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
一
探花嶺位于鳳凰山深處,幾百戶人家散布在山坡之上、古樹之間。據(jù)記載,探花嶺的首代居民是明末一位劉姓探花,他為躲避戰(zhàn)亂禍患,率家人仆從遷至深山,造屋墾田,繁衍生息。其后不斷有外姓遷來,逐漸形成村落,外人逐稱之為探花嶺。
因探花嶺山高路遠,交通不便,解放后,政府曾數(shù)次動員村民遷至山外居住。但故土難離,大多數(shù)村民選擇堅守在大山深處,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過日子。自然,窮是難免的,上面每次扶貧,探花嶺都當仁不讓成為重點。
這天中午,村主任劉德海接到鄉(xiāng)里通知,說省城一位姓趙的大老板要到探花嶺慰問扶貧,可能會捐一大筆錢。劉德海大喜,忙通知村民出門灑水掃街,夾道歡迎。
下午兩點,趙老板在鄉(xiāng)長的陪同下,出現(xiàn)在村口。劉德海手一揮,立刻,自半山腰處傳來“當——當——”的鐘聲。
趙老板面露驚訝之色,循聲看去,只見半山腰一棵蒼天古樹之上,懸掛著一口巨大的銅鐘。渾厚、悅耳的聲音在山谷間回蕩,一共響了18下,回聲悠揚,久久不散。
鄉(xiāng)長頗有些嫉妒地解釋說:“趙老板,這是探花嶺迎接貴客的方式,敲鐘18響,那是最高禮節(jié)了,當年我第一次來到探花嶺,只敲了9響呢?!?/p>
趙老板顯然很中意這種迎客方式,他看著村民們一張張熱情、樸實的臉,雙手合十,連連說:“謝謝,謝謝大家!”
歡迎儀式之后,劉德海陪著趙老板在村里轉(zhuǎn)了一圈,最后來到半山腰那棵參天的銀杏樹下。這棵銀杏已有四五百年的樹齡,遮天蔽日,其畔有三間破敗不堪的老房,房內(nèi)散坐著十幾個孩子,正在朗聲讀書。
劉德海介紹,這里以前是一座由村人集資修建的寺廟,曾住有僧人,晨鐘暮鼓,香火頗旺。不過最后一位主持被日寇所殺后,此廟就敗落下來。解放后,政府出錢修葺,改建成探花嶺小學,一直用到現(xiàn)在。
趙老板看著簡陋的教室以及教室里殘破的桌椅板凳,當場做出決定,表示要捐資在此重建一所小學。
劉德海又驚又喜,又有些不敢相信,這可不是一筆小錢啊。趙老板二話不說,當即開出一張支票,遞給劉德海,說先捐30萬,不夠的話我再加。
鄉(xiāng)長見劉德海捧著支票發(fā)愣,忙伸手捅了他一下:“還不趕快謝謝趙老板!”
劉德海這才相信是真的,搓著手語無倫次:“這、這……趙老板,您太慷慨了,花您這么多錢,讓我們該咋感謝您啊……”
還沒等趙老板說話,鄉(xiāng)長笑道:“老劉啊,趙老板可是開大公司的,做善事都是百萬成千萬地捐,這點錢毛毛雨啊?!?/p>
劉德海卻認真地說:“錢再多也是一分一厘辛辛苦苦賺的呀,我們可不能白受人恩惠,一定要表示一下感謝?!?/p>
鄉(xiāng)長眼珠子一轉(zhuǎn),說:“有了,趙老板喜歡收藏舊玩意兒,你祖上是探花,做過大官,肯定傳下不少瓶瓶罐罐,你去拿一件送給趙老板留作紀念不就行了嗎?”
劉德海搖頭,說這都幾百年了,祖上留下的東西早就損壞了,哪能留到現(xiàn)在?即便有,這些年也早被進山的文物販子給買走了,去哪里找這玩意兒啊?
