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jì)卯,陳文榮,鄭永泉
(福建省國有來舟林業(yè)試驗場,福建 南平 353004)
雪松,又名香柏、喜馬拉雅雪松、喜馬拉雅杉。雪松為喬木,樹干端直高聳,側(cè)枝平展,枝葉濃密,樹冠尖塔形,樹姿優(yōu)美,挺拔蒼翠,是世界著名的觀賞樹種,在園林綠化中被廣泛應(yīng)用。雪松適宜溫暖濕潤氣候,以長江中下游一帶生長最好,在福建省閩北等地引種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在低洼積水或地下水位過高的地方生長不良,甚至死亡。可用種子或扦插繁殖,但因種源不足,主要采用扦插育苗方法。
扦插地點(diǎn)宜選擇在向陽通風(fēng)的地方。用磚砌成寬80 cm、高60 cm、長度因地制宜的扦插池,池底部先墊20 cm厚的鵝卵石,再鋪上30 cm厚的扦插土壤。扦插土壤為黃心土與河沙的混合料,比例為3∶2。于扦插前1周進(jìn)行消毒,在扦插土壤上澆灑1%~3%的硫酸亞鐵水溶液,每平方米用量3~4.5 kg;或用40%福爾馬林500 ml加水5~12 kg稀釋后噴灑,再用地膜覆蓋嚴(yán)密。
選擇生長健壯的3~10年生幼樹(1~2年生苗小,穗條少),剪取向陽的樹冠中下部1年生粗壯枝條,長20 cm,端部剪成馬耳形,基部剪去10 cm左右的針葉,目的是使插穗與扦插土壤緊密接觸。
除去插穗基部針葉后,每100條左右捆成1把,端部對齊,然后浸入配制好的500×10-6奈乙酸溶液中,快速浸泡3 s,浸泡深度2~3 cm為宜。隨浸隨插,不能久置不插。
福建省國有來舟林業(yè)試驗場于2007年、2008年連續(xù)2年對雪松進(jìn)行不同激素、不同濃度和不同處理時間的生根試驗,結(jié)果表明,應(yīng)用500×10-6奈乙酸快蘸法效果最好,2年平均扦插成活率達(dá)86.5%(見表 1)。
表1 不同激素、不同濃度和不同處理時間雪松的生根情況
雪松一年四季均可扦插,但以春季最佳,宜在驚蟄之后,春分之前扦插,成活率更高(見表2)。扦插時按株距5 cm、行距10 cm用小山鋤開溝,溝深10 cm左右,將穗條排在溝內(nèi)同一斜面上,再覆土,然后壓緊,注意穗條必須埋入土中一半深度。插后澆透水分,使插穗與插壤充分接觸。覆蓋地膜,減少水分蒸發(fā),提高地溫。
表2 不同時間扦插雪松的成活率
春季一般氣溫低雨水多,采用1.8 m長的小竹片弓成高30~40 cm的弧形,兩端插入扦插池兩側(cè),每間隔1.5 m插入1根竹片,然后蓋上地膜。晴天每日早晚各澆水一次,中午因氣溫較高,應(yīng)揭開扦插池兩端的地膜,讓其通風(fēng)。15 d后改為夜間覆蓋,白天不蓋,自清晨8~9時全部揭開地膜。覆蓋地膜能提高地溫、減少水分蒸發(fā),同時還可避免雨季降雨多浸爛苗木。
據(jù)觀察,雪松插后約2個月即可生根。在扦插1個月后就可以收起地膜,換上遮蔭網(wǎng),避免插穗在生根前日曬萎蔫。晴天應(yīng)每日早晚各澆水1次,澆水時揭開遮蔭網(wǎng),澆后重新覆蓋好,始終保持扦插池內(nèi)土壤濕潤,立秋后即可拆除遮蔭網(wǎng)。
待插穗新梢抽出即可施肥,以薄肥勤施為宜,每隔10~15 d噴施0.5%尿素水溶液1次,施后用清水洗苗,避免造成肥害;10月前停止施肥,避免苗木徒長。
雪松病蟲害較少,扦插苗常見病害有雪松疫病,癥狀為立枯,不倒伏。可用1‰高錳酸鉀或漂白粉水溶液澆苗,然后用清水洗苗,避免產(chǎn)生藥害;也可用9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澆灌,均可收到較好的效果。晴天中午要遮蔭,避免陽光直射,灼傷苗木。
[1]北京林學(xué)院.樹木學(xué) [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0,32~33.
[2]湖北省林業(yè)學(xué)校.造林學(xué) [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78,15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