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野
他8歲時用5元錢買下了太平天國時的錢幣——“太平通寶”,現(xiàn)在已升值至5萬元,而且還是絕世孤幣;他10歲起收藏考證古代盔甲,現(xiàn)已是此項研究的頂級專家;他12歲時破解了困擾中國考古界2000年的謎題“白金三品”和“魚腸劍”,成為中國最小的古董鑒賞家……
在古董鑒寶界,他頗像一座無人能夠探知的古墓,充滿懸疑與傳奇,這個孩子就是中國古董神童郝笛。如今,郝笛是全球數(shù)十家博物館的客座專家,北京大學(xué)最年輕的教授??墒牵@位老師眼中反應(yīng)遲鈍的孩子是怎樣成為蜚聲海內(nèi)外的收藏家的呢?
少年得志,
八九歲時就賺了17萬元
1985年3月26日,郝笛出生在天津市一戶普通人家。他父親是生意人,母親是醫(yī)生,和別的孩子比起來,郝笛的性格特別安靜。
郝笛4歲時,郝文敏夫婦下海經(jīng)商了。從此,郝笛一直和爺爺住在一起。郝笛的爺爺退休后沉浸在一生最大的愛好之中:鑒賞古董。郝笛從小耳濡目染,也對神秘的古董產(chǎn)生了興趣。
郝文敏始終惦記著兒子的教育,他?;厣蜿柡蛢鹤訄F聚。通過觀察,郝文敏發(fā)現(xiàn)兒子雖然沉默寡言得有點異乎尋常,但智商卻挺高。一次,郝文敏和一個生意伙伴談價,當(dāng)他使用茶幾邊的計算器時,郝笛居然在一旁準(zhǔn)確說出答案!
可幾天后,郝文敏卻發(fā)現(xiàn)兒子對讀書似乎沒什么興趣。郝笛5歲那年的一天,他帶郝笛去買菜,路過一個賣古董的攤子,郝笛興奮地跑過去擺弄起人家的古錢幣,就是不肯走。沒辦法,他只好將兒子暫時托付給擺攤?cè)?,自己去買菜。過后他卻忘了這件事,等回到家,郝文敏驚出一身冷汗——孩子丟了。存著一絲僥幸,郝文敏和老父親找到那個攤子。整整4個小時,郝笛竟然還盯著剛才那幾枚古錢幣!臨走前,攤主的話讓郝笛爺爺?shù)男囊粍樱骸昂煤门囵B(yǎng),這孩子說不定將來能成氣候!”
郝笛上小學(xué)后,班主任多次告訴郝文敏,郝笛反應(yīng)遲鈍,不愛寫作業(yè),不團結(jié)同學(xué)……郝文敏忍無可忍,他動手打了兒子。一天,老師打電話說郝笛在體育課上暈倒了。晚上,在郝文敏的追問下,郝笛這才從床下拿出一包東西,里面全是古董碎片和大大小小的古錢幣。他說,為了買這些東西,自己2年來都沒在學(xué)校吃早飯和午飯。郝文敏聽了非常驚愕!直到這一天,郝文敏才開始明白郝笛究竟是怎樣一個孩子。
大概就是從那時起,郝笛開始熱衷于古董。郝文敏還記得,郝笛8歲生日時只讓自己帶他去古董市場玩。那天,郝笛花5元錢買下了一個直徑15厘米的太平天國錢幣“太平通寶”。郝文敏萬萬沒料到這是枚孤幣,當(dāng)時的5元錢竟升值到了5萬元!可郝文敏覺得兒子只是瞎貓碰死老鼠。所以在10歲之前,幫助郝笛走入收藏之路的只有郝笛的爺爺。郝笛7歲時,曾看中了一把青銅劍。郝笛的爺爺花7000元和孫子一起買下了它。爺爺?shù)淖龇▽碌炎呷胧詹厥澜绠a(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因為收藏古董,不僅要有眼光,還要有膽量。這把青銅劍日后竟價值超過10萬!
