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平
村旁有棵孤榆樹。
這榆樹,至少有一兩百年的歷史了。東院老頭說:他爺爺?shù)臓敔斝〉臅r候,就看見這棵榆樹長在那兒。其實不用人來論證,單看孤榆樹那老邁的軀干,吃力挺起的枝椏,就可以斷定這棵樹的確很古老了。
以前,孤榆樹一直靜靜地長在那里,人們看它,就像看慣了一座山,一塊石頭,也沒有覺得有什么特別之處。本來嘛,在北方的原野上,孤獨生長的老榆樹隨處可見。但是突然有一天,孤榆樹卻搖身一變,成了人人頂禮膜拜的樹仙。
事情的經(jīng)過其實很簡單,就是村上劉二家的多年不孕,到處看病吃藥都不見效果。這天她在萬般無奈之際,忽然想起了村旁的孤榆樹,心想這樹既然這么大的年歲,總應該有些靈氣吧。于是在一個晚上,她備了香燭,一個人悄悄跑到樹下去焚香禱告。劉二家的后來說:她拜著拜著,忽覺一陣清風掠過,她親眼看見從樹洞里走出一個綠胡子老頭。這老頭在她的頭上輕輕拍了兩下,她一陣眩暈?;厝ゲ痪?,就發(fā)現(xiàn)自己有了身孕。
其實真實的情況并不是這樣。真實的情況是:劉二家的被歹人瞄上了,她在樹下遭到了強暴。她弄不清那人是誰,這種事情又不好張揚,她只好吃了啞巴虧。不想歪打正著,她居然懷上了孩子。為了掩蓋不大光彩的事實真相,她就編造出了那個神話。
誰也沒想到神話的力量會有那么強大,再加上人們不斷加工,添枝加葉,孤榆樹成仙的消息就像長上了翅膀,霎時傳遍了十里八鄉(xiāng)。先是一些不孕夫妻前來燒香磕頭,隨后各種病人也來樹下跪拜求治。不知是誰第一個在樹上掛起了紅布條,幾天工夫,孤榆樹上便掛滿了大大小小的紅布條,這使老樹顯得越發(fā)神秘。各種應驗故事也在不斷產(chǎn)生,孤榆樹一時間成了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來朝拜孤榆樹的人越來越多了。不僅鄉(xiāng)下人從四面八方趕來,甚至連城里人也開著小汽車趕來了。每天,孤榆樹下都是人頭攢動,燒香騰起的煙霧遠遠一看就像著起了大火。眼看事情越鬧越大,縣鄉(xiāng)村三級政府開始緊急研究對策。有人主張立即派公安出面干預,有人卻說萬萬不可;還有人則高瞻遠矚地說:為什么不可以因勢利導,把這事變成一個發(fā)展鄉(xiāng)村經(jīng)濟的契機呢。他們提出,可以考慮在孤榆樹旁蓋上一座樹仙廟嘛。既然幾種意見爭執(zhí)不下,最好的辦法就是等一等再說。無人干預,孤榆樹下更是人山人海。
早有村上的精明人,乘機在榆樹旁搭了簡易棚子開起了飯店,還有人開起了家庭旅館,另外賣香燭的、賣小吃的、賣土特產(chǎn)的也應運而生,孤榆樹下很快形成了一個熱鬧的小集市。政府部門受到鼓舞,竟然真的開始論證項目,準備開發(fā)“孤榆樹旅游經(jīng)濟”。
這邊,拜樹活動還在不斷掀起高潮。又不知是誰先發(fā)明的,說是樹下的老土就是靈藥,于是人們便開始在樹下瘋狂取土。從用手挖到用鍬挖,甚至還有人上前去摳老樹的皮,說這更是仙丹妙藥。沒幾天光景,孤榆樹已是傷痕累累,樹下一片狼藉。
村里一看著了急,連忙派人設起了警戒線,規(guī)定求仙的人只能在5米以外進行。但仍有膽大的,乘月黑風高前來盜取仙土仙皮。
好歹秋天過去了,冬天過去了,到了春天,據(jù)說修建樹仙廟的計劃已經(jīng)緊鑼密鼓地進入了實施階段。
但是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在萬物爭春、百花盛開的時候,孤榆樹卻仍在那里沉默地站著,沒發(fā)一枝新芽,也沒放一片綠葉。大家上前仔細查看,都嘆氣,原來榆樹的軀干和所有枝條都已干枯腐爛。
樹仙死了。
選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