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絮影
(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142)
長壽山隧道系喇叭口隧道,由左、右線單線隧道,以喇叭口形式過渡為雙線單洞隧道。隧道除進口端位于砂質黃土層中外,大多位于混合巖、花崗巖、片巖及砂巖夾礫巖層中,線路經(jīng)過處山體起伏大,相對高差50~110 m,隧道最大埋深340 m,埋深最淺處則在出口端的沖溝谷底露頂橫穿而過,淺埋段長150 m,明洞段長約164 m。隧道開挖施工是本工程施工的重點。
長壽山隧道超前支護采用超前小導管、超前大管棚施工,其采取的具體支護施工技術如下:
根據(jù)設計,本隧道的小導管采取Φ42熱軋鋼管加工而成,每根長度為3.5 m,布設在隧道拱部范圍內。小導管按設計長度進行切割,并將端頭加工成錐形,尾部預留不小于30 cm的止?jié){段,從尾部止?jié){段以外至楔端管體鉆8 mm的注漿孔,梅花形布置,間距 30 cm。施工前,對掌子面的巖層噴射混凝土封閉以防漏漿、跑漿。按設計標出孔位,用 YT-28風槍鉆孔后并插入小導管,外插角控制在10~15 °。用風槍或大錘直接將小導管送入,縱向相鄰兩排小導管水平搭接長度不小于 1 m,小導管環(huán)向間距為0.3 m。小導管安裝后,根據(jù)情況向孔內壓注水泥漿液,漿液采用砂漿攪拌機拌制。注漿壓力控制在0.8 MPa左右。注漿時由下向上進行,注漿后立即堵塞鋼管孔口,防止?jié){液外流。在支護施工中,應根據(jù)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對注漿參數(shù)進行調整,以取得最佳注漿效果。
對本隧道斷面開挖前在進出口段拱部120 °范圍設Φ108長30 m超前大管棚,環(huán)向間距0.4 m,外插角1~3 °管內壓注M 30的水泥砂漿。為了確保本隧道管棚支護施工精度和質量,管棚用混凝土套拱作管棚導向墻,在套拱內預埋工字鋼,按設計孔位準確安放導向鋼管,工字鋼與導向鋼管焊成整體。在導向墻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開始鉆孔。鉆孔時,要確??讖奖扰锕芡鈴酱?0~40 mm。鉆孔完成后,把事先加工好的管節(jié)聯(lián)接套焊接在鋼管兩端,然后將鋼管安放在鉆機鉆頭上,鉆機對準已鉆好的管棚孔,低速推進鋼管。當前一根鋼管推進孔內,孔外剩余30~40 cm時,用連接套接長鋼管,直至鉆進到棚管設計長度。然后向管內注入水泥砂漿或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注漿結束后及時清除管內漿液,并用M 7.5水泥砂漿緊密填充,增強管棚的剛度和強度。注漿完成后,在管棚支護下組織開挖。
通過采取隧道超前支護后,例如超前大管棚支護,當注漿完成后,即可在管棚支護下組織開挖。長壽山隧道按照新奧法原理施工,根據(jù)不同的圍巖選擇不同的開挖方法,采用YT-28型風動鑿巖機人工鉆孔爆破或小型機械開挖,做到穩(wěn)中求快。
長壽山隧道采用進出口及五座斜井同時掘進,對于Ⅴ級圍巖黃土隧道采用弧形導坑留核心土法施工。Ⅳ級開挖地段則采用臺階法施工,隧道Ⅲ級圍巖采用全斷面法開挖。考慮到隧道進出口、淺埋段處于風積砂質黃土,該黃土具Ⅳ級嚴重自重濕陷性,對隧道影響較大,因此進出口及全隧道洞身淺埋段拱部設Ф42超前小導管。