郝文敏沒想到兒子搞古董收藏竟然比自己做生意還賺得快,他再也不敢將郝笛看作是年幼無知的小孩了。
百煉成鋼,
名震海內(nèi)外成富翁
其實很多時候,郝文敏希望兒子也像其他的孩子那樣蹦蹦跳跳的,可郝笛卻天天悶在古幣堆里。一天,郝文敏隨手拈起一個古幣問郝笛:“這是什么時候的錢幣?”郝笛看了一眼說:“是西漢早期的‘榆莢半兩錢,只有0.2毫米厚,是最薄的錢幣?!苯又?,郝文敏又拿起一個。郝笛馬上說:“這個是新疆的‘龜茲無紋錢,在兩漢之間,是目前最小的錢幣?!?/p>
郝文敏經(jīng)過觀察后覺得,兒子擅長研究古董,與其強迫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不如順其自然發(fā)揮他的特質(zhì)和長處!
從10歲起,郝笛開始收藏考證古代盔甲。上初中時,郝笛常逃課躲在家中或圖書館研讀考古和歷史書籍。這樣的刻苦,終于讓郝笛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12歲那年,天津出土了一些清朝的瓷片。由于郝笛在天津民間古董鑒賞界已小有名氣,有人讓郝笛來鑒定。郝笛到現(xiàn)場后,將瓷器碎片分成3堆說:“這堆是康熙年間的、這堆是雍正年間的,這堆是乾隆年間的,而這里可能是一個祭祀壇?!痹瓉恚碌言诂F(xiàn)場反復(fù)查看后推斷:“在石碑右上角有鑿痕,我肯定上面有‘大明年間的字樣,‘明是清朝最忌諱的字,凡帶‘明字的都要毀掉,當(dāng)時民工們翻修時發(fā)現(xiàn)了石碑肯定害怕,于是他們把‘明字鑿掉?!?/p>
專家們沒想到年僅12歲的郝笛,竟能結(jié)合歷史,鑒賞古董。直到這時,一些專家才開始相信郝笛認定的“白金三品”!原來,1994年,中國出土了一些 “外文鉛餅”的東西,上面“有似龍非龍似鳥非鳥的東西,下邊是外文”。郝笛看了圖片后認為這就是中國人找了幾百年的“白金三品”?!鞍捉鹑贰笔菨h武帝時期發(fā)行的錢幣,《史記?平準(zhǔn)書》《漢書?食貨志》記載得相當(dāng)詳細,包括重量、形狀、紋飾,但郝笛的判斷并沒得到認可。
郝笛認為,這是專家的失誤,因為研究“白金三品”的人都是研究古錢幣的,他們不認為龍的形狀是那樣的。直到郝笛準(zhǔn)確無誤地鑒定出這些清朝瓷器碎片后,專家才開始認真對待郝笛關(guān)于“白金三品”的推斷,直到2001年才被專家認定。
至此,天才少年郝笛破解了困擾中國古董界多年的謎題“白金三品”和“魚腸劍”,這也初步確立了他在中國古董界的地位。郝笛13時,成為中國文博學(xué)會專業(yè)委員會年齡最小的會員;他的藏品價值過億,是中國古錢幣、古銅鏡、古兵器戈最大的收藏鑒賞家;而他從10歲就開始感興趣的古盔甲研究,現(xiàn)在已讓他成為國內(nèi)外此項研究的頂級專家!
