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倩
歷時13天,行程3700多公里,搭了25輛順風(fēng)車,從南京到烏魯木齊,沒花一分錢。當同學(xué)們還為一張回家的車票發(fā)愁時,南京師范大學(xué)的大四學(xué)生胡蓓蕾完成了一次刺激而溫馨的“春運”之旅。
看名字,以為是個女孩子。然而,他卻是個身高1.80米的帥小伙兒,短發(fā)、瘦臉、小眼,架著一副黑框眼鏡,見人就笑,兩眼自然地瞇成了一條縫。
一路向西
一切均源于一部名為《搭車去柏林》的紀錄片。片中主人公從北京出發(fā),只依靠陌生人的幫助,搭車88次,最終抵達柏林?!叭绻艽钴嚮丶揖褪且粋€非凡的經(jīng)歷?!焙砝傧嘈判腥f里路遠勝讀萬卷書。多位同學(xué)勸他慎重,女友也急了:“你又不是探險家?!钡拇_,從南京到烏魯木齊有近4000公里,只靠搭車,并非易事。
2010年12月25日,西方傳統(tǒng)的圣誕節(jié),胡蓓蕾出發(fā)了。從南師大出發(fā),坐公交車到312國道,他計劃當天至少要到合肥。沿著國道,他邊走邊攔車,走了半個多小時,進了路邊一座加油站。他把搭車回烏魯木齊的想法告訴大車司機,司機們都覺得不可思議,沒人愿意拉他。一個司機甚至勸他,用學(xué)生證買張半價票,用不著這么辛苦。
同齡人都不能理解的事,更無法向陌生的司機解釋。胡蓓蕾背著紅黑相間的登山包繼續(xù)西行。兩個小時后,他不死心地又鉆進了一個加油站,仍然沒有結(jié)果。
繼續(xù)徒步前進。他還在不停地招手,但都沒成功。這時,他看到前面停著一輛正在檢修的卡車。他湊過去,對正修車的師傅說明來意,結(jié)果師傅將信將疑地讓他坐進了駕駛室。師傅后來解釋說,當時看他滿頭大汗,學(xué)生模樣,不像壞人。一路上司機似乎也沒有把他當外人,一直跟他吐苦水:兒子不好好學(xué)習(xí),沒有出息,工作累,薪水低……胡蓓蕾無法分擔(dān)這些苦惱,心里只剩下開心:終于有人肯搭我了。
在合肥文集高速服務(wù)區(qū),他相中了一輛奧迪車。展開招牌式的微笑,胡蓓蕾上前搭訕。沒想到,奧迪車主猶疑了一下,查看了他的學(xué)生證后,居然讓他上了車。這成了胡蓓蕾13天旅行中最為愉快的記憶。奧迪車主告訴胡蓓蕾,他曾在服務(wù)區(qū)被人騙過,因此會有戒心。
寂寞的旅途,狹小的空間,很容易讓人放下戒心,尋找溫暖的交流。事業(yè)有成的車主跟胡蓓蕾談起了心事,雖然成功,但他仍然覺得缺少朋友。胡蓓蕾則談起自己的大學(xué)經(jīng)歷。車主接過話茬兒,把自己從小到大的經(jīng)歷一一講述,甚至向胡蓓蕾傳授如何成為成功人士,開上奧迪,住上豪宅。當聽說胡蓓蕾是學(xué)電氣工程專業(yè)并即將畢業(yè)時,車主竟然馬上打電話給做電氣工程的朋友,為他推薦工作。因聊得投入,他們還走錯了方向,多開了100多公里的路。可車主并不覺得冤枉,他在電話中興奮地告訴妻子:“今天我交了一個朋友?!狈质謺r,他給胡蓓蕾留了一張名片和一句話:男人就要用事業(yè)武裝自己。
奧迪車主孫宏剛后來回憶說,和胡蓓蕾在車上共度的5個小時使他感受頗深。“我覺得這孩子很有闖勁兒,現(xiàn)在這種有想法、有行動的大學(xué)生太少見了?!睂O宏剛覺得,旅途中往往需要這樣的“舉手之勞”。胡蓓蕾的搭車也成為他的“經(jīng)驗”?!斑@是一個建立相互信任的過程?!彼f。
溫暖的旅程
本來只是一次沖動而簡單的冒險,卻無意中成了胡蓓蕾了解和感受社會的機會。
在信陽服務(wù)區(qū),他搭上了一輛重型卡車。兩位司機輪換開,他也很快與司機熟絡(luò)起來。司機們毫無戒備地向他傾訴,一個不停地痛罵罄竹難書的老板,另一個適時做著補充。
在從信陽到西安600公里的路上,他搭乘一輛拉起重機的載重卡車,從早上8點到下午6點,整整10個小時,只在午飯時間短暫休息了20分鐘,下車后整個人幾乎散了架。這才知道坐卡車是一件很累的事,更不用說開卡車了。
2010年12月30日,“轉(zhuǎn)”了8次車后,胡蓓蕾到達蘭州。行者的落寞,對于一名23歲的年輕人或許有點兒殘酷。在蘭州的一個小招待所里,他買了花生和啤酒,獨自慶祝,“這是路上第一次感覺到孤單”。
13天中,胡蓓蕾很少住宿,大多在高速服務(wù)區(qū)的大廳里拼凳而眠,還睡過一次帳篷。餓了就吃些隨身帶的壓縮餅干,泡上方便面,出發(fā)前再把水壺灌滿。
最大的感動總是發(fā)生在故事的結(jié)尾處。在世界風(fēng)庫瓜洲,這個身高1.80米體重僅60多公斤的男孩兒站在風(fēng)中飄搖。一位司機滑行100多米將車停下,擺手讓他上車。胡蓓蕾后來回憶說:那一聲刺耳的剎車是他聽到的最美妙的聲響。在去往哈密的路上,搭車司機甚至怕他沒錢,還要給他100塊錢當路費。最后一輛搭他的車,聽了胡蓓蕾的講述后,司機說:“上了我的車,就算到家了!”
父母知道兒子的“壯舉”后怒不可遏。他們都是生意人,不太愿意將自己的命運交付給陌生人。弟弟則給了他一個“中肯”的評價:“哥,你越來越二了?!敝劣谟腥苏J為,胡蓓蕾此行或許可以成為一次檢測中國人的信任感的行為藝術(shù),對此,他本人并不贊同?!安皇敲考露挤且幸饬x?!彼f,他從一開始就相信:“一定會有人愿意搭我的,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p>
他在博客中寫道:“25輛車子,無數(shù)的好心人,是你們讓我相信在自己的天空可以飛得更高更遠。如果真心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會來幫你。不要讓你的想法永遠只是個想法。”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