趙老板聞聽,伸手指了指樹上的銅鐘,開玩笑道:“我看這口銅鐘倒是件文物,可惜太沉了,我拿不動。大叔,這鐘有幾百年歷史了吧?”
劉德海說:“那是,具體多少年我不知道,反正我聽我爺爺說,他小時候這鐘就掛在這里,當年打鬼子的時候,這口鐘還立過功呢。你看,鐘面坑坑洼洼,那就是鬼子用機槍打的。”
趙老板饒有興趣地問:“那你說說,它是怎么立功的?”
劉德海當即繪聲繪色地講了一段往事:抗日的時候,因為探花嶺地處深山,日寇鐵蹄難至,相對安全,當時就成了抗日聯(lián)軍的大后方,國共雙方的傷病員都在村里駐扎休養(yǎng)過。有一天夜里,鬼子接到情報,得知有一位國民黨高級軍官在探花嶺養(yǎng)傷,一隊鬼子就由漢奸引路,翻山越嶺悄悄靠近了探花嶺。幸虧走到此處時,被廟里的主持智能法師發(fā)現(xiàn)。智能法師見情況危急,轟然敲響了大鐘示警,傷病員和鄉(xiāng)親們聽到鐘聲后迅速轉(zhuǎn)移,這才避免一場大禍。鬼子惱怒之下,不但殺了智能法師,還把一股邪火發(fā)泄到這口大鐘上,架起機槍沖著大鐘就是一陣掃射,要不是因為掛得太高夠不著,這口鐘就被他們摘下來給砸了。
趙老板翹首看著銅鐘上的斑斑彈痕,感嘆說:“看來這口鐘真是你們探花嶺的寶貝啊,你們可要好好保護?!?/p>
劉德海慷慨地說:“趙老板如果喜歡它,盡管帶走好了?!?/p>
趙老板心中暗笑,心說這樣的古鐘并不稀奇罕見,即便真是文物,也不值多少錢,看這重量,沒有三百斤也有二百斤,千里迢迢運這口鐘回省城,還不夠運費的呢。但此話不好直說,當即一本正經(jīng)地道:“這可萬萬使不得。我剛才是開玩笑,君子不奪人所好,這口鐘還是掛在這里好,將來新學校建好,讓它繼續(xù)為孩子們服務,敲鐘上下課?!?/p>
二
趙老板回到省城后,忙于公司事務,很快就把這件事忘到腦后。
其實趙老板并非大富豪。他做的是服裝生意,產(chǎn)品主要是出口,辛苦經(jīng)營多年才把公司做成了規(guī)模。經(jīng)濟危機后,他也走了霉運,海外訂單寥寥無幾,生意一落千丈,公司舉步維艱。趙老板把這一切歸咎于自己運氣不好,這次他之所以慷慨解囊出資行善,乃是受人指點,說不破不立,有付出才能有回報,行善積德才能改變霉運。
但一切還是未能如他所愿。
自探花嶺回來后,他的生意不但不見起色,屋漏偏逢連夜雨,不久后,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掉了他的一個制衣車間,也燒掉了他最后的一線希望。如果再融不到資金,等待他的,只有破產(chǎn)一條路了。
趙老板焦頭爛額,當年生意火爆的時候,客戶盈門,他是應接不暇。如今也是人氣旺盛,他卻躲避不及了,因為來的都是追債討賬的。
距離上次去探花嶺大約半年,這天下午,趙老板剛打發(fā)走一個債主,還沒等喘口氣,秘書慌慌張張又來報告,說公司門口又來了幾個人,點名說要找您。趙老板說你就說我不在,千萬別讓他們進來。然后趕緊跑到隔壁房間躲了起來。
過了一陣,他聽到外面沒什么動靜,債主并沒有闖進來,就打電話給秘書,問人走了沒有。秘書說沒走,在門口守株待兔呢。
趙老板心想,這幾個討債的倒挺文明禮貌的,就走到窗戶前,將窗簾拉開一條縫,向大門口方向看去。只見門口停著一輛拖拉機,車斗里坐著幾個農(nóng)民打扮的漢子,中間還有一個挺大的木箱。
他心中狐疑,這幾個人他并不認識,不像是討債的,找自己干什么呢?就在這時,一個六七十歲的老頭出現(xiàn)在他的視線中。他心中一動,覺得似曾相識,仔細一想,猛地記起來,這老頭是探花嶺的村主任劉德海。他松了一口氣,隨即心又提起來,因為他想起來自己在探花嶺的承諾,說錢不夠的話自己會再捐,難道他是來要錢的?
