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國
(懷遠縣純王種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安徽懷遠 233400)
懷A是我公司育成的新型種質資源——矮敗型不育系,具有開花習性好、米質優(yōu)、配組能力強等特點,于1999年通過安徽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組鑒定。多年來,我們不斷對懷A提純和高產繁殖技術進行研究,在創(chuàng)立雜交混合株行循環(huán)提純的基礎上,總結摸索出了不育系懷A繁殖高產栽培技術。在此技術的指導下,懷A純度提高到原種標準,基本穩(wěn)定在99.9%,大田繁殖種子純度穩(wěn)定在99.7%,繁殖面積逐年擴大,平均畝產236kg左右,畝產250kg以上的田塊越來越多。現(xiàn)將不育系懷A繁殖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匯總如下,供同仁參考。
根據(jù)當?shù)氐臍庀筚Y料分析,每年7月中旬梅雨結束,7月底至8月初晴朗少雨,且氣溫逐步升高,日最高溫由30℃可升至36℃左右,空氣相對濕度在85%上下,無連續(xù)3天平均溫度高于35℃。根據(jù)這個氣候特征,又依據(jù)懷A的不同播期的生育表現(xiàn),播期確定在6月下旬,播始歷期約53天左右,始穗期7月中旬,盛花期在7月中下旬。這樣安排既能使抽穗揚花期有好的氣候條件,而且在苗期和分蘗期不受低溫和高溫的影響,有利于搭好苗架。特別是這時晝夜溫差大,光合強度大,呼吸作用弱,有利于干物質的積累。因此,只要栽培技術得當,能形成壯苗、多蘗、足穗和大穗,有利于灌漿結實。籽粒飽滿,千粒重高,且病蟲害輕,為奪取繁殖高產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同時由于收獲時,很少有陰雨,可避免穗上發(fā)芽,種子質量必將得以保證。
懷A繁殖,父本在6月下旬播種,比母本要晚,且比母本分蘗力弱,營養(yǎng)生產期短,若不適當增施追肥,促進生長,受到強壯母本的抑制,使其蘗少、株矮,穗小穎少,花粉供應不足,將大大影響產量。因此,強化父本管理是獲得高產的關鍵技術之一。要在如此短的時期內,培育出高產苗架,無論是秧田還是本田,栽培管理必須抓好每一環(huán)節(jié)。
在稀播、勻播的基礎上,改變當?shù)厣钏淼牧晳T,播后保持廂面濕潤,并且看苗放水曬秧,杜絕深水抬秧。為了促進秧苗早發(fā),于一葉一心時每畝追施尿素4kg,以后每隔4~5天追肥一次,要求15天后能有2個分蘗,18天后有3個分蘗,移栽時有3片葉大分蘗2個以上。
秧齡20~22天突擊移栽,在適齡期內移栽結束。父母本行比2:10,父母本間隔16.7cm,母本株行距10.0cm×13.3cm,每畝不少于3萬穴,每穴栽2粒種子苗,帶2個大分蘗(3片葉),這樣每畝基本苗18.0萬株左右。父本株行距13.3cm×16.7cm,每畝6萬穴左右,每穴栽2粒種子苗,Ⅰ期每穴基本苗蘗有6個,Ⅱ期每穴苗蘗4個,父本畝基本苗不少于3.0萬株。
繁殖田應以施基肥為主,基肥占總施肥量的70%左右為宜,而且以農家肥為主。我們要求畝施農家肥1500~2000kg,均勻撒施后翻耕入土。栽秧整田時每畝再施過磷酸鈣25kg、氯化鉀8kg、尿素10kg,或高效三元復合肥30kg。秧苗移栽后7天左右,每畝追施尿素8kg,以促進本田秧苗早分蘗和穩(wěn)長健壯。
6月以后地溫升高,待栽后一段時間內正值有機肥大量分解,若不注意水漿管理,就會造成秧苗黑根坐棵。為此,我們堅持淺水栽秧,栽后田水自然落干,晾田1~2天,覆淺水,結合追肥耘田,這樣,使有機肥在腐爛過程中所產生的毒氣被排除,促使扎新根和分蘗的發(fā)生。分蘗期間以濕潤為主,不可灌深水,至幼苗開始分化前,使每穴增加三四個分蘗 (雙苗3個,單苗4個),畝總苗數(shù)26萬 ~28萬株,成穗數(shù)75%左右。此后直至母本灌漿,始終保持淺水層,不可斷水。
一般在父本栽后3天,待田面有花花水,每畝用高效復合肥3~4kg施于行間。在葉片長到8.5片葉時,再在父本行間每畝追施復合肥4kg或尿素3kg。前者促進分蘗,后者促進穗大穎多,提高成穗率,保證父本有足夠的穎花,提高花粉密度。
