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驊,馮 新
(江蘇省海門市皮膚病防治醫(yī)院,海門 226100)
我們于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采用鹽酸左西替利嗪(重慶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聯(lián)合1%吡美莫司乳膏(Novartis Pharma ProduktionsGmbH,Germany)治療面部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依賴性皮炎30例,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入選標準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診斷標準[1]。②年齡15~51歲,性別不限。③患者經(jīng)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治療。
1.2 排除標準 ①對吡美莫司及其基質過敏者。②治療中需要外用激素制劑患者。③妊娠、哺乳期婦女。④嚴重心、肝、腎疾病者和精神病患者。⑤外用過激素甾體抗炎藥物停藥不足1周及抗生素停藥不足1個月。
1.3 臨床資料 所有患者均來自我院皮膚科門診,符合以上入選標準,根據(jù)入選時間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男4例,女26例;年齡17~49歲,平均32.5歲;病程1個月~5年,平均4.1個月。對照組30例,男5例,女25例;年齡15~51歲,平均34.7歲;病程1個月~4.5年,平均3.9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皮損的嚴重程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4 治療方法 治療組:口服鹽酸左西替利嗪片5mg/次,1次/d同時聯(lián)合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2次/d。對照組:單純口服鹽酸左西替利嗪5mg/次,1次/d。療程均為1個月。
1.5 療效觀察指標和判斷標準 療效觀察指標包括皮損(紅斑、丘疹、痤瘡樣損害、毛細血管擴張)和瘙癢。各指標按4級評分法進行評分:0分=無,1分=輕度,2分=中度,3分=重度。療效標準:根據(jù)皮損消退及自覺癥狀緩解的積分進行評價。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痊愈:皮損和癥狀消失,療效指數(shù)≥90%。顯效:皮損大部分消退癥狀明顯減輕,療效指數(shù)60%~89%。進步:皮損和癥狀減輕,療效指數(shù)20%~59%。無效:皮損和癥狀無明顯改善,療效指數(shù)<20%[2]。痊愈加顯效例數(shù)所占百分比計為有效率。
2.1 臨床療效 見表1。兩組有效率分別為86.7%和3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09,P<0.01),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
2.2 不良反應 治療組外用吡美莫司乳膏后有3例患者出現(xiàn)局部刺激癥狀,表現(xiàn)為紅斑加重、輕度灼痛和刺痛,均發(fā)生在用藥后2~3d,給予冷敷治療后癥狀消失,繼續(xù)外用吡美莫司乳膏未再出現(xiàn)類似不良反應。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 例
激素依賴性皮炎是由于濫用或誤用外用激素制劑所引起的皮膚慢性炎癥,以面部較為常見,其發(fā)病機制可能與長期外用激素導致的皮膚屏障受損和誘導炎癥因子的表達有關[3]。臨床上表現(xiàn)為皮膚對激素產(chǎn)生依賴,一旦停藥皮膚即產(chǎn)生戒斷癥狀,再次使用癥狀迅速緩解,停藥后易復發(fā)[4]。
鹽酸左西替利嗪片是一種新型H1受體阻滯劑,具有無嗜睡、不良反應小、服藥方便等優(yōu)點。吡美莫司是一種免疫抑制劑,通過抑制鈣調神經(jīng)膦酸酶的膦酸酯酶活性,具有抑制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活化和增殖、抑制免疫和炎性細胞中的細胞因子轉錄作用,具有局部免疫調節(jié)、抗炎和止癢作用,且其作用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即主要作用于炎癥相關細胞,同時可促進皮膚膠原的合成和皮膚屏障的恢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因長期外用激素所致的皮膚屏障破壞[5]。
我們采用鹽酸左西替利嗪聯(lián)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在常規(guī)方法治療(包括口服抗組胺藥物、外用潤膚霜等)療效欠佳時值得推薦選用。吡美莫司乳膏外用過程中局部不良反應輕,發(fā)生較早,經(jīng)對癥處理后繼續(xù)外用吡美莫司乳膏未再出現(xiàn)類似不良反應,可在使用前向患者交代清楚,以增強患者的依從性。
[1] 顧恒.糖皮質依賴性皮炎的診斷和治療[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7,40(1):5-6.
[2] 唐志坤,趙穎.氟芬那酸丁酯軟膏聯(lián)合龍膽合劑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療效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6,35(3):187-188.
[3] 郝飛,鐘華.他克莫司軟膏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7,36(1):54-56.
[4] 潘煒華,溫海,劉曉剛.激素依賴性皮炎的臨床治療初步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5,19(9):541-543.
[5] Hultsch T,Kapp A,Spergel J.Immunomodulation and Safetyof 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J].Dermatology,2005,211:17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