他略一猶豫,喊來秘書,讓她出去把老漢領(lǐng)進來。
片刻后,劉德海隨秘書走進趙老板的辦公室,看到趙老板后,好奇地問:“趙老板,剛才那閨女說你不在,你啥時候回來了?我咋沒看見?”
趙老板裝作沒聽見,拉開抽屜,拿出一沓鈔票放在桌子上,約摸四五千塊錢,然后說:“大叔,是不是蓋學校的錢不夠了?實在不好意思,我現(xiàn)在手頭也有點緊,這點錢你先拿去用吧?!?/p>
劉德海忙擺手,連聲說:“不用、不用,上次那30萬已經(jīng)足夠,學校的房子已經(jīng)蓋好?!?/p>
趙老板奇怪地問:“那你來找我什么事?”
劉德海說:“趙老板,這次我來是專程給你送鐘來了?!?/p>
趙老板聞聽臉色就變,一股邪火沖上心頭,厲聲問:“送終?送什么終?我又沒死!”
劉德海忙不迭地說:“趙老板,你誤會了,我是給你送那口古鐘啊!你出錢給我們蓋了學校,我們?nèi)迦颂焯炷钅愕暮?,說你是我們村的大恩人,不能白花你那么多錢,禮尚往來,我們一定要表示。記得上次你說我們村那口鐘還不錯,這是我們唯一拿得出手的東西了,所以,大伙一合計,就讓我?guī)私o你把鐘送來了?!?/p>
趙老板立刻想到剛才看見的那個大箱子,心中不由涌上一股暖流,剛才那股邪火頓時煙消云散。他既驚訝又感動,這口鐘那么重,村民們居然將它摘下來,抬出山,又千里迢迢送到了省城。雖然“送鐘”音同“送終”,講究一些的人不會做這種事,但這些憨厚淳樸的老鄉(xiāng)們顯然不會想到這點,他們要表達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激之情。俗話說,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而他們千里送古鐘,禮重情更重??!
想到這里,趙老板心里熱乎乎的,忙說:“大叔,你們太客氣了。不過,這鐘我不能收,你們還是帶回去,學校還靠敲它上課下課呢?!?/p>
劉德海喜氣洋洋地說:“嘿嘿,用不上了,我們用你的錢給學校買了一個電鈴,可好用了?!?/p>
趙老板還想推辭,劉德海佯裝不快,說:“趙老板,你是不是嫌棄我們?反正鐘已經(jīng)拿來了,我們就卸在門口,你愛要不要。好了,不打攪你了,我們卸下鐘就走?!闭f完,轉(zhuǎn)身就往外走。
“等等……”趙老板趕緊起身追出去,打算留他們在省城住一天。劉德海不肯,說出來好幾天了,怕家里人著急。趙老板無奈,只得返身回到辦公室,取了桌上那沓錢,又追了出去……
三
轉(zhuǎn)眼又過了兩個月。
趙老板已到窮途末路的處境了。他千方百計借貸融資,卻依然無法讓公司走出困境。無奈之下,他使出最后一招,那就是變賣家產(chǎn),籌款做最后的一搏,希望能起死回生。
他先后賣了自己的別墅、汽車,仍然無濟于事。最后,他只好把目光投在自己珍藏的古玩、字畫上。他委托一家拍賣行全權(quán)代理此事。這家拍賣行非常負責,將他所有的收藏品登記、編號,請專家辨別真?zhèn)?、估價后,制作了精美的宣傳手冊,一一將要拍賣的收藏品羅列其上,然后四處散發(fā),并在各種媒體上發(fā)布拍賣廣告,廣為宣傳。
一個月后,拍賣如期舉行。
拍賣這天,趙老板沒有去現(xiàn)場,他將自己反鎖在辦公室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煙,心情極為悲觀、絕望,猶如籠中之困獸。因為,此時的他已對前途全無信心,按專家的估價,除去其中的假貨、贗品,即使所有收藏品都成功拍賣出去,所籌資金距公司兩千多萬的資金缺口仍相去甚遠。
此時他已別無他路,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時間在焦急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兩個小時后,忐忑不安的趙老板終于接到拍賣行經(jīng)理的電話。經(jīng)理說拍賣已經(jīng)結(jié)束,約一半藏品拍賣成功,不過都沒賣出高價,大多以起拍價成交。
趙老板焦急地打斷他:“你只要告訴我,一共賣了多少錢?”
