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火 錢煒 江菲 范文清
2010年12月23日下午,《北京交通改善措施》正式公布:從2011年起,北京將實施每名駕駛員限購一輛車,并以搖號方式分配車輛指標,平均每月兩萬個,個人占88%,這意味著擁有北京汽車牌照也有了撞大運的成分。而截至2011年1月9日零時,北京已經(jīng)有21萬多人進入首輪購車指標搖號的審核階段,申請數(shù)量已近全年上限。這個殘酷的數(shù)字,似乎正好解釋了那些不想“被搖號”的人們,為什么在去年12月23日那一夜會“我為車狂”了……
那一夜,人為車狂
2010年12月23日早8點,距離北京出臺治堵措施還剩7小時,李帥擁有了第一部車。一家人的日常需要,一個月來北京車牌政策的動蕩,讓他終于下了決心,揣上自己和妻子的兩張銀行卡,趕往4S店加入搶車大軍。在車行,這位32歲的北京“爺們兒”沒怎么猶豫,就為這臺波爾多紅“東風標致307”付了116800元。
“店里全是好幾家人看一臺車,所以我們只能搞到這個顏色了,就這還是托車行朋友給說來的?!崩顜洘o奈地搖搖頭。
李帥一家人住北京城南,以前他上下班全靠“沒譜兒”的公交車,但他十分憎恨冬日里擁擠的車廂和那布滿蒸汽的車窗?!白钍懿涣说氖嵌略诼飞?,隔壁車道堵著的一輛小車里,車主在用暖水瓶慢悠悠喝水。”
每天上下班都被困在北京一個公交站的嚴麗君,在飽受“等不到公交車”的折磨后,于北京出臺“搖號”限車令的前夜用1萬元從車販子手中“搶”到一輛二手奇瑞QQ。
但對許多人來說,買車,并不只意味著減輕上下班路上的痛苦。汽車,不只意味著方便和快捷,在中國人的意識里,還與許多其他因素關(guān)聯(lián)?!捌囍摇闭搲哪嘲嬷鬣嶏w(化名)家住北京西南,距離工作地點不過6.5公里,乘公交車也方便。但他早在2006年就買了車,他說自己買車就是因為“感覺很拉風”。在他看來,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擁有一輛小汽車,作為心理滿足的虛榮大于實際出行的需要。而老家在河北農(nóng)村的陳女士,買車是為了即將出生的孩子,“當時手頭有筆錢,為孩子著想,要么買輛車,要么換套更大的房子,猶豫了半天還是買了車”。她從北京開車回村,鄉(xiāng)親們見了不禁夸贊:“在北京混得不錯呀!都買車啦!”“那一刻,”她坦承,“心里美滋滋的。”
那一夜,北京賣了多少車
12月23日那晚,北京究竟賣了多少車?這個數(shù)字在業(yè)內(nèi)至今仍是一個謎,也許永遠都沒有人能說清楚。
有人按平均每家4S店接受200個訂單算,全京城共800家4S店,預(yù)計一天售出16萬輛車;有人按單店最高421臺,最低10余臺的方法估算,斷定那天北京城的賣車數(shù)字應(yīng)該在10萬輛以上。不過,真正身臨其中的汽車銷售顧問,聽到這些數(shù)字都不以為然。
“究竟賣了多少車,只有自己清楚?!北本┩ㄈA興業(yè)汽車貿(mào)易有限公司銷售主管毛澤龍說,那天他們在接不接受客戶訂單的問題上非常糾結(jié)?!罢叱鰜砗?,公司老板打來電話說,可以接受訂單備案,于是我們受理了10幾臺車;傍晚,老板又說不能接訂單了,于是我們又停下來,整裝待命;晚上,老板又打電話說可以接訂單,然后又賣出幾輛,就這樣反復(fù)了幾次,最終還是沒有將店里的車全部賣出去?!?/p>
由于北京戶口日后參與搖號手續(xù)相對簡單,所以在大限之前搶購車的大部分是外地戶口的在京人員。
按照毛澤龍的推斷,老板幾次打電話更改指令,很可能是公司與有關(guān)方面的“溝通”沒有做好,不敢保證接到的訂單能全部到交管所備案上牌,所以那一晚,店里的銷售業(yè)績并沒有像傳說中的其他店那般輝煌。
