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姣,李俊平,楊承槐,李啟紅,張曉南,黃建華
(1.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北京 100081;2.廣東大華農(nóng)動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新興 527400)
病毒性關節(jié)炎/腱鞘炎是由呼腸孤病毒(Reovirus,REOV)引起的雞特別是肉雞的重要傳染?。?]。病毒主要侵害雞的關節(jié)滑膜、腱鞘和心肌,引起足部關節(jié)腫脹,腱鞘發(fā)炎,繼而使腓腸腱斷裂。病雞表現(xiàn)為關節(jié)腫脹、發(fā)炎,行動不便,不愿走動或跛行,采食困難,生長停滯等。已從病毒性關節(jié)炎/腱鞘炎、矮小綜合征、呼吸道疾病、腸道疾病及吸收不良綜合征和骨質(zhì)疏松癥等病雞的許多組織中分離到該病毒。REOV感染的雞群常因跛行(病毒性關節(jié)炎/腱鞘炎)和包括增重減少、飼料利用率降低、死亡等總體生產(chǎn)性能低下,降低了雞的經(jīng)濟價值,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
為了開發(fā)用于雛雞病毒性關節(jié)炎/腱鞘炎的活疫苗,在前期進行種毒傳代和鑒定的基礎上[2],擬對引進的REOV ZJS株細胞毒(弱毒)按照現(xiàn)行《中國獸藥典》[3]進行純凈性鑒定,以建立病毒性關節(jié)炎活疫苗的種子批供疫苗生產(chǎn)使用。
1.1 病毒 呼腸孤病毒 ZJS株(弱毒)C1~C3、C5、C8和C10代細胞毒,由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制備、保存。
1.2 SPF雞 7日齡,購自北京梅里亞維通公司。在本所SPF試驗動物房正壓隔離器內(nèi)飼養(yǎng)供試驗使用。
1.3 診斷用抗原及抗體
1.3.1 瓊脂擴散(AGP)抗原和陽性血清 包括馬立克氏病病毒(MDV)、雞痘病毒(FPV)、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ILTV)、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禽腺病毒(FADV)、禽呼腸孤病毒(REOV)等AGP抗原和陽性血清,均由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制備。
1.3.2 血凝抑制(HI)抗原及標準陽性血清 包括禽流感病毒(AIV)H5、H9亞型,新城疫病毒(NDV)和減蛋綜合征病毒(EDSV)等HI抗原及標準陽性血清,均購自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
1.3.3 ELISA檢測試劑盒 包括禽白血病病毒(ALV)、禽腦脊髓炎病毒(AEV)、網(wǎng)狀內(nèi)皮組織增生癥病毒(REV)、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禽呼腸孤病毒(REOV)和雞傳染性貧血病毒(CAV)等ELISA檢測試劑盒(每種試劑盒內(nèi)含已包被好的酶標板、陽性血清對照、陰性血清對照、稀釋液、酶標抗體、樣品稀釋液、底物、終止液和洗滌液),均購自IDEXX公司。
1.3.4 陰性血清 SPF雞血清,本所制備。
1.4 無菌檢驗 按現(xiàn)行《中國獸藥典》規(guī)定方法進行檢驗。
1.5 支原體檢驗 按現(xiàn)行《中國獸藥典》規(guī)定方法進行檢驗。
1.6 外源病毒檢驗 由于制備的REOV陽性血清不能完全中和10羽份(≥104.5TCID50)的種毒,故采用現(xiàn)行《中國獸藥典》規(guī)定方法中的SPF雞檢驗法進行。
1.6.1 接種方法 用7日齡SPF雞20只,點眼、滴鼻接種10羽份(0.1 mL),腿部肌肉注射100羽份(1 mL/只),同時設一組10只非免疫對照組。觀察21 d后,按上述方法和劑量重復接種1次。第1次接種后42 d或第2次接種后21 d采血,分離血清。在42 d內(nèi),不應有疫苗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癥狀和呼吸道癥狀或死亡。如果有死雞,應進行病理學檢查,以證明是否由REOV ZJS株種毒所致。
1.6.2 檢查的外源病毒及其檢驗方法 對分離的血清用HI檢驗方法測定雞新城疫病毒、H5亞型禽流感病毒、H9亞型禽流感病毒和減蛋綜合癥病毒抗體;用ELISA方法測定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雞傳染性貧血病毒、禽白血病病毒、禽網(wǎng)狀內(nèi)皮增生癥病毒、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禽呼腸孤病毒和禽腦脊髓炎病毒的抗體;用AGP方法進行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禽呼腸孤病毒、雞馬立克氏病病毒、腺病毒、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和雞痘病毒的抗體檢測。
1.6.3 結果判定
1.6.3.1 ELISA方法的判定 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AEV、ALV、IBDV、IBV、REOV 樣品的 S/P 值小于或等于0.2,判為陰性;樣品的S/P值大于0.2,判為陽性[S/P值=(樣品值-陰性對照值)/(陽性對照值-陰性對照值)]。REV樣品的S/P值小于或等于0.5,判為陰性;樣品的 S/P 值大于0.5,判為陽性。CAV樣品的S/N值(樣品值/陰性對照值)大于0.6,判為陰性;樣品的S/N值小于或等于0.6,判為陽性。
1.6.3.2 AGP方法的判定 原倍血清出現(xiàn)沉淀線即判為陽性。
1.6.3.3 HI方法的判定 NDV、EDSV、AIV - H5亞型和H9亞型HI抗體≥1∶4,判為陽性。
