認為,這些反腐案例具有重大意義,尤其通過黃克功和肖玉璧的兩個案例,更是向全體黨員和廣大人民宣告了黨堅定的反腐敗決心。縱是勞苦功高,只要觸犯黨紀和相關制度照樣會受到懲處;縱是標的額少,但執(zhí)法者一樣要秉公辦案,不留情面。
抗戰(zhàn)時期,各邊區(qū)民主政權都將嚴懲貪污腐化、肅清貪污浪費作為施政綱領的核心內容之一。陜甘寧邊區(qū)政府1938年公布的《懲治貪污暫行條例(草案)》一直是理論界研究反腐敗法理問題時引用最多的文獻之一。中共成都市委黨校教授劉益飛認為,這些條例懲辦措施嚴厲得甚至有些 “不近人情”,如東北地區(qū)規(guī)定貪污2萬斤高粱米市價以上者,處以死刑或無期徒刑;晉冀魯豫地區(qū)規(guī)定貪污7000斤小米市價以上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黨史專家總結指出,此時的反腐敗,充分依靠了黨內民主,大部分事情都可以納入民主討論會。一為正本清源,堅固營壘;二為樹立黨在群眾中的威望,讓民眾信服。
在解放戰(zhàn)爭期間,中國共產黨的清廉同國民黨的貪污腐敗形成鮮明對比,深得群眾擁護,民心所向勝過百萬雄兵,這是中國共產黨能夠奪取全國勝利的重要原因。
階段特征:戰(zhàn)時反腐民主反腐
總的說來,這一時期的反腐有兩大特征,一是革命黨思維下的鐵腕反腐,執(zhí)行鐵的紀律;二是民主反腐,用好了民主這一遏制權力腐敗的法寶,體現(xiàn)在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和加強群眾輿論監(jiān)督上。
同時,反腐敗的戰(zhàn)時特點明顯,最終的執(zhí)行是通過中央領導集體的“批示”來決定的,而不是通過黨紀和法律的規(guī)定直接執(zhí)行。
在曲折中探索前行
時間:自建國到改革開放前
經典場景:這一天是農歷正月十五,也是個周日,劉青山、張子善貪污案公審大會在保定市體育場舉行。頭戴一頂水獺皮帽的劉青山身穿一件藏青色大衣,腳蹬一雙油黑發(fā)亮的皮鞋,胸前掛著一塊長2尺寬1尺、上寫“大貪污犯劉青山”字樣的布牌,特別引人注目。劉青山剛上來時依舊是一副“江湖好漢”的樣子,但隨著在場的2萬多人用憤怒的目光掃向他時,劉青山渾身一顫,下意識地挺一下脖子,抬頭看了一眼,又無力地垂下了頭……
典型案例:劉青山、張子善案
建國后,中國共產黨開始經受執(zhí)政的考驗,第一代領導集體對執(zhí)政黨開展了反腐敗斗爭的實踐和理論探索。進京“趕考”前,在1949 年 3月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就告誡全黨要警惕“糖衣炮彈”的進攻。
言猶在耳,建國初期就有一些黨員干部經受不住考驗,貪污受賄等腐敗現(xiàn)象開始出現(xiàn)。中國共產黨果斷采取措施,在全國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據不完全統(tǒng)計,到1952年1月,全國共查出貪污舊幣1000萬元以上的貪污犯10萬余人,判處死刑的有42人。緊接著在1952年4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新中國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對貪污罪的懲治作出明確規(guī)定。
但總的來看,這一階段的反腐敗主要不是依靠法制和專門的反腐機關,而是依靠黨和政府自上而下領導和發(fā)動的群眾運動,如先后開展的整風運動、四清運動等。李永忠認為,并非像有人說的那樣,“兩聲槍響”管了20年,更根本的原因是頻繁的政治運動、群眾運動極大地震懾和遏制了當權者。
由于當時物質資源匱乏、實行計劃經濟的空間伸縮較小,腐敗多表現(xiàn)為 “小打小鬧”。 “有人貪污幾十塊錢團費都受到了很嚴重的處理。那個時代是‘萬字號的都槍斃,就是貪污上萬元就槍斃。”紅旗出版社副總編輯黃葦町說,“在群眾的眼里,共產黨的干部是很廉潔的?!?/p>
但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認為,這一時期雖然經濟領域腐敗的發(fā)生相對較少,但“政治腐敗”卻呈高發(fā)態(tài)勢,具體表現(xiàn)為大量的非正常的政治運動,如“家長制”、“一人說了算”的腐敗作風造成了對黨內不同意見者的迫害。