“據(jù)我所了解的情況,那天一家店賣100臺車的情況是有的,數(shù)字再往上就有水分了?!泵珴升堈f,不少經(jīng)銷商23號當晚在購車發(fā)票上只寫日期和車名,不寫購車者姓名,虛開不少訂單就等著在政策尚未落地的過渡期內(nèi)大賺一筆。
“他們顯然提前得到了消息,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上做好了鋪墊和準備,打算一本萬利。聽說車管所方面已經(jīng)察覺到這些現(xiàn)象,打算這兩天,以電話回訪的方式核實訂單,不過如果雙方提前打好招呼,核實又能起到多大作用?”毛澤龍看著不遠處吆喝“買車上京牌”的同行們,有些嫉妒地說,“他們的關(guān)系很硬?!?/p>
炒車如炒房
“限購政策剛發(fā)布,他們家的車就有了!”已經(jīng)和經(jīng)銷商在加價問題上博弈了一個月的葉小姐,沒有在23日晚跟風而是憤而退單。
“一個月前,他們就說沒車,要加價;23號那天突然打電話說有車了,但加的價錢更高,這不明擺著‘捂車惜售嘛!”在房地產(chǎn)業(yè)干了3年的葉小姐發(fā)現(xiàn),開發(fā)商捂盤惜售的門道被賣車的學去了,她當然不買賬。有經(jīng)銷商透露,為了造成搶購假象,不少經(jīng)銷商22、23日兩晚雇來了不少車托兒假裝辦手續(xù)。
事實上,搖號購車的申報程序尚未發(fā)布,號牌市場尋租行為已經(jīng)發(fā)生。12月26日,北京天通苑,北京最大的汽車交易中心——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在經(jīng)歷了12月23日的瘋狂“掃蕩”之后,依然熙熙攘攘,依然有車,而且是能上北京牌照的車。
“有沒有車不是問題,關(guān)鍵是能不能上北京牌照!”北京順昌凱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銷售顧問劉偉指著身旁一輛并不嶄新的威志說,只要能在新車原價基礎(chǔ)上再加1.5萬元,他就能幫你搞到12月23日的購車發(fā)票,去交管所備案。
不用搖號、直接拿到北京牌照,對錯過12月23日搶購高峰的用戶誘惑力極大。短短半個小時內(nèi),在劉偉身旁躊躇的購車者已有3個,而劉偉手中的“上牌指標”不超過5個。
“你不要問我們店怎么拿到的上牌指標,我現(xiàn)在向你保證,只要你把全款定金交給我,我就能不搖號給你上京牌?!眲フf這句話時,故意把聲音放得很大。
“我就等著搖號買車,晚開上車還能省不少錢呢?!比~小姐的想法,在劉偉看來就像是天方夜譚。“搖號就像是中彩票,如果沒有關(guān)系,什么時候能輪到你中標還真不好說?!?/p>
在劉偉的營銷語言中,有錢人永遠都能通過錢來保證搖號成功,普通老百姓等待搖號中標的時間起碼在兩年以上,在這樣的時間成本下,如今多花1萬多元買個能上京牌的車是件特別“合理”的事兒?!耙院笳f不定4S店賣京牌的車,一個牌子賣5萬元以上,現(xiàn)在才多收1萬多塊錢,你自己想想吧!”演說完的劉偉,情緒依然有些激動。
“他們賣一輛車就能有幾萬元的利潤,而之前的行業(yè)標準是一輛車的毛利也就幾百塊錢?!币晃徊辉敢馔嘎缎彰慕?jīng)銷商說,這些有資源的經(jīng)銷商借著政策的東風發(fā)了大財。
對未來也迷茫
劉偉的營銷語言極富煽動性,但他身旁的看車者并沒有沖動地去銀行提錢買車?!扒懊嬗幸患艺f,多出5000塊錢就賣,也能上京牌,我得比較一下,就怕把定金交給他們,他們的店突然關(guān)門,我找不到人拿不到車?!睕]有搭上末班車的李先生,在亞市展廳內(nèi)走了好幾個來回,心里一直在權(quán)衡購車風險與時間成本之間孰輕孰重。
