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關(guān)乎舍棄。
一個人整理書臺。
將一摞厚實的文件、本子和書都搬至地板上,一冊冊攤開,一頁頁尋去,分門別類地歸統(tǒng),而將那些舊時不舍丟棄而今日已是多余的紙頁歸并在一起,準備棄掉,像清理櫥柜上的灰塵。紙頁上零落的文字筆墨,再看時微略著陌生。而也知定是那時心緒,瑣碎著彼時花開蔥蘢的隨意與完美。而于此時靜默審視之間,卻顯得疏落而索然。
如若記憶虛掩,影照著一扇門之內(nèi)隱約的微光。我素以封藏與不舍作賭注,只為抵達一個人的風起云涌抑或水色滟瀲。而我素不曾懂得舍棄,也因之不曾兌現(xiàn)一段溫暖的成全。因而有藕斷絲連的繁復與混亂,一切簡約清朗皆不在掌控之中。
原來,那些本不歸屬于己卻血肉相待的深情再是不舍,依舊需割舍與剔除,有些記憶再是豐盛,依舊需要在美好抑或疼痛之后果敢清零。諸如記憶里少年的心事。諸如瑣細在光陰深處的婉轉(zhuǎn)韶光。諸如那些走走停停里月白風清的端然與鄭重。
因之一去不返,便徒生出無限留戀。而你郁郁寡歡于舊日闌珊里,也不過是獨對一彎涼月,半盞風煙。也唯有斷然轉(zhuǎn)身,宛若沉墜于煙塵之外的一聲嘆息,關(guān)乎舍棄,關(guān)乎一段山光水月里的滟瀲成全……
無語。傾盡流光。
心事恬然,越來越忌諱言語喧嘩。
并非緘口無言全是克制,只是更替了與塵世切近的姿勢。更愿意用眼睛接納與認知周遭賦予的凌厲抑或安暖,輾轉(zhuǎn)于歲月流光之外,沉浸于血肉豐盛之間,以清默樸拙予之婉轉(zhuǎn)暗合,然后訴諸于文字。
那日,被友拉去參加一個聚會。因素不喜歡熱鬧流光,此間氛圍便更多了生疏感,觥籌交錯之間,亦是也想迎合閃轉(zhuǎn)流光的言語,以彌合與之漸次隔膜的疏離感,卻總是三言兩語之后,便無法掌控局勢,更顯木訥尷尬。心下太多的索然無味。覺自己不過是餐局上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又不忍。
酒。傾盡。言歡豐盛杯盤瑣碎。而終覺自己不過局外之人,也只有不斷以蚌的姿勢,封藏內(nèi)心的百轉(zhuǎn)千回和層疊暗轉(zhuǎn)的記憶。
原來,依舊執(zhí)念一個人的沉默與婉轉(zhuǎn),依舊喜歡用文字印證一些光陰,依舊以心底的厚重面對塵埃深處歸屬于記憶的月光與陰影。不過是意欲抵達內(nèi)心清寧而必經(jīng)的熱鬧與繁盛,不過是水靜風平之前承轉(zhuǎn)的花謝花紅。
文字之后,友留下的三言兩語,也都淡然于微笑里,也都逐一細細閱讀并心懷鄭重,卻并不佐以文字回復。始知,言語有時并不重要,若心意相通,沉默也是腕上微微閃亮卻不失溫潤的串珠,無語無言也定是知悉那此起彼伏在文字背后的虛設(shè)與赤誠……
七月。與一些記憶迎面??v交錯在不同的光陰日月,亦能感知心下無可點染的清凈與堅定。始知,恬然于文字,曲徑通幽亦好,輾轉(zhuǎn)迂回也罷,終是殊途同歸。于寡言肅穆之后,也終將抵達此間路途里豐饒寂靜的花好月圓……
潔凈。唯有封藏。
喜歡買本子。有柔韌的紙張,微微泛黃的色澤,封面上常有素凈疏落的插畫。并非清晰端然的勾勒,更像一種模糊繾綣于靈魂深處的意象,它的形跡與氣味完全取決藏匿于眼光深處的鐘愛與牽引。
一種近乎目的不明的收集。不付之褒貶,不投之情感豐盛。只將喜歡隱忍于諱莫如深的微笑。越過層疊于歲月深處的挑剔與苛責,終安于此并與之沉默相對。近乎于一種審視,有不動聲色的周正與疏落。
遇見。買下。
并無半分遲疑。
初時,只為隨意付之文字切近與貼合。以致不必于隨手拈來的紙張上恣意瑣記又錯失洪荒。卻因之深切喜歡,終不忍讓零亂繁蕪的筆跡擾了這清寧與潔凈,像心底那一隅滟瀲與柔軟,不碰觸,不切近,甘愿持了瑣細的鄭重,疏落心底因喜歡而急切抵達的真象。于是束之高閣,像一種心下潔凈的封藏,日日眼光滑過,手指輕起,甘愿讓她保持清默而素凈的底色。
原來,有些清越與美好更適合隱于心底,有些潔凈只適合封藏于淡白的記憶。
遇見。歸塵歸土。
人不該是寂寞的。這塵世的姹紫嫣紅深處,終會有一個人與你肝膽相映,于晨昏日月里與你靜默相待,如若另一個自己。你寂寞只因未被認知與尋向,且終無法與之并蒂生成塵念里恣意的飛短流長。
生而為人,定是充滿了微細抑或盛大的缺陷。而認知與瑣尋的過程,如若漫漫沙漠里無望的行走。因之蒼茫微渺,也便心生惶惑與畏懼。
而不偏不倚幸好遇見,自是得之珍貴,便心生仰止與分寸。如若年少夜行時母親溫暖的暗示,那端然于肩際微明的燈盞,你不敢回頭觀望,是因了怕呼吸的急迫吹熄了心底微明輾轉(zhuǎn)的愿望。那是內(nèi)心渴望與執(zhí)念的征兆,因怕失去與泯滅,而甘愿沉湎于靜若處子的端然等待之中。
卻不知,在這等待的漫長寂靜里,你便慢慢失了尋將下去的沖動與欲求,心底漸次生出麻木,如若漸次褪去繁華的秋,那一種看似的安靜與持重,那一種貌似平緩的水靜風平,日漸成為一種習慣,如若海水退去,靈魂漸次消匿于光陰縱深里,微略于塵土。
(選自時光住處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