本隧道Ⅳ級圍巖開挖地段則采用臺階法施工,開挖一環(huán)、支護一環(huán),下斷面開挖后及時施作仰拱,形成封閉結構。巖石地段采用鉆爆法開挖,如遇土石互層則采用弱震動爆破法開挖。采用簡易作業(yè)臺架 YT-28風槍鉆孔,光面爆破,復式楔形掏槽,選用2#巖石硝銨炸藥,有水時采用2#巖石抗水硝銨炸藥或乳化炸藥,塑料導爆管非電毫秒雷管微差起爆,循環(huán)進尺以2~3 m為宜;錨、網(wǎng)、噴初期支護,局部地段拱墻輔以鋼拱架加強。Ⅳ級軟質圍巖及Ⅳ級加強襯砌段施工前先對拱部采用Ф42超前小導管進行預支護,然后采用臺階法開挖,錨、網(wǎng)、噴初期支護,局部地段在拱墻輔以1榀/m的I16型鋼鋼架加強。施工中,應根據(jù)圍巖情況,采用合理的施工順序和確定上、下臺階間的距離。開挖后,先初噴混凝土封閉巖面,及時施做初期支護和臨時支護。鋼支撐安裝后,要及時打設鎖腳錨桿。
對于本隧道Ⅴ級圍巖軟弱地段、淺埋偏壓地段及隧道進、出口均采用環(huán)形開挖留核心土法施工,其施工程序見圖1。具體的施工方法如下:人工持小型機具開挖,遇巖石較好時采用預裂松動爆破施工,并嚴格控制裝藥量。臺階長度為3~5 m,開挖循環(huán)進尺為0.5~0.75 m,上臺階初期支護完成后開挖核心土;下一臺階先開挖邊墻部分,完成支護結構,然后開挖核心土,繼續(xù)分段開挖下臺階邊墻部分,完成支護結構。開挖前先施工超前小導管或超前錨桿支護,開挖成洞后,盡早進行仰拱封閉,以便形成封閉受力結構。初期支護后,待各測試項目所顯示的位移率明顯緩慢并已基本穩(wěn)定后,及時施作二次襯砌。
圖1 環(huán)形開挖橫斷面示意圖
本隧道Ⅲ級圍巖采用全斷面法開挖。根據(jù)圍巖情況,循環(huán)進尺為3~4 m為宜。開挖主要采用YT-28型風動鑿巖機鉆孔,光面爆破技術,中空直眼或復式楔形掏槽。選用2#巖石硝銨炸藥,塑料導爆管非電毫秒雷管微差起爆。施工中,根據(jù)圍巖情況采用不同的鉆眼深度,合理控制裝藥量,提高圍巖爆破效率,盡可能減少超欠挖而引起工料的浪費。
采取光面爆破技術的全斷面法開挖隧道,應掌握其施工控制要點:①隧道開挖每個循環(huán)都要進行施工測量,控制開挖斷面,采用激光準直儀來控制開挖方向。②鉆眼時掘進眼保持與隧道軸線平行,除底眼外,其他炮眼口比眼底低5 cm,以便鉆孔時的巖粉自然流出,周邊眼外插角控制在3~4 °以內。掏槽眼嚴禁互相打穿相交,眼底比其他炮眼深 20 cm。③裝藥前炮眼用高壓風吹干凈,檢查炮眼數(shù)量。按爆破設計順序裝藥,確保裝藥作業(yè)有序進行。④起爆采用復式網(wǎng)絡、非電起爆系統(tǒng),聯(lián)接時,每組控制在12根以內;聯(lián)接雷管使用相同的段別,且使用低段別的雷管。
長壽山隧道按照新奧法原理施工,根據(jù)不同的圍巖選擇不同的開挖與支護施工方法,對于Ⅴ級圍巖黃土隧道采用弧形導坑留核心土法施工,Ⅳ級開挖地段則采用臺階法施工,Ⅲ級圍巖則采用全斷面法開挖。工程實踐效果明顯,做到穩(wěn)中求快,值得同類工程參考。
1 趙細平.新奧法在高速公路隧道支護施工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08(8):74~75
2 姚伊.公路雙連拱隧道開挖支護施工技術[J].鐵道標準設計,2008(8):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