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怡靜
每年畢業(yè)季節(jié)來臨。美國大學再度展開搶人大戰(zhàn),爭相邀請政要與名人到較,為畢業(yè)生致詞。
今年,總統(tǒng)奧巴馬預計要講3場,第一夫人米歇爾更連趕4場。不過,最受備方矚目的,卻是兩位奧斯卡影帝:丹澤爾·華盛頓在兒子就讀的賓州大學致詞;湯姆·漢克斯在耶魯大學畢業(yè)典禮前夕的活動日(ClassDav),發(fā)表演說。
54歲的湯媚·漢殼斯有備而來。脫口秀式的搞笑臺詞,讓全場1.6萬多名觀眾笑聲不斷。面對恐懼與信心兩膠力量的拔河,他告訴,畢業(yè)生,永遠要朝信心的方向移動……
我猜很多人一定相信,昨天(5月21日)晚上是世界末日。就算末日沒有應驗,但搞不好還是近在各位的眼前。因為我今天竟然在耶魯現(xiàn)身,簡直有如在末日前夕,來了個“天啟四騎士”,不曉得要帶來什么禍害!(全場大笑)
今天是你們的大日子,我拜托大家,千萬不要把手上的電子裝置關掉。請把你們的iPhone、iPad、Android手機和黑莓機等,通通都打開,也歡迎錄音、拍照、傳短信。等我講完以后,你們還可以去看推特和臉書上面的貼文,看我有什么“嘉言”被轉(zhuǎn)述。
我看,干脆就把我正在講的話“推”出去吧,讓你的朋友知道你此刻在哪里?;蛘撸盐业难菡f影片配上音樂,加幾個好笑的插畫,放到網(wǎng)絡上,如果能吸引網(wǎng)友爭相點閱,那么,你就會像那只玩紙袋的貓、那兩個用達達達對話的雙胞胎小兒一樣,瞬間暴紅。嘿,你甚至可以成為下個徐山姆!(按:Sam Tsui,耶魯亞裔學生,在去年利用分鏡軟件,拍攝自己和5個分身合唱邁克爾·杰克遜歌曲的短片,因而大受歡迎。)
這就是現(xiàn)代的美麗新世界,也正是你們即將接手、繼承的世界。無論你喜不喜歡,時候已經(jīng)到了。這個世界的未來發(fā)展,就取決于你們要怎么做,因為你們念了耶魯名校,你們是被選定接受重任的一群,現(xiàn)在輪到你們接下挑戰(zhàn)。
世界愈來愈好,也愈來愈糟
今天的場合,照例該說些反省時局、勉勵各位努力讓世界變更好的場面話。似乎總要強調(diào)這世界每況愈下,一代不如一代。其實,跟30年、18年或4年前比起來:我并不覺得今天的世界變得更糟,只是,也沒有變得更好?;蛟S應該說,世界變得愈來愈好,但也同時愈來愈糟。
人類就是這樣,既進步又倒退。10年前,正當我們汲汲營營于人生大小事的時候,發(fā)生了9.11;1991年,正當各種新興行業(yè)創(chuàng)造出大筆財富,美國經(jīng)濟卻陷入了衰退;1981年,我當上了電視影集的主角,但影集卻在來年停播;1971年,彩色電視機逐漸普及,但美國人從電視看到的,卻是美軍陷入越戰(zhàn)……
2011年的今天也是這樣:我們有各種阿絡通訊科技,可以在地球另一端掀起革命,但也可以在國內(nèi)制造出充滿仇恨的各種團體;三餐不繼的美國人愈來愈少,卻有一半的人口過胖;20世紀的美國早已不再對外發(fā)動戰(zhàn)爭,但跨入新世紀11年來,我們的軍隊卻卷入了好幾場戰(zhàn)事。
話說回來,新時代還是帶來了新的好處。例如,“無聊”似乎已經(jīng)消失了,因為總是有事情可做。不管在廁所中、餐桌上、車子里,或在畢業(yè)典禮,我們總是不斷看短信、發(fā)推文、上網(wǎng)、下載、分享、玩游戲,我們手上的這些裝置,牢牢抓住了我們的注意力,但我們的生活也變成永遠都在分心(Derpetual distraction)。
而且,這些新科技還帶來了“名人過多”(asurplus 0f celebrities)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任何人都有成名的機會,成名的時間也從安迪沃荷所說的15分鐘,變成了15個月——只要你愿意在鏡頭前面,做出某些事。
所以,世界究竟是變好或變壞,不管我怎么算,答案都是平手。正面和負面的發(fā)展彼此抵消、希望與恐懼兩者并存。
不過,2011年,恐懼成了一股強大的可怕勢力。我們對許多事情充滿恐懼??謶殖闪撕芎觅u的商品,跟性一樣。恐懼很廉價,又引人注意,它傳播快速、八卦聳動,而且有利可圖。它把事實與虛構攪和在一起,讓人變得無知。
恐懼的勢力愈來愈大
不久前,我在家里看電視的球賽轉(zhuǎn)播,看到了一則夜間新聞的預告:“學校在給我們的小孩下毒?”