對方報出數(shù)字:“286.5萬元。”
趙老板聽完,腿一軟,無力地癱坐在椅子上,心中嘆息:這點錢,無異于杯水車薪,夠干什么呢?
經(jīng)理頓了一頓,說:“不過,有一件藏品意料之外地賣了高價。”
趙老板有氣無力地問:“哪件?”
“就是那口古鐘,專家估價15000,結(jié)果有個買家出口就喊到了10萬。等一會兒,我會陪他去你那里搬這口鐘。”
趙老板也有些意外。這口古鐘因為太大、太過平凡,當初搬回家中后就一直將它隨隨便便放在院子中,妻子嫌它難看、礙事,還差點當廢銅賣給收破爛的,幸虧被他及時阻止。他也不是多么喜歡它,只是覺得這是探花嶺鄉(xiāng)親的一片情意,看到它就會想起探花嶺那些樸實的老鄉(xiāng),雖然不怎么值錢,留著做個紀念也好。后來別墅賣掉后,沒地方擱它,他就讓人把它搬到了公司大院。沒想到,那天拍賣行派人來公司跟他談拍賣事宜,臨走偶然發(fā)現(xiàn)這口古鐘,很感興趣,研究一番后,說怎么也值萬把塊錢吧,問他賣不賣,趙老板心想螞蚱腿也是肉,多1萬是1萬,就同意了。于是,拍賣行給古鐘照了相,也印到了宣傳手冊上。不過,由于它太沉重,拍賣這天并沒有帶到拍賣現(xiàn)場。
買家沒看到實物,居然就出了10萬塊的高價,的確有些出人意料。
趙老板問:“是什么人買的?”
經(jīng)理說:“買家是一個年輕人,家里好像很有錢?!?/p>
趙老板“嗯”了一聲,心說難怪,二世祖啊,肯定不太識貨。他驚訝一陣后,很快就平靜了。因為10萬塊跟1萬塊,此時對他來說,有什么區(qū)別呢?他需要的是上千萬啊!
其余的錢,該到哪里去籌呢?
趙老板絞盡腦汁,也再沒想出什么好辦法。他悲哀地想:我真的走投無路了,現(xiàn)在家已破,離人亡也差不遠了。
想到這里,趙老板苦笑一下,突然覺得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脫。剎那間,他想到了那口鐘,想到了給自己送鐘的劉德海,看來,他真是給自己送“終”來了。當時自己就該堅持不收下這口鐘,真的太不吉利了。
他正在胡思亂想,拍賣行的經(jīng)理領(lǐng)著古鐘的買家到了。
買家果然很年輕,三十歲出頭的樣子,相當精干。他操一口半生不熟的普通話,問趙老板:“你就是趙先生?”
