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紅
(冷水江市人民醫(yī)院 湖南婁底 417500)
白內障是因為眼睛內原本透明的晶狀體變渾濁而致盲,老年人是白內障的高發(fā)人群,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延長,老年白內障發(fā)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臨床一般采用手術摘除變渾濁的晶狀體并植入人工晶體進行復明治療[1]。
患者資料。我院從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白內障病患122例,均行摘除白內障并植入人工晶體手術,其中年齡在60歲以上的患者為88例,選取這88例老年患者作為針對性護理的試用患者;男性32例,女性53例,年齡為61~80歲,其中老年癡呆患者2例,老年性聽力障礙21例。護理人員資料。選取在本科室工作3年以上的護理人員參加本試驗項目。
在開始本項目前,由護理部主任組織護理部和五官科相關人員根據(jù)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術后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并由所有參與該項目的人員對該方案進行討論和培訓,使所有參加該項目的人清楚了解整個方案的內容和自身在方案實施過程中所應承擔的工作內容和職責。對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術后的護理內容、注意事項作了明確的要求。具體護理要點為:(1)注重細節(jié)護理:患者應注意的事項:囑患者不要突然低頭、彎腰、咳嗽、用力解便、勿大聲呼喚,告知患者勿用手抓眼、勿擺動頭部、提取重物及劇烈的運動、揉眼等。并解釋清楚患者為什么要注意這些事項。(2)心理輔導:患者術后需要等一段時間才能知道手術效果,在這段等待的時間內,要注意對病人進行心理輔導,避免病人產生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3)安置體位:術后病人平臥24h,若手術中有眼內出血的患者,應使患者處于半臥位或頭抬高,防止眼內充血,不影響術后視力[1]。(4)病情觀察及處理: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項目進行病情觀察和各項指標的檢測,出現(xiàn)異常及時進行處理[2]。(5)拆眼罩:手術1d后為患者揭去眼罩,先囑患者閉目,護士輕輕撕去患者眼罩上的膠布,揭開紗布,眼罩,用棉球蘸氯霉素眼藥水洗凈患者眼周血跡、分泌物等,然后清洗眼內,應輕扒下眼瞼,動作要輕柔,以防觸傷眼睛。(6)出院指導:交代患者復診時間及注意事項,術后復診時間一般為術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并發(fā)給每位患者一張寫有所有出院注意事項的卡片。
表1 2009年和2010年老年性白內障術后護理考核指標比較(±s)
表1 2009年和2010年老年性白內障術后護理考核指標比較(±s)
時間 考核周 意外事故發(fā)生率 患者反饋意見 術后意外 并發(fā)癥2009年 55 93.7±3.2 94.1±3.0 92.8±2.8 95.0±2.4 2010年 55 98.2±2.7 98.4±2.1 98.8±3.1 97.9±2.4 P <0.01 <0.01 <0.01 <0.01 <0.01
實施針對性護理方法護理老年性白內障手術患者1年后,按照我院考核指標(意外事故發(fā)生率、患者反饋意見、術后意外和并發(fā)癥),比較上述參數(shù)在2009年度的總體水平和2010的總體水平。
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009年和2010年老年性白內障術后護理考核指標比較,見表1。
從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各項考核指標較2009年有顯著改善,P<0.01。
針對性護理的實質是:根據(jù)患者自身和治療的實際情況,研究分析患者自身需求(包括精神上的和身體上的)及其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根據(jù)這些分析制定特殊的護理措施,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滿足患者的需求及防治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使患者產生舒適感和心理滿足感,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護理常規(guī),浪費護理資源,又使患者得到最有效的護理服務,大大提高了護理資源的效率。在現(xiàn)代護理的理念里,整體護理的宗旨是:一切以病人為中心。針對性護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精神上盡可能的處于滿足、舒適的狀態(tài),盡量減少不適的程度;這樣降低了術后并發(fā)癥、提高了術后治愈的效率。本研究顯示:采用針對性護理方法護理老年性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術后患者,較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有更好的醫(yī)療效果和社會效應。
[1]譚海燕,孫雪姣,劉建平.舒適護理在老年性白內障手術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1(3):45.
[2]石瑩.老年白內障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J].中外醫(yī)療,2010(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