記者采訪他時問:“你憑什么鑒定這些古董的真?zhèn)??”郝笛說:“老的東西都有神韻?!薄澳鞘裁词琼??”記者追問。郝笛回答說:“是一種感覺,您說,上千年的古董能沒神韻嗎?”郝笛的回答讓滿座失笑。然而,郝笛就是憑著這種直覺,在神秘的古董世界享受著古老的美麗和神韻。他保持著這樣的習(xí)慣:幾個小時地把玩一件文物,好像在與它們進行心靈的溝通。
郝笛成名后,各大電視臺接踵而至。郝文敏覺得,不應(yīng)該讓孩子過早沾染名利,他推掉電視臺的訪談。帶著郝笛到河北、山東、陜西、甘肅等地、帶著課題去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2001年11月30日,天津紅橋區(qū)復(fù)興路工地文物發(fā)掘現(xiàn)場,十幾名考古專家仔細端詳著一塊剛出土的鐵疙瘩,沒有人能說明白它的來龍去脈。人們請郝笛去看看,他慎重查看良久后說:“這是清咸豐年間福建寶福局鑄造的鐵錢?!庇腥朔瘩g他說:“那時都是銅錢,哪來的鐵錢!”郝笛說:“再往下挖,應(yīng)該還會有炮彈。”10分鐘后,人們果然挖出一顆直徑4厘米的鐵炮彈。一些不知情的人這才知道他就是已名震大半個中國的天才考古少年郝笛,后來天津的許多大型考古挖掘現(xiàn)場都邀請他到場。
郝笛出名后,一名新華社記者在專訪中使用了“神童”等字眼。有人將信將疑:一個小孩子,既沒專業(yè)學(xué)歷也沒有可炫耀的家底,更沒師傳,怎么可能成為考古名家?安徽電視臺一名記者首先“發(fā)難”,都說郝笛的古錢幣藏品有十幾萬枚,他要親自登門弄清真相。結(jié)果,這名記者在郝笛家足足數(shù)了一天一夜,終于弄清了準(zhǔn)確數(shù)字:郝笛的收藏涵蓋了中國歷朝歷代的錢幣,共167800枚,古兵器、青銅劍3000多把,盔甲10多副……
反偽斗士司馬南也帶著專家找到16歲的郝笛,從高古玉到瓷器到盔甲到陶器,郝笛講得專家時而連連點頭時而輕輕搖頭:“這個,我們還沒有涉足過……”
臨了,司馬南拉著郝笛的手說:“你讓我理解了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句老話!”這時,旁邊一位老者哈哈大笑起來。他就是天津老作家、收藏家王鵬先生,他住在郝笛家樓上。王鵬說:“郝笛7歲那年,我的老師帶來幾本收藏冊,里面有3000多枚古幣。3分多鐘,郝笛合上錢冊說‘有7枚不對,是仿的。我老師驚得目瞪口呆,那7枚一般學(xué)者拿放大鏡都鑒定不準(zhǔn)的仿品,是我老師故意夾進去試探郝笛的。這孩子,早就是神童了!”
郝笛19歲時,他已收藏各類文物達15萬件,其中兵器2000余件,銅鏡7000余面,成為中國史上罕見的古董收藏天才!除此,郝笛還是全球數(shù)十家博物館最資深和權(quán)威的客座專家了,一件文物只要郝笛看過了,沒有人再懷疑它的真?zhèn)魏蛢r值。
倔強不屈
鑒寶路上刀光劍影
郝笛之所以在文物圈聲名鵲起,除了功夫深、眼力準(zhǔn)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不為金錢所動的行為準(zhǔn)則: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他因此得罪了圈里很多人。但郝笛卻始終堅持自己的做人原則:生活儉樸,幫助他人。21歲時,郝笛已有了“中國古董第一大家”的美譽,他也是第一個敢用照片來鑒寶的人。2005年,蘇北山區(qū)一個農(nóng)民在自家院里打井時挖出了一個銅盒。郝笛看到照片后立刻認出,那是只有記載沒見實物的古董。出現(xiàn)于秦始皇與秦二世之間,是中國統(tǒng)一文字和度量衡后使用的衡器,其價值非同一般。郝笛在電話里對那個農(nóng)民說:“你的寶貝太珍貴了?!辈幻髟暮挛拿粽f:“既然這么好,要不咱就把它買過來得了?!焙碌褔?yán)肅地對父親說:“這是國家文物!”
