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劉文婷
分配:改革“子彈”繼續(xù)飛
□ 本刊記者 劉文婷
民間呼聲
“好不容易工資漲了點,卻發(fā)現(xiàn)昨天饅頭一塊錢4個,今天一塊錢倆了;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以為做了‘白領’,卻發(fā)現(xiàn)“白領”有了新標準:月入2萬,有兩居室有車,堅持健身和運動。”北京職員常偉稱,他在北京的工資足以讓深處大山的家鄉(xiāng)人民艷羨,可什么時候才能跑得過GDP,追得上CPI?
權威論調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
2011年將逐步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降低中低收入者相對稅負。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賀鏗:
要嚴格實行最低工資制度,逐漸調整勞動者報酬在GDP當中的比重。如果一家在中國的企業(yè),連法律規(guī)定的最低工資都不能給員工,那就不能在中國辦企業(yè),這也是各國的共同的做法。
收入分配的兩大焦點問題 圖/CFP
虎年歲末,“十二五”開局,新舊交替之際,一則關于電腦病毒的善意提醒通過電子郵件和QQ群瘋狂傳播,此帖聲稱,“一個名為‘2011年度工資調整方案’的網址帶有病毒,可瞬間摧毀電腦中的所有文件,而且永遠刪不掉”。這一度引起網民的極大恐慌。
很快網絡安全專家出來辟謠,稱此帖系謠傳。謠言漸漸平息,但該帖選用“工資調整”作為關鍵詞也從一個側面表明這四個字對民眾的誘惑。
不僅普通百姓關心收入分配,在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規(guī)劃建議中,業(yè)已清晰地透露出“民生為重、富民優(yōu)先”的政策取向。
近日,關于“收入分配改革”的報道頻繁見諸各大主流媒體,官員、專家、學者更是在多種場合頻繁表態(tài),正在進行的各省市“兩會”也頻繁提及“民生與收入增長”……去年備受關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繼續(xù)成為“十二五”開局之年2011年的熱點話題。
時機:開局、“漲”聲、轉型
收入分配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懊窀弧笔恰皣鴱姟钡幕A,事關民生根本、分配公平和社會穩(wěn)定。
我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發(fā)展成就舉世矚目,但收入分配差距問題也日益凸顯。行業(yè)差距、地域差距、城鄉(xiāng)差距日益擴大,基尼系數(shù)升至危險的0.5,收入分配現(xiàn)狀成為阻礙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影響生活滿意度和制約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原因。
讓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fā)展同步,堪稱“十二五”規(guī)劃的良好開端。如何開局、怎樣起步,關系到未來5年能否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二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讓人們看到了政府在推進收入分配改革方面的決心:“加大收入分配調節(jié)力度,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發(fā)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要求:“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加強改革頂層設計,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取得突破?!?/p>
新階段、新開始,在當前全面通脹下的一片“漲”聲中,讓人們更加期待2011年的收入分配改革能取得新進展。
在今年1月12日召開的“2011中國投資年會”上,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鏗也表態(tài),“我國收入分配現