因為家里有小孩在上學,我特地在當晚收看。結(jié)果,實際的新聞是,學校供應的若干漢堡,被驗出某種細菌的含量偏高。為了安全起見,廠商決定拿掉這些漢堡。所以,新聞預告的質(zhì)疑,有了答案:不是!學校并沒有給學生下毒。
美國海軍之父瓊斯(John Paul Jones)曾說:“恐懼經(jīng)過培養(yǎng),會變得更嚴重;信心經(jīng)過培養(yǎng),會變得堅定不移?!备魑?,恐懼或信心,何者將成為我們的主宰?
當年,我們追求獨立,就是要對抗外來與內(nèi)在的各種恐懼。我們建立自己的國家,讓人民免于每天生活在遭受“祖國”懲罰的恐懼中。而為了讓人民免除被他人奴役的恐懼,我們不斷奮斗抗爭。
然而,到了今天,卻有太多人愿意相信許多毫無根據(jù)的虛構說法。各種陰謀論盛行,分化對立嚴重,族群間的差異,并沒有讓我們?nèi)诤蠅汛螅炊挥脕硖魮茈x間。我們的信心正遭受考驗和威脅。
我以一個54歲美國人的經(jīng)驗告訴大家,建立偉大國家,是個永無終止的目標,而責任就在每個人身上。你們每一天都會面臨抉擇:要讓恐懼有機會蔓延,還是讓信心更加堅強?
對抗恐懼,我希望你們可以做一件事。再過一段時間,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許多美軍就要退伍返家。這些人從軍多年,對于接下來要做什么,可能充滿了未知的恐懼。不論你們對戰(zhàn)爭有什么看法,你們都可以盡一份力,幫助這些軍人重建信心,讓他們休息、復原,提供他們教育、就業(yè)的機會,并且用同理心看待他們即將展開的人生新旅程。
因為,真正的美國精神,并不在于我們?yōu)檫@些返鄉(xiāng)軍人辦了多少游行或歡迎派對,而要看我們?nèi)绾斡米约旱淖鳛?,回報他們的付出?/p>
注信心的方向移動
你們要畢業(yè)了,這代表工作就要開始。未來的工作也許不會那么好玩,有時你會覺得很難發(fā)揮,有時你會做什么都不順。但是,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nèi)松拿恳惶?,都要投入一份全職的終身“工作”。而這份作為人類、作為美國人、作為耶魯畢業(yè)生的終身職,就是站在恐懼和信心的杠桿支點上。
當信心在你的前面,恐懼在你的后方時,你會往哪個方向移動?各位,向前行吧。永遠都要向前行,然后,把你的努力成果,用推特告訴大家。這樣,你或許也能像徐山姆一樣,變成網(wǎng)絡紅人。
(編輯/袁紅)
海外星云 2011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