2006年,一對下崗夫妻拿著傳家寶找到郝笛,他們的孩子上大學(xué)得10萬元,他想請他看一眼“寶貝”。郝笛看后將東西分成三堆,指著單獨的一件說:“這個現(xiàn)在價值35萬,如果愿意等一等,價格應(yīng)該還能上去。其他兩堆不值錢,每堆價值5萬。”送走客人后,郝文敏問:“剛才怎么不先買下來?一轉(zhuǎn)手可就是幾十萬呀!”郝笛回答:“這是人家急用的錢,我永遠也不會掙。”
從港臺到內(nèi)地一大批企業(yè)家、大腕等買家都以郝笛的鑒定作為是否收購的標(biāo)準(zhǔn)。郝笛信奉——文物不說假話,因此他也不能說假話,他是鑒寶界有名的“鐵包公”,這使他在圈子里既讓人愛又遭人恨,在淘寶路上,他也經(jīng)歷過刀光劍影。
2008年初,應(yīng)一個大人物的邀請,郝文敏父子乘上了開往西北的列車。凌晨2點,一個光頭大漢拍醒了郝文敏把他帶到軟臥席,里面還坐著4個面露兇光的大漢。一個年長的家伙說:“我們哥幾個已經(jīng)被你兒子郝笛逼得快吃不上飯了,這次務(wù)必請他抬抬手,這個是我們的一點意思?!焙诖髠€指指地上一個大塑料袋。郝文敏嚇得直發(fā)抖,他返回車廂推醒兒子。郝笛說:“堅決不行。”來回幾趟后,光頭急了:“如果他答應(yīng),這次交易的7位數(shù)全給他。我們好交差,也能留下你們郝家人的性命?!焙碌崖犃?,還是那句話:“這批貨我不去看了。” 不看,意味著郝笛不介入此次交易,讓買賣雙方自行解決。買方要是聰明,自然明白其中必有隱情。至于郝笛,也不會因為“打眼”而壞了名聲。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實在沒有比“不看”更好的選擇了。
郝笛用這種智慧的方式化解了一場危機!事情過后,郝文敏父子一想到驚險的一幕,仍余悸猶存,心潮難平……
這就是郝笛,中國的古董鑒賞天才!發(fā)生在他身上的傳奇經(jīng)歷數(shù)不盡。如今的郝笛,身高1米85,身價過億!是全球多個博物館最權(quán)威的專家,北京大學(xué)最年輕的教授。
多年來,郝笛一直保持著極簡的生活方式。外人或許不相信,為了省錢,郝笛簡樸得近乎慳吝。從13開始,郝笛就通宵達旦地研究古董,他早已習(xí)慣了自己沒有床的房間。累了,就睡著沙發(fā)上。郝文敏的父母說,郝笛不知有多少年沒在床上睡過覺了。為了能擠出更多的時間研究古董,他一再壓縮自己的睡眠時間,從每天五六個小時,壓至現(xiàn)在的三四個小時。
在生活上,郝笛是異乎尋常地節(jié)儉。郝文敏曾給他20元錢讓他買雙鞋,他花3元錢在地攤上買回兩只型號不同的鞋,左腳44碼,右腳43碼,那雙鞋他一穿就是好幾年。當(dāng)記者問他的錢平常怎么花時,郝笛迪指著桌上的6枚古錢對記者說,那是他剛從一個日本漢學(xué)家手中收購來的,花了360萬元人民幣。而他的午餐只是兩個包子。郝笛認為生活越簡單越好,只有生活簡單了才能省出更多的錢和精力,做復(fù)雜的鑒賞古董的工作。
這就是郝笛,一個深居簡出,卻有著極不平凡經(jīng)歷的神童。郝笛今天的成就,不僅來自于他父親郝文敏懂得對孩子的特殊才能因勢利導(dǎo),不以世俗的標(biāo)準(zhǔn)要求孩子。更重要的是,郝笛自身勤奮好學(xué),刻苦鉆研,始終如一地堅持理想,并沒有在年少時被名利和榮譽所迷惑,依舊能保持一顆清澈的心!
槐嗉 征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