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衍
若請來“童話大王”鄭淵潔,就不用再寫作業(yè)19年前,12歲的鄭正與校長打了這個賭,并獲得兌現(xiàn)。翻看他的履歷,一種不同才開始顯現(xiàn):小學,退學;初中,退學;高中,退學。
從小,沒人夸過他是好孩子。
1歲時。他往煮粥的鍋里偷偷撒尿:在幼兒園,他躲到門后面,把門“朝園長臉上推”;上了小學,他在老師的粉筆盒里放毛毛蟲,拔同學的自行車氣門芯,還用超大倍數(shù)的放大鏡燒螞蟻,引起一場火災。
然而,最讓大人們頭疼的,是他敢公然拒絕寫作業(yè)。他曾發(fā)明過一種由冰棒棍、橡皮筋組成的“作業(yè)器”??梢杂脕韸A著6支筆在橫格本上完成抄寫,后來,“作業(yè)器”在班里普及了,他卻不想再用了。
他被禁止參加春游,因為會影響“集體紀律”。他被罰站,一開始只在他搗亂的時候。后來,老師直接修改了上課的開場白:“起立。鄭正你出去,同學們好,我們開始上課?!?/p>
在轉入五一小學之前,鄭正曾在兩所小學讀書,都以被勸退告終。為了隨時“和老師談話”,他的母親甚至從北京四中辭職,調(diào)到他上過的第二所小學做英語老師。但鄭正還是失學了,因為,班主任的心臟病復發(fā)了。
真正擴大化的沖突發(fā)生在1991年,鄭正剛轉入五一小學,還不到兩個月。
一天,校長在班會上演講:“不寫作業(yè)就不會有好成績,沒有好成績以后就沒出息?!?/p>
“成績差的學生不一定沒出息,成績好的學生不一定有出息?!编嵳B手都沒舉。
“這話誰說的?”校長問。
“鄭淵潔說的。”鄭正把手按在正在偷看的《童話大王》上。
“鄭淵潔說的?那你把他請來啊。”校長抬高聲調(diào),“你把他請來,他要是真這么說,我就免你作業(yè)!”
鄭正沒吱聲,但剛一放學,他就迫不及待地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
結果,這個母親先去找了校長。“若能找來鄭淵潔,則執(zhí)行一個約定?!彼f,“鄭正哪門考試能上90分,他就可以不寫哪門作業(yè)。”
這聽起來像個奇怪的約定,但在老師們看來,這話從鄭正母親嘴里說出來,“一點都不怪”。
她從不打罵兒子。鄭正不想上學的時候,她甚至不會發(fā)怒,而是帶上小提琴,陪鄭正到公園的大樹下拉琴。然后用輪流撕花瓣的形式?jīng)Q定是否去上學,“誰撕到了最后一瓣聽誰的”,“誰也不許耍賴”。
為了幫兒子,這位母親托朋友找到當時還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任記者的崔永元,又通過他間接聯(lián)系上鄭淵潔。
深秋的一天,鄭正突然被老師叫到校門口。他一度有點害怕,“以前都是轟到班門口就完了”。
結果,他看見了鄭淵潔。鄭正成功地把鄭淵潔請到了他的學校。
從那以后,直到小學畢業(yè),鄭正果真再沒有寫過作業(yè)。
1993年,由于工作原因,母親要移民到美國。在機場,她與剛上初中的鄭正擊掌立約:照顧好自己,6年后來美國讀大學。
1995年,鄭正上高一,他經(jīng)常逃學,打工賺錢,然后花自己賺來的錢上網(wǎng)。
而那一年,互聯(lián)網(wǎng)剛剛進入中國。同年,他便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個人主頁。
在第一撥兒上網(wǎng)的發(fā)燒友里,鄭正曾遇見一個叫鄭華的男孩兒,他的個人主頁全是關于《童話大王》的東西,他倆便成了好友。后來鄭正才知道,鄭華是假名,鄭亞旗是真名,不愿用真名的原因是,他是鄭淵沽的兒子。
1999年,鄭正通過了托??荚?,赴美國求學。
在美國,除了互聯(lián)網(wǎng)知識,他還選擇了美術、攝影、演講等多門課程,他甚至和伙伴一起,參與過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糖制作,被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在中國,師傅會領著你進門修行。在這里,師傅只負責為你敞開很多扇門?!编嵳f。
畢業(yè)回國后,他曾就職于搜狐網(wǎng),入職不到一年,便被獵頭挖走,現(xiàn)在是一家著名網(wǎng)絡游戲公司的高級顧問。
2005年,在鄭亞旗的牽線下,鄭正又見到了崔永元和鄭淵潔。這次見面,留下了一張合影,一邊是崔永元,一邊是鄭淵潔,鄭,正站在中間,略顯緊張地看著鏡頭。這一年。他26歲。
近日,鄭淵潔在微博上回憶與鄭正的這段往事,引發(fā)眾多網(wǎng)友的關注。令很多人好奇的是,這個曾經(jīng)的問題男孩,如今長成了怎樣的青年?
“他從不打斷別人說話,非常有修養(yǎng)?!编崪Y潔說。
“我見的千萬富翁,億萬富翁不少,沒3分鐘就撐不住勁兒了?!贝抻涝哪廊?,“但這孩子絕對是一謙謙君子啊?!?/p>
當記者直接把問題拋給鄭正本人的時候,他則直言:“在工業(yè)化的教育流水線上,我承認自己是一個殘次品,但我慶幸,我是那個殘次品?!?/p>
而鄭正的母親并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
她只是告訴記者,兒子一年級的時候,她曾在書店看到過一本書,叫《窗前的小豆豆》,里面的主人公因為淘氣而被勒令退學,但最終,巴學園的小林校長收留了她,并愿意和她做朋友,后來,小豆豆成了一名善良的作家。
“在現(xiàn)實中,我找不到小林校長,只能自己去做那個小林校長?!边@位驕傲的母親說,“我永遠以我的兒子為榮?!?/p>
在3個小時的電話采訪中,這位旅居美國的母親用了很長時間回憶童年的鄭正。
鄭正喜歡藍色,喜歡各種賽車玩具,喜歡拉著媽媽一起看皮皮魯和魯西西的故事。
鄭正喜歡“做值日”,他甚至為了搶著掃地而跟別的小朋友“打了起來”。
鄭正還喜歡小動物,看到一只流浪貓被兩個大孩子“用繩子吊在樹上”,他居然不顧一切地“沖過去”。
鄭正只是不喜歡把手背在后面,不喜歡寫作業(yè)。
其實,他同樣不喜歡輟學。被轟回家的時候,他常會托著腮幫,怔怔地聽著隔壁校園傳出的廣播體操音樂;他還曾偷偷跑回學校,扒著門縫,望著小伙伴們上課的樣子。
電話中,這位母親興奮地回憶“打賭”的故事,她還記得,鄭淵潔演講后,鄭正居然主動寫了一篇回憶作文,樂呵呵地交到自己手中。
“鄭正說他最后悔的事,就是自己沒能進入禮堂聽演講。”記者說,試圖詢問她當時的心情。
“他沒有告訴過我啊,他沒有聽到演講?”電話那頭,這個60歲的母親,突然哭了。
原來她從來都不知道,19年前,當禮堂里的歡呼聲把“屋頂都掀起來”的時候,他的兒子。卻被老師要求站在屋外的寒風中。這個12歲的男孩,一手抹著自己流下的鼻涕,一手緊緊地攥著那本《童話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