李先生的擔心并非毫無根據(jù),在他先后詢問的幾家經(jīng)銷商處,銷售顧問都各有一套說辭。“等政府公布了搖號申請程序之后再做決定吧。明年車價肯定降,到時候您拿著搖到的號來買車,說不定少出一兩萬,還能買到好車?,F(xiàn)在你把錢交給他們,萬一車牌辦不下來,人也跑了就虧了?!?/p>
李先生從不同的銷售顧問臉上看不到真誠,也看不到欺騙。買還是不買,現(xiàn)在成了購車人與不同賣車人之間的心理較量。
不過5天后,這個較量就會轉(zhuǎn)移到經(jīng)銷商之間,誰生誰死,經(jīng)銷商心里很清楚?!懊吭聝扇f輛的總量是有保證的,在這兩萬輛的爭奪中,有實力的經(jīng)銷商還是能活下來,有資源的經(jīng)銷商甚至能活得很滋潤,倒下的是那些沒有背景、沒有實力的、銷售低端車型的經(jīng)銷店們?!泵珴升堈f。
“從政策公布到正式實施的這一過渡期內(nèi),一切都不明晰,什么都有可能發(fā)生?!眲τ浾哒f,他打算將手中這幾輛“特殊”車型出手后,立馬給自己放長假,回家過年。至于明年還來不來亞市,賣不賣車,他自己也不清楚。
渴望有車的美好生活
最近,京城外籍人士圈里廣泛流傳著一個叫做《在北京開車》的電子文檔。這個“洋段子”由12幅手繪草圖組成,從一輛在十字路口準備搶道左轉(zhuǎn)的黑色奧迪說起,講述了北京的特權(quán)車、出租車、私家車、大公共、三輪車、快遞摩托、自行車乃至行人,如何在一系列“蝴蝶效應(yīng)”中造成一次正常綠燈區(qū)間的徹底混亂。
先是黑奧迪試圖強行左轉(zhuǎn),卻因為司機太“面”被迎面而來的出租車阻擋。就在雙方猶豫之時,其身后的車輛見縫插針地疾走通過,這卻給螞蟻搬家式的摩托、自行車和行人留下了機會,于是大家一路瘋跑。而正當這個路口看上去處于無政府主義的邊緣之時,綠燈結(jié)束,路口居然恢復(fù)原樣,直到下一個綠燈——這個作品用幽默的筆法,還原了北京交通某個真實的角落。
已有6年車齡的史君,對此感觸更深:每天上路,總會碰到一些忽左忽右、哪個車道快就奔哪個車道擠的汽車。不過,它們水蛇一般在路上擠來竄去,往往并沒比她快多少?!八麄兌紤?yīng)該看看《弗里德曼的生活經(jīng)濟學》,在超市里選擇最短的結(jié)賬隊伍往往并不是最快的?!彼f,“開車也一樣。”
2010年,北京發(fā)生一起惡性交通事故,肇事司機酒后駕駛一輛英菲尼迪,在凌晨四點將一輛等紅燈的菲亞特撞成扁片,車內(nèi)的父親與女兒殞命,母親身受重傷。悲痛、同情和感傷之余,人們不禁要問:難道不知道酒后不能駕車?
曾非常流行的韓國電視劇中非常注意影視情節(jié)對社會的影響。比如,如果劇中主人公因失戀悲痛欲絕,在路邊攤喝了一瓶燒酒,他肯定不會再開車,而是打車,或請代理駕駛。與之相反的是,中國影視劇,很少有此顧慮,喝了酒還開車的大有人在。
史君說,她曾就日本良好的交通秩序和她的日本導游討論過。詢問過中國的狀況后,導游說,20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堵車情況很嚴重,日本政府決定從娃娃抓起,用一代人的時間來改善這種狀況。交通警察到每一家小學的每一個班級,教給孩子們,在一個汽車社會應(yīng)該如何參與交通,再由孩子們回家去教給父母。
只要能過上有車的美好生活,哪怕用一代人的時間來等待,也是值得的。
(據(jù)《中國新聞周刊》《看天下》
相關(guān)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