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維爾
未來,去太空度假也許會成為家常便飯,但現在,太空仍然只是少數幾個大國涉足的游樂場。一名烏干達科學家決心將祖國的名字加入這份清單。
說起克里斯·努桑巴——“非洲太空研究項目”的創(chuàng)始人,人們可能會嘲諷、譏笑。首先,他的研究中心就開在自己家的后院。在我想象中,搞這類研究,需要先進、精密的儀器和工具。在努桑巴的小院里,可看不到這類器械。
我去的那一天,幾乎所有的工程師手里拿的工具都是:砂紙和刷子。他們還沒有開始研制飛船。現在,去太空,不過是一個理論。但是,他們已經開始動手造飛機了。據說,這是為了在著手打造飛船、將烏干達人送入太空之前檢測自己的工程技能。
一摞磚頭
他們造的這架飛機,從頭到尾,緊緊地夾在兩所平房的中間。平房,就是克里斯·努桑巴和的研究小組的辦公室。
飛機被漆成藍、白兩色,駕駛員座艙的一側,驕傲地展示著一面烏干達國旗。
飛機距離完工還有相當多的工作?,F在還沒有發(fā)動機。該安發(fā)動機的地方是一大摞磚頭,模擬發(fā)動機的重量,下面七長八短地懸掛著一大堆電線。盡管如此,飛機,看上去仍然是一大成就。如果這不是太空項目,我肯定會嘖嘖稱贊。努桑巴相信,如果他的研究能取得成功,這將成為第一架烏干達自行設計、制造的飛機。
努桑巴的研究小組成員都是志愿者,主要是工程系的學生。我來參觀的那一天,他們都在忙忙碌碌,仔仔細細地用砂紙打磨機身。只有一個人干的活和別人不同,他的工作好像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復油刷駕駛員座艙頂上的同一個部位。
我問努桑巴,距離實現將載人飛船送入太空,他還有多長的路要走?克里斯回答說:“讓我來告訴你吧,造飛船是件大事?!彼J為,他能在4—6年之內完成這個任務。
深挖腰包
站在努桑巴的小院內,看著他的手下在木菠蘿樹下忙碌,帆布護欄在微風中搖蕩,我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克制住心中的懷疑、唇邊的嘲諷。
烏干達可不是太空探索的大國。事實上,努桑巴還需要確保能找到航天員,因為烏干達國內沒有其他的人具有這個資格和能力。努桑巴甚至需要親自訓練航天員。他的使命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他的背景,他畢業(yè)于天文學專業(yè),曾經教授學生如何計算星球之間的距離,講解“卡門線”的定義,詮釋重返大氣層的危險。
設施不完善嚴重妨礙了努桑巴研究項目的進展。我問他,你計劃如何在坎帕拉模擬零重力?
他說:“很容易。我訂購了噴氣引擎。我計劃修建一條隧道,把引擎安裝在一端。我把學員扔進隧道,他就會懸浮在空中,和在太空的經歷差不多?!?/p>
努桑巴面臨的另外一個挑戰(zhàn)是資金。最近美國決定縮減對宇航局NASA的撥款,引起國人一片抗議。但是,NASA今后兩年仍將拿到數十億美元的資金。
而“非洲太空研究項目”主要依賴于會員的捐款。迄今,會員總數大約有600人,主要來自烏干達。努桑巴的飛船要想起飛,他們可需要深挖腰包,更甭提將飛船送入太空了。
追求與能力
因此,人們難免會嘲笑、譏諷,對克里斯的雄心不屑一顧,說他是在做夢,說非洲飛船是幻想。但是,許多烏干達人可不這么看,他們對祖國對太空探索的貢獻感到非常自豪。
美國宇航局第一位黑人飛行指揮官是烏干達裔的阿里巴魯赫(K Alibaruho)。烏干達總統(tǒng)穆塞韋尼曾將阿里巴魯赫稱作榜樣,說他代表著烏干達人所能取得的成就。
阿里巴魯赫的父親是烏干達大學的一位學者。穆塞韋尼說,阿里巴魯赫的成就“挫敗”了那些說烏干達不發(fā)達、落后的人。
離開“非洲太空研究項目”所在地,我無法不對努桑巴的雄心感到一點仰慕;但是,烏于達能在今后10年內從坎帕拉發(fā)射載人飛船?我的信心仍然不是很大。這段經歷,讓我想起羅伯特·勃朗寧的一句名詩:“啊,人的追求,本應超出能力,否則,為什么還要有天堂?”
編輯/袁紅
海外星云 2011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