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亥
1952年,美國三大報紙之一的《洛杉磯時報》在頭版位置刊登了一條轟動一時的廣告:“高價求購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埃迪·托蘭扔向看臺的另一只阿迪達斯跑鞋?!鼻筚徣思永_出的價碼是五千美元。
埃迪·托蘭作為美國歷史上最杰出的運動員之一,在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奪得了百米大戰(zhàn)的桂冠,并以10.3秒的成績打破了當時的百米世界紀錄,他奪冠時穿的鞋子自然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在廣告刊登后的半年時間內(nèi),有超過100只號稱埃迪·托蘭奪冠時穿的跑鞋被絡繹不絕地送到廣告刊登者加利的面前,但都被一一給否定了,他們送來的鞋子跟加利收藏的那一只壓根不是一雙。加利再一次在報紙上發(fā)布廣告,加價到八千美元,另一只鞋子依然沒有重出江湖。
期間也曾有人對廣告的真實性表示懷疑,認為埃迪·托蘭奪冠之后根本就沒有把鞋子扔向看臺。但由于當時還沒有電視直播,洛杉磯奧運會又已經(jīng)是20年之前的陳年往事了,沒有任何直接證據(jù)對這種懷疑的聲音進行佐證。這種異議最終還是淹沒在眾人尋找埃迪·托蘭之鞋的聲浪中。
1953年,埃迪·托蘭的另一只跑鞋依然沒有露面。失望之余,加利放棄了把埃迪·托蘭的跑鞋湊成雙的夢想,最終還將自己手里的那只鞋子出手了,賣了四千美元。但讓人為他扼腕嘆息的是,就在他賣出鞋子不久,另一只鞋子終于出現(xiàn)了。一位始終沒有露面的神秘賣家提供了一只跑鞋,跟那只剛剛易手的鞋子是天衣無縫的一雙,并最終只以六千美元的價錢成交。這個轟動一時的收購事件終于告一段落。
跑鞋的擁有者愛德華先生把他的收藏品陳列在當?shù)氐捏w育博物館,向參觀者展示埃迪·托蘭曾經(jīng)的榮光。但兩年后已經(jīng)移居歐洲的埃迪·托蘭應邀參觀這個博物館時,面對自己的跑鞋卻幽默地聳聳鼻子:“它沒有一點我的腳臭味?!贝蟪砸惑@的愛德華從玻璃展柜里拿出鞋子讓埃迪·托蘭穿了一下——比他的腳至少小了兩個碼。
消息傳出,輿論一片嘩然,原來加利設下了不折不扣的騙局。埃迪·托蘭還證實,他當年奪冠的時候根本就沒把鞋子扔向看臺,甚至也從沒有意識到其不菲的價值,那雙鞋子可能被扔進了垃圾箱,早就不存在于人間。至此,加利也只好出面承認,他賣出的第一只鞋子只是自己穿過的舊跑鞋,出賣第二只鞋子的幕后主使人自然也是他——只有他的手里,才會有跟賣出的第一只鞋子最為天造地設的另一只。
他先是依托名人編造了一個故事,然后用高價購鞋的廣告間接證明自己手里的鞋子是真品,而且給它確定了一個比較高的市場價位。在成功地營造出聲勢之后,他以稍低的價位賣出第一只。馬上又成功地以高價賣出了第二只,在這個人們一致為他感到惋惜的收購過程中,實際上他從中獲得了一萬美元的收益。
明白自己上了大當?shù)膼鄣氯A表示準備提起訴訟,試圖以詐騙罪將加利送上法庭。但加利卻通過律師告知他:自己愿意以雙倍的價錢把那雙鞋收購回來。凈賺一萬美元,這是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條件,愛德華最終還是采納了他的建議,收回訴狀,息事寧人。
看起來加利為自己設置的騙局付出了一萬美元的代價。但誰都沒有想到的是,他馬上又把那雙贖回來的阿迪達斯跑鞋以三萬美元的價錢送進了阿迪達斯公司的陳列室。公司負責人是如此解釋他們之所以愿意收購這雙鞋子的:“奧運會百米冠軍每4年出現(xiàn)一個,但這么精彩的策劃方案卻是百年不遇的?!边@么一雙經(jīng)歷離奇的鞋子,實際上已經(jīng)給阿迪達斯創(chuàng)造了不下三十萬美元的廣告效益,給社會上營造了一股重視收藏的熱潮,而這雙鞋子上所寄予的營銷、策劃智慧,甚至還遠遠超出這個價值。
加利承認整個過程從頭至尾都在他的預料和策劃之中,他只是想借此向人們證明策劃的價值。
(程明珠摘自《共鳴》201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