所謂后期管理,是從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后的田間管理。我們從懷A繁殖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一般常規(guī)技術管理基礎上,抓好水肥管理和改進激素使用方法,是提高柱頭外露率和結實率的關鍵,從而可大幅度提高產量。有些繁殖戶為了后期趕粉方便進行重曬田,田間調查表明,這個時期曬田與保持淺水灌溉產量有明顯差異(見表1)。
表1 重曬田與不曬田的調查結果
數(shù)據(jù)表明,不曬田比重曬田單產無論理論產量和實收產量都高出1倍。進一步分析看出,產量結構性狀都是不曬田的顯著優(yōu)于重曬田,柱頭外露率也是不曬田的高。進入生殖生長期發(fā)生新根能力很弱,重曬田不僅不能發(fā)生新根,而且傷害原有根系,影響肥水吸收,致使莖葉早衰,降低柱頭外露率和生活力,由此嚴重影響異交結實率而減產。所以,對懷A的繁殖,進入后期嚴禁重曬田,而要保持淺水層灌溉,最低限度也不能使田面出現(xiàn)龜裂。
增施?;ǚ剩瑢μ岣吣副局^外露率和生活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表2可知,在每畝有效穗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施保花肥的,畝有效穗在23.3萬穗時,每畝可多收47.9kg,增產35.7%;在畝有效穗22.0萬穗時,每畝可多收62.0kg,增產38.4%;在畝有效穗18.0萬穗時,每畝可多收7.2kg,增產5.8%,說明在畝有效穗不足的情況下,保花肥作用更大。從調查和實驗結果看,幼穗分化Ⅴ期前后追肥,穗粒數(shù)差異大,主要是提高了異交結實率。而異交結實率的提高又有賴于柱頭外露率的提高,柱頭外露率分別提高26.2個、30.2個和27.7個百分點,產量分別提高了35.7%、38.4%和5.8%??梢?,這時追肥對提高柱頭外露率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追施?;ǚ实臉藴蕿椋翰徽撎飰K是否缺肥,堅持在幼穗分化Ⅴ期前,每畝追施尿素4~5kg,硼肥1kg,只是苗好少一點,苗差多一點。
表2 幼穗分化期追肥與不追肥的調查試驗結果
“920”用于雜交水稻繁殖制種,由于其能解除包頸,提高母本柱頭外露率和生活力,促進穎角張大,提高母本花時,促進母本與父本花時相遇率的增加以及調節(jié)花期,因而使繁殖、制種單產有很大突破。
從上表3可以看出,同一時期噴施用量大的,穗頸節(jié)伸長2.5cm,穗子完全伸出,穗型松散,柱頭長0.5mm,外露率高12個百分點。
表3 “920”不同用量的對比結果
由表4可以看出,噴施早的 (抽穗6%)畝用量9g,植株最高,尚有包頸,穗子散不開,柱頭短,產量低;畝用量8g噴施晚的(抽穗12%)優(yōu)于噴早的,產量提高;而用量增加1倍,噴施時期也在抽穗10%噴第一次,但增加了齊穗后噴施的次數(shù),其畝產量分別比前述兩種增加104kg和72kg,其穗頸節(jié)伸得更長,穗型更松散。據(jù)觀察,這種穗型松散是由于穎花小枝梗伸長的結果,柱頭長度也顯著增加。所以,“920”的用量改為抽穗10%~15%時,每畝噴施12~14g,放在齊穗后連續(xù)噴2次,以保持柱頭活力。
表4 “920”不同用量與噴施時期試驗
懷A繁殖高產的關鍵措施是增加畝有效穗。根據(jù)調查,一般畝產200kg,畝有效穗至少要達到18萬穗,母本行株距僅10.0cm×13.3cm,加上“920”的作用,田間十分稠密,若不及時割除父本,不僅收獲時容易造成混雜,而且與母本爭奪養(yǎng)分,不利于母本通風透光,籽?;膶崳胰菀渍T發(fā)病蟲害和穗發(fā)芽,影響種子產量和質量。
表5 割青與不割青對比試驗
試驗表明,在田間長勢相同的情況下,同一田塊由于及時割青,提高了千粒重和結實率,分別使單產增加9.24%和8.30%,并且純度分別提高了0.6個和0.5個百分點(見表5)。因此,及時割青,改善田間小氣候,對確保種子質量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