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
在實際工作中,如何與上級協(xié)調(diào),取得上級的支持和信任,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也是非常棘手的問題。一位領導者,首先得憑自己的本事,帶領部下干出成績,這是立身之本;其次,贏得上級感情上的認可,這是獲取上級信任的核心和關鍵;最后,在此前提下與所有上級保持“等距離外交”。
能力是一切的基石
現(xiàn)在不少人都有這樣一個觀點,認為做領導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有關系誰都能干。實際上,做領導,是由方方面面的因素綜合決定的,包括領導本人的能力、下級的擁護、上級的賞識以及恰當?shù)臋C遇等等。這其中,個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作為領導干部,每上一個臺階,就有一大批人被你甩在身后,越向上攀登,就越發(fā)不容易。所以,一個人的能力和水平,就是領導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項指標。
筆者給各種級別的官員講過課,切身體會到為較高級別的領導干部上課,難度要明顯大一些,有時候甚至感到吃力。一般聽眾感覺很有趣的課程,高級領導班中反應平平;一般聽眾聽來笑聲連連的課,在高級領導班中被認為是“小兒科”。應當坦率地承認,這種現(xiàn)象表明,高級別領導的理論水平或?qū)嵺`能力,整體上要比級別低一些的高。這不是阿諛奉承,而是客觀事實。
當然,不能否認有一小部分官員是憑關系,或者走后門、溜須逢迎得到升遷的。但是絕大多數(shù)高級官員,都是從基層憑借個人能力,依靠自身水平一步一步努力上來的。他們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的考驗,跨越了數(shù)不清的艱難險阻,非常不容易。
領導信任的核心——感情認可
當然,光有本領還不夠,還要取得上級領導的信任,這樣在管理和統(tǒng)籌工作中才能得到支持。有人認為,我有本事,有本領,領導沒有我不行,因此對領導不理不睬,沒禮貌,甚至不尊敬上級,這肯定是要不得的。雖然說“宰相肚里能撐船”,但現(xiàn)實中,領導并非都能做到。因此,作為下級要記住一點,面對領導應該謙虛謹慎,與領導關系融洽,取得領導對你這個人的信任。
《韓非子?說難》篇指出,要說服領導支持你做一件事情很困難。這個困難并不在于這個事情應不應該做,也不在于你的表達能力,關鍵在于第三點——在感情上你有沒有取得上級領導的認可。
春秋時期,衛(wèi)國的彌子瑕深得國王衛(wèi)君的寵愛。有一次,彌子瑕的母親病了,知道的人連夜趕來告訴他這個消息。情急之下,彌子瑕假托君命,乘坐衛(wèi)君的車子趕回去探望。衛(wèi)國的法令規(guī)定:擅自乘坐君主車子的要處以刖刑,斬斷雙腳。但是衛(wèi)君知道這個事情后,不但沒有處罰彌子瑕,反而大加贊賞,說:“彌子瑕真是大孝子?。?一聽說母親病重,為了看望母親,甚至冒著雙腳被砍掉的危險都要趕回去!令人敬佩!”有一天,彌子瑕陪同衛(wèi)君在果園游玩,摘了一個桃子吃,感覺味道特別甜美,舍不得全都吃掉,把半邊桃子給衛(wèi)君吃。衛(wèi)君又發(fā)感慨道:“彌子瑕真是忠臣??!吃東西自己先嘗,好吃的東西他自己不吃讓給我吃。難得啊!”
后來情況變了,彌子瑕失寵。衛(wèi)君把這兩件事情翻出來,說:“我早就知道彌子瑕不是個好人!當年他假傳我的命令,坐我的專用車,我沒砍掉他的雙腳,已經(jīng)非常寬宏大量了!他對我這個君王一點都不尊重,把自己吃剩下的桃子拿給我吃,我君王尊嚴何在!”
韓非子評論說:事情還是那個事情,但是得出來的結論卻截然相反,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衛(wèi)國國君的感情發(fā)生了變化,感情一變,乾坤顛倒。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這種例子很多。
與上級的“等距離外交”
有人把取得領導的感情認可理解為“跟對領導”,這種觀點大錯特錯。胡錦濤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我們在工作中并不是依附于某位領導;再則,那樣做很有可能弊大于利。
有許多人迷信所謂“紅人”地位。其實,由于官員調(diào)動的頻率極高,新的領導一來,一般來說前任領導的所謂“紅人”地位可能就會失去。新的領導也有自己的人事安排和自己的工作系統(tǒng)。所以,看起來所謂的“紅人”,當時可能呼風喚雨,但是卻不可長久。
因此,作為一個領導干部,要與所有的領導都搞好關系,而不是只跟某一個領導搞好關系,要實行“等距離外交”。如果跟某一個領導走得特別近,那就意味著與其他領導走得特別遠。上面提到過,跟某領導走得特別近可能有好處;但同樣,也可能有壞處?,F(xiàn)實生活風云變幻,復雜微妙,與所有領導實行“等距離外交”是一種做人處事的心態(tài)。
清朝大臣曾國藩對“等距離外交”的運用就十分之嫻熟。他不僅學問淵博,能文能武,在處理上下關系中也可謂“內(nèi)圣外滑”,能圓能方,善于協(xié)調(diào)對上關系。
1860年,江南大營被太平軍攻破,時任兩江總督的何桂清臨陣逃脫。咸豐皇帝打算在東南幾個省選拔一個可靠的人來代替何桂清。開始計劃調(diào)當時的湖北巡撫胡林翼擔任,讓曾國藩去頂胡的缺。但是咸豐皇帝的重臣肅順,極力舉薦曾國藩。咸豐采納肅順的建議。肅順這邊,詔書還沒發(fā),先寫密信安撫胡林翼了,同時又囑咐胡讓曾也看看他的信,意思很明顯,我提拔你了。
看過肅順的信,曾國藩滿懷感激。他準備寫信給肅順,表達一下謝意,但細細一想,心中突然產(chǎn)生疑問:為什么肅順要將這么絕密的事告訴我呢?“肅順要拉攏我!”曾國藩想明白了。
雖然肅順精明干練,魄力宏大,敢于重用漢人,但是他為人驕橫跋扈,獨斷專行,瞧不起滿蒙親貴中的昏聵者,連恭王也不放在眼里了。恭王和他身后的滿蒙親貴,在朝廷中勢力很大,與他們相比,肅順勢孤力單,雖說有皇帝做靠山,但據(jù)說皇帝有癆病,萬一有不幸,肅順哪里是他們的對手!這么一想,曾國藩心中有些恐懼。謹慎起見,這信還是不寫為好。
后來,咸豐駕崩,同治做了皇帝,慈禧太后垂簾聽政,肅順被滿門抄斬。慈禧還下令查了肅順家里的書信,滿朝文武和肅順有往來的不少,內(nèi)容當然都是說好話,逢迎巴結之類,但唯獨沒有曾國藩的信。慈禧太后大發(fā)感嘆:曾國藩真是個好人!此后,她更加重用曾國藩。
舉曾國藩“等距離外交”的例子,絕不是說諷刺他投機取巧、見風使舵,而是說明對上協(xié)調(diào)要端正態(tài)度,既不能忽略或輕視與領導的協(xié)調(diào),也不能把它理解為庸俗的關系學,而是要堅信這是現(xiàn)實生活中作為領導所必備的素質(zhì)。
作為一個領導干部,要與所有的領導都搞好關系,而不是只跟某一個領導搞好關系,要實行“等距離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