階段特征:高壓嚴懲運動反腐
這一時期,以“群眾運動”的形式來作為反腐的載體,同時保持政治高壓,單就反腐敗的效果而言是很好的。但過于頻繁的政治運動造成各級黨組織和國家機關陷入癱瘓狀態(tài),社會主義法制遭到踐踏,經濟瀕于崩潰邊緣,代價慘重。雖然運動式反腐不能長久、也不可取,不過那種有腐必反、懲腐必嚴的理念,仍然是我們今天反腐敗的寶貴經驗。
經受長期執(zhí)政的考驗
時間:改革開放至今
經典場景:2002年12月5日,胡錦濤在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僅20天后,就冒雪來到河北省西柏坡進行調研。胡錦濤重溫了誕生在西柏坡的著名的“兩個務必”經典論述的涵義:黨要經受住執(zhí)政的考驗,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典型案例:胡長清案 成克杰案 鄭筱萸案
“我們自從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搞活經濟兩個方面的政策以來,不過一兩年時間,就有相當多的干部被腐蝕了?!痹?982年4月1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鄧小平發(fā)出了警告。他說,反對腐敗是關系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嚴重政治斗爭,“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
新時期的腐敗具有明顯的轉型期特征,就是鉆改革的空子,找新舊體制交接的縫子。如上世紀80年代的腐敗重災區(qū),一是由于國門剛打開時大量走私導致的海關腐敗,二是實行“價格雙軌制”導致的一批“官倒”腐敗。而90年代之后,土地審批、證券交易等資源要素領域成為反腐重點。新世紀以來,工程建設、房地產開發(fā)、土地管理和礦產資源開發(fā)、金融、司法等五個領域被列為反腐的“重點對象”,也被外界描述為“中國新一輪反腐的具體方向”。
而反腐敗斗爭也與改革開放同步,經歷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深水區(qū)的制度建設的過程。30多年來,黨對腐敗的認識從簡單作為一種思想、作風問題,發(fā)展到對權力的監(jiān)督和制約的思考;反腐的路徑從單一的查辦案件,發(fā)展到懲防并舉、建立和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反腐的思維也從防范堵漏,發(fā)展到通過改革來解決深層次治理問題。
根據全國紀檢監(jiān)察機關立案數量統(tǒng)計來看,近幾年呈現(xiàn)穩(wěn)中有降的趨勢。但是,“目前取得的反腐成果固然豐碩,但還沒有完全達到人民群眾的要求。腐敗多發(fā)易發(fā)的態(tài)勢未得到有效遏制,腐敗向兩頭蔓延的趨勢仍然堪憂?!蔽好羯淌谡f。
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提出,反腐倡廉是執(zhí)政能力的重要標志。十七大上,反腐倡廉建設成為黨的五大建設之一,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當前反腐的力度廣度深度,亦前所未有。李永忠認為,從權力反腐到制度反腐,中國反腐邁向了一個新臺階;而李成言教授說,“‘讓官員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黨90年來取得的最寶貴反腐經驗?!?/p>
階段特點:體系反腐 依法反腐
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進行著從革命黨到執(zhí)政黨的偉大轉變,也經歷著從革命黨反腐思維向執(zhí)政黨反腐思維的轉變。一方面全面推進反腐敗工作,建立健全教育、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另一方面明確把懲治腐敗納入法制軌道,努力實現(xiàn)國法與黨紀的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