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梁立立
受訪專家/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主任 葛聲
很多糖友在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況下,對于飲食的控制是非常嚴格的。即使血糖控制在穩(wěn)定的范圍內(nèi),對于食物的攝取量也是有限制的。很多糖友喜歡吃肉,這篇文章分別列舉幾種“紅肉”和“白肉”僅供糖友們參考。糖友們在食用時,也要按照自身情況適當攝取,千萬不要過量。
前面提到了“紅肉”和“白肉”,有些糖友可能迷惑了,肉怎么還分“紅”和“白”呀?什么才是“紅肉”,哪些屬于“白肉”呢?所謂的“紅肉“即是指在烹飪前就呈現(xiàn)紅色的肉,如豬肉、牛肉、羊肉等所有哺乳動物的肉。“白肉”則是指肉色淺呈白色的肉類,如禽類(雞鴨鵝等)、魚、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甲殼類動物(蝦、蟹等)、雙殼類動物(牡蠣、蛤蜊等),白肉具有肌纖維細膩、脂肪含量低且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等特點。
那么,下面我們就列舉幾類分別來談談屬于“紅肉”和“白肉”的多種肉的優(yōu)點和缺點,先說“紅肉”。
豬肉。豬肉是非少數(shù)民族大眾們偏愛的一種肉類,因為它沒有羊肉的膻味而且價格較牛肉便宜。豬肉還是最補鐵的一種肉。豬肉除了特定部位的五花肉肥瘦相間外,肥瘦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脂肪多集中在肥肉中,多吃脂肪含量多的豬肉容易導致肥胖等疾病。瘦肉不僅含有蛋白質(zhì)還含有血紅蛋白,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從而預防貧血。因為肉中的血紅蛋白鐵比植物中的鐵更好吸收,所以吃瘦肉補鐵是比較快捷的方式。而且豬肉的纖維組織比較柔軟,比較容易消化和吸收。
牛肉。牛肉中的蛋白質(zhì)所含的氨基酸成分與豬肉相比更接近人體的需要。凡是身體虛弱、智力減退者,吃牛肉最為相宜。牛肉還有利于生長發(fā)育,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有利于手術后、病后調(diào)養(yǎng)的人補血、修復組織等。由于牛肉的肌肉纖維較粗糙,不易消化吸收,故牛肉有“最強壯的肉”之稱,不僅如此,牛肉中還含有很高的膽固醇和脂肪,老人、幼兒及消化力不強的人不宜多吃。
羊肉。羊肉是最滋補的肉,冬天吃火鍋時經(jīng)常提到的便是涮羊肉。羊肉有助于補精血,有治療肺虛的功效,對氣喘、氣管炎、肺病以及虛寒的病人有益。此外,羊肉能補虛抗寒、強健身體,是冬季滋補的好食品。雖然羊肉有那么多的好處,但人的體質(zhì)各有不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吃羊肉,因羊肉性偏溫熱,陰虛火旺、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關節(jié)炎、濕疹及發(fā)熱者應忌食。
兔肉。兔肉不僅質(zhì)地細嫩,營養(yǎng)也是很豐富的。兔肉中的脂肪和膽固醇均低于其他肉類,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吃兔肉不僅不會增肥,還能強健身體,是肥胖者的理想肉食。兔肉中所含的卵磷脂有健腦益智的功效。此外,兔肉也容易消化,而且兔肉中還含有人體最容易缺乏的賴氨酸、色氨酸,經(jīng)常食用能防止人體有害物質(zhì)的沉淀。糖友們根據(jù)自身狀況不妨經(jīng)常適量的食用。兔肉屬于性寒偏涼的食物,脾胃虛寒者應慎食。
以上列舉的幾種“紅肉”是最常見的,也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糖友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自己的,適量的食用。下面我們在列舉幾類“白肉”進行簡單的分析。
雞肉。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顯著提高,雞肉對我們而言已不再是稀罕之物,想吃的時候自然就能吃到。去皮的雞肉是脂肪含量最少的肉,因為雞的脂肪大都在雞皮中。每100g的去皮雞肉中含有24g蛋白質(zhì),脂肪的含量僅為0.7g。雞肉纖維細膩,易消化吸收,是老年人、嬰幼兒、孕婦、乳母、青少年以及營養(yǎng)不良、貧血等患者的蛋白質(zhì)良好來源。
鴨肉。一說到鴨肉,大家便不約而同的想到世界享有盛譽的北京全聚德的烤鴨,但是您知道嗎?鴨肉中蛋白質(zhì)的含量比其他的肉類要多,而且脂肪的分布也是比較均勻的。我們在吃烤鴨時,鴨皮的油脂含量是很多的,糖友們在食用時最好將鴨皮撕去,不吃鴨皮。
魚蝦。魚蝦類食品也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我們?nèi)粘I钪胁徽撌呛.a(chǎn)品還是淡水產(chǎn)品,他們的營養(yǎng)成分差不多,只是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不同而已。我們經(jīng)常食用的魚有鯉魚、鯽魚等,魚類的脂肪含量不多且容易消化,合并高膽固醇血癥的患者不要食用蝦頭,因為蝦頭的膽固醇含量是比較高的。魚蝦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是比較多的,如鐵、鈣、銅、鋁、錳、鈷、鋅、碘等這些都是人體必需的。水產(chǎn)品雖然所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豐富,但也不宜多吃。水產(chǎn)品類食物嘌呤含量較高,合并有高尿酸血癥的患者要限制食用量。
蛤蜊。雙殼類的動物中,近來當屬蛤蜊最“火”。蛤蜊不僅味道鮮美,它的營養(yǎng)成分也是海產(chǎn)品中相對全面的。蛤蜊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碘、鐵、氨基酸等多種成分。是一種低熱能、高蛋白的食物。
鱉。又稱甲魚,俗稱“王八”,雖然這一詞不雅,但是,甲魚確實是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常常用來煲湯進補。
以上分別簡單列舉了幾種常見、常食用的“紅肉”和“白肉”。紅肉和白肉營養(yǎng)特點不同,在營養(yǎng)上可以互相補充,它們都應該是飲食中提供優(yōu)質(zhì)蛋白的主力軍。根據(jù)體質(zhì)不同,在選擇方面可略有側(cè)重。體力勞動者可多吃些“紅肉”而腦力勞動者可多選擇“白肉”;女性往往喜歡“白肉”,而男性對“紅肉”更青睞;特別提醒的是,老年朋友由于身體各項機能退化最好經(jīng)常吃易消化吸收的“白肉”;兒童為了自身的生長發(fā)育,兩種肉都應適量的攝??;肥胖、心臟病、慢性病等慢性病患者最好少吃肉,多吃些豆制品,如果實在是想吃則應選擇適量的瘦肉“解饞”。此外對于肉類的烹飪方法最好按照低脂的原則,采用蒸、涮、烤(烤時溫度不要過高,以免烤焦,更不利于身體健康)三種烹飪方式,這樣肉類本身的脂肪便被去除,也不會有過多的脂肪攝入,是比較健康的。至于糖友們究竟選擇什么樣的肉進食,要根據(jù)自身的情況,權(quán)衡利弊,然后再做決定適量食用,以免威脅到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