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炎
日本著名文化學者岸根卓郎在《文明論——文明興衰的法則》一書中說:“放棄母語,是通向文明毀滅的捷徑?!?/p>
日本人益川敏英在大學讀書的時候,英語成績是全年級最差的,無論他怎么努力,都提不起學習英語的興趣。他去問自己最信任的教授,教授回答:“英語不好,就無法和外國學者進行學術交流;英語不好,有許多新知識你就無法領會;英語不好……”于是,他有些絕望了。一天,益川敏英來到餐館,剛坐下,就有一只猴子飛快地跑過來,把一瓶酒和一個杯子在他面前擺好。這只穿著格子襯衣的猴子“侍應生”在餐館里麻利地穿梭,手腳并用,令他非常好奇。老板解釋說:“人也好,動物也好,總有一項能力勝過其他同類。只要你尋找到了,并不斷地挖掘它,訓練它,持之以恒,就有成果?,F(xiàn)在,歐洲的豬不是也能排雷了嗎?”益川敏英忽然覺得,英語學得不好不那么可怕了,重要的是自己得把物理學學好。
大學畢業(yè)后,益川敏英留在了名古屋大學進行物理學研究,后來又去了京都產業(yè)大學進行自發(fā)對稱性破缺的研究,憑著“六元模型”實驗的成功獲得了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繼40年前川端康成之后,又一位用日語發(fā)表演講的獲獎者。會后有記者問他:“您打算學英語嗎?”老先生回答得特別干脆:“不學!”
(明一摘自《科學中國人》201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