1.7 特異性鑒定 將REOV ZJS株 C3、C8和C10代種毒用雞馬立克氏病疫苗稀釋液(SPG)作10倍系列稀釋,取10-3~10-7分別與等量原倍陽性血清混合,37℃左右中和1 h,接種已長成CEF單層細胞的96孔或48孔細胞板,每孔接種0.2 mL,每個滴度接種5孔,同時取10-5~10-8未經(jīng)中和的病毒對照,接種細胞,每孔接種0.1 mL,37℃左右 CO2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觀察5 d,判定結果采用Reed-Muench法分別計算未中和的疫苗滴度與抗體中和后的疫苗滴度,用TCID50表示,兩者的比值即為中和指數(shù),中和指數(shù)應≥102。
2.1 無菌檢驗 REOV ZJS株C1、C2和 C3代種毒無菌檢驗結果均為陰性,表明種毒未污染細菌和真菌。
2.2 支原體檢驗 REOV ZJS株 C1、C2和 C3代種毒支原體檢驗結果均為陰性,表明種毒未污染支原體。
2.3 外源病毒檢驗 REOV ZJS株C5、C8和 C10代種毒兩次接種雛雞后,42 d采血,進行血清抗體檢測,種毒除產(chǎn)生禽呼腸孤病毒特異性抗體外,其他病原抗體檢測均為陰性。在42 d內(nèi),種毒未引起局部或全身癥狀和呼吸道癥狀或死亡(表1)。
表1 REOV ZJS株種毒外源病毒檢測方法與結果
2.4 特異性鑒定 REOV ZJS株C3、C8和C10代種毒經(jīng)特異性陽性血清中和后,接種96孔板CEF中,培養(yǎng) 5 d,中和指數(shù)分別為 102.88、102.67和 103.0(≥102.0)。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REOV ZJS株C種毒特異性鑒定
保持病毒性活疫苗種毒的純凈性和特異性,對于保證產(chǎn)品的質(zhì)量有著重要意義,種毒中污染外源病毒,則產(chǎn)品中必然會污染相應病毒,不但影響產(chǎn)品的質(zhì)量,還能傳播病毒,造成散毒和其他傳染病的傳播。國內(nèi)有從禽用活疫苗中分離出網(wǎng)狀內(nèi)皮增生病病毒(REV)的報道[4]。崔治中等報道近年來我國雞群免疫抑制性綜合癥越來越常見,并從江蘇、山東某雞場出現(xiàn)的典型病例中檢測出REV和雞貧血病毒(CAV)[5-6],這些是否與使用污染了的疫苗有關尚待證實。國外也有報道使用REV污染的禽痘疫苗或MD活疫苗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7-8]。澳大利亞最早報道接種火雞皰疹病毒(HVT)后出現(xiàn)腺胃炎和網(wǎng)狀內(nèi)皮組織增生癥,后來又報道蛋雞群在接種被REV污染的MD疫苗后發(fā)生組織細胞性淋巴肉瘤[9]。本研究結果表明,呼腸孤病毒ZJS株種毒(細胞毒)未污染細菌、霉菌、支原體及外源病毒,純凈性和特異性各項鑒定結果均符合病毒活疫苗用生產(chǎn)毒種的相關規(guī)定[2],可以作為病毒性關節(jié)炎活疫苗生產(chǎn)用種毒。
致謝:無菌檢驗和支原體檢驗項均由本所細菌制品檢測室完成,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1]Saif Y M,F(xiàn)adly A M,Glisson J R,et al.Diseases of Poultry[M].12th ed.Ames:Blackwell Publishing,2008:310 -322.
[2]李慧姣,李啟紅,陸友龍,等.呼腸孤病毒弱毒S1133株特性研究[J].中國獸藥雜志,2003,37(9):15 -17.
[3]中國獸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二○○五年版三部[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6.
[4]王景艷,李中明,趙 鵬,等,禽痘病毒活疫苗中網(wǎng)狀內(nèi)皮組織增生病病毒的分離鑒定及其序列比較[J].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2010,18(1):35 -40.
[5]王 鑫,王 林,馬誠太,等.PCR結合斑點雜交技術在檢測網(wǎng)狀內(nèi)皮增生病毒中的應用[J].中國獸藥雜志,2010,44(8):5-9.
[6]崔治中,孟姍姍,姜世金,等.我國白羽肉用型雞群中CAV、REV和REOV感染狀況的血清學調(diào)查[J].畜牧獸醫(yī)學報,2006,37(2):152 -157.
[7]Fadly A M,Witter R L,Smith E J,et al.An Outbreak of Lymphomas in Commercial Broiler Chickens Vaccinated with a Fowlpox Vaccine Contaminated with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J].Avian Pathol,1996,25:35 -47.
[8]Yuasa N,Yoshida I,Taniguchi T.Isolation of a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 from Chickens Inoculated with Marek’s Vaccine[J].Natl Inst Anim Health Q,1976,16:141 -151.
[9]Jackson C A W,Dunn S E,Smith D I.Proventriculitis,“Nakanuke”and Reticuloendotheliosis in Chickens Following Vaccination with Herpesavirus of Turkeys(HVT)[J].Aust Vet J,1977,53:457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