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萬祥
小昭是個十歲的男孩。他爸爸是個做生意的。有一次出去兩年還沒回來。但每過一段時間,小昭和媽媽就會收到爸爸從南方一座城市某條路的七十三號寄來的信。后來小昭問媽媽:“爸爸為什么過年也不回來?”媽媽說:“爸爸這兩年的生意剛起步,肯定很忙,等忙完這陣子他就回來了。你給他回封信吧?!?/p>
于是小昭趴在桌子上開始寫信。他寫完了信,再寫信封,寫上某某市某某路七十三號,再貼上郵票,封了口,讓媽媽寄出去。
就這樣,小昭和爸爸通起了信。
小昭很喜歡看爸爸的回信。在一封信中,爸爸提到了他所住的七十三號。說那是一幢大的老式房子,他住在那幢房子的四樓。房間里鋪著拋光的松木地板,米黃色的窗簾從天花板一直垂到了地上。早晨,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能聽到附近教堂里傳來的隱隱約約的福音。下雨的夜晚,站在陽臺上往下望,就能看見拖著尾光的小汽車在流光溢彩的街道上像忙碌的甲殼蟲一樣來往穿梭。
在另一封信里,爸爸則寫到了他樓下的花園:從街道進入七十三號,是一條碎石鋪成的小路,小路的兩邊用鐵柵欄圍著小小的花園,花園里有一種叫不出名的花,像碗口一樣大,會在晚上悄悄開放,剛開時淺紅色,但顏色越來越深,每天變七次。還有一種張開五只角的鮮紅小花,喜歡沿著柵欄生長,它的葉子細碎而墨綠,淡青色的觸須在白天使勁地打著卷兒,一到晚上卻爬得老高……
市中心七十三號那些美麗的鮮花足足在小昭心里開了幾個月。小昭想,放了假我一定要到爸爸那里玩去,去那里親眼看一看。
小昭想爸爸了。
可每次小昭對媽媽說起這事,媽媽就重復那幾句話說:“爸爸做生意非常辛苦,一定不愿意我們?nèi)ゴ驍_他?!泵看涡≌讯贾缓么蛳铑^。
爸爸常常給小昭寄東西回來。小昭的書包里裝著爸爸買的文具盒,身上穿著爸爸買的運動衫。他很愿意把爸爸給他買的零食和同學們分享,也愿意和他們說起那個七十三號。但說多了,同學們就問小昭:“你去過七十三號嗎?”小昭一下子語塞了,說:“我……我當然要去的?!?/p>
想去看爸爸的念頭又在小昭心里打鼓了,這回比任何一次都強烈。
小昭的計劃是在那年夏天實施的。學校舉行為期五天的夏令營時,小昭揣著媽媽給他在夏令營用的一百塊錢去了火車站,用二十三塊錢買了一張通往爸爸所在城市的火車票。
小昭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才到了目的地。一下車,人流就把他淹沒了。這是小昭第一回一個人出遠門,而且是去大城市。他想,我不能慌,要鎮(zhèn)定。他問了一個擺攤的女人:“你知道去某某路怎么走嗎?”那個女人說:“某某路?好像很遠,到郊區(qū)去了?!毙≌严?,她一定是弄錯了,我爸說某某路在市中心,怎么會在郊區(qū)呢?小昭又問了一個民警、一個中年男人、一個老頭,還有三個比小昭大幾歲的學生。這些人都告訴小昭,那條路在郊區(qū)。小昭奇怪了,爸爸為什么要騙自己呢?
人家還告訴小昭,去那里要轉(zhuǎn)很多路公交車,不過有錢也可以打的,那就方便多了。小昭知道打的要花錢,不過一想只要找到爸爸,什么問題都解決了,就真的打了個的。但那位司機問明小昭要去的地方又不走了。他說:“那里太偏了,真要去得加錢。要不只能載你到岔路口。”小昭算了算錢,說:“那就到岔路口吧?!?/p>
在岔路口下車后,小昭看見了幾座低矮的平房,房子旁邊還有好些菜地,路上的人和車子都很少,知道真的到郊區(qū)來了。他又找人問:“某某路怎么走的?”被問的人往西指了指。可是小昭走了半個小時,還沒到,他只好又去問了,人家還是往西指了指,小昭越走越覺得不對勁兒,那天小昭一直向西走了近兩個小時,才見到某某路的牌子孤零零臟兮兮地立在一個垃圾堆旁。又走了好一會兒,才看見一個門牌上寫著一百零七,小昭沿著這個號碼往下走,一直走到了路的盡頭,七十三號終于出現(xiàn)在小昭眼前。
但是小昭沒有看見鮮花盛開的花園,也沒有看見帶米黃色的窗簾的窗戶。那里的房子,甚至沒有陽臺。
眼前的景象讓小昭驚呆了!
那天小昭轉(zhuǎn)身就離開了那里,后來在一個好心人的幫助下回到了家。到家時,是夏令營的第三天,媽媽還以為小昭提前從夏令營回來了。關于這一次的秘密出行,小昭后來一句話也沒有提起。
小昭還是像以前一樣和爸爸通信。小昭說我的同學們也都知道七十三號了,都知道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爸爸則在半年后的一封信里告訴小昭,因為生意好轉(zhuǎn),他已經(jīng)不那么忙了,所以在春節(jié)以前會回家。
爸爸回家的那天,小昭和媽媽去車站接他。爸爸比以前瘦多了,頭上戴了頂帽子,但他一出站,還是被小昭一眼認出來了。小昭瘋跑過去,緊緊抱住了爸爸。
十九年過去了,小昭依然記得爸爸信中的話,“從街道進入七十三號,是一條碎石鋪成的小路,小路的兩邊用鐵柵欄圍著小小的花園……”
爸爸用他的想像構筑起來的那座花園,現(xiàn)在仍在小昭心中鮮花盛開。
如果你問十九年前的那個夏天小昭看見了什么,現(xiàn)在他大概可以心平氣和地告訴你了──那天小昭在七十三號看見的,是一座戒備森嚴的監(jiān)獄。
選自《短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