趙老板點點頭,他感覺自己就是敗軍之將,也沒有心情跟他多說什么廢話,伸手指了指外面,說:“那口鐘就在外面,你們?nèi)ё甙??!?/p>
買家卻不著急出去,問:“趙先生,這口鐘你是怎么得來的,能詳細跟我說說嗎?”
趙老板心想,你買鐘就買鐘,問這些廢話干什么?他瞟了眼對方,略帶嘲諷地問:“我也想知道你為什么要花10萬塊買這口鐘,你認為它值10萬嗎?”
買家認真地說:“對別人來說它也許不值,但對我來說,它可不止值10萬,就是百萬、千萬也不為過。因為,沒有它,就不會有我們一家的現(xiàn)在,甚至不會有我?!?/p>
趙老板和拍賣行經(jīng)理面面相覷,如墮五里霧中,說得這么煞有介事,可能嗎?
買家知道他倆不信,笑了笑,說:“這口鐘曾救過我爺爺?shù)拿?,沒有它,我爺爺六十多年前就死在日本人手里了,那就不會有我爸爸,就更不會有我了。”
“六十多年前?”聽到這里,趙老板心中突然一激靈,他幾乎喊了起來,“我知道了,你爺爺當年曾到過探花嶺對不對?”
買家面色一喜,點點頭,問:“現(xiàn)在,你可以告訴我這口鐘是怎么得來的吧?”
趙老板不再隱瞞,就把自己去探花嶺行善,如何得到這口鐘的經(jīng)過說了一遍,順便還把從劉德??诶锫爜淼漠斈旰蜕星苗娛揪葌麊T的故事說了一遍。買家仔細地聽完,激動地說:“我爺爺就是當年日本人進山要抓的那個國民黨軍官。前些日子,他偶然在一本宣傳冊上看到這口鐘的相片,根據(jù)上面的彈痕,他認定這正是當年探花嶺的那口鐘,所以他特意打電話給我,讓我一定買下這口鐘?!?/p>
趙老板也是感慨萬分,這簡直太巧了!他忙問:“你爺爺現(xiàn)在在哪里?我想去看看他老人家?!?/p>
買家說:“他在臺灣?!比缓笊钌畹乜戳粟w老板一眼,語氣一轉(zhuǎn),問:“趙老板,探花嶺的村民送給你的紀念品,你為什么要賣掉呢?”
趙老板嘆口氣:“一言難盡啊……其實我也不想賣,可是,我實在走投無路了……”他就把自己的困境簡單說了說。
買家聽完,沉吟半晌,不動聲色地說:“你能不能把你公司的情況詳細寫份報告給我看看?還有,請你把公司的前景以及你的未來規(guī)劃也詳細寫一寫。”
趙老板心中一陣狂喜,像是黑暗中看到了一縷曙光。他不敢相信地問:“您……您是不是……有意投資?”
買家微微一笑:“這要等我看到報告后再說。不過,我覺得,探花嶺的村民肯把這口鐘送給你,起碼說明你不會是壞人。我這次來大陸,主要目的就是想找項目投資。如果你的公司有前景,我何樂不為,有什么理由不跟你合作呢?”
這簡直是喜從天降,趙老板高興得幾乎不能自持,他緊緊握住對方的手,說:“您放心吧,我向您保證,我的公司絕對有前途,缺的只是資金?!?/p>
買家打斷他的話,說:“不過,我還有一個條件。”
趙老板心一抖,緊張地看著對方,深恐是什么不平等條約。
對方說:“我想請你陪我去一趟探花嶺,順便把這口古鐘給送回去,同時完成我爺爺?shù)脑竿?,看望一下探花嶺的父老鄉(xiāng)親?!?/p>
當然沒問題!趙老板長舒一口氣,迫不及待地說:“咱們可以馬上就出發(fā)。我一定要去好好感謝那些可愛的鄉(xiāng)親們,他們送給了我這口鐘,也給我送來了一個救命的財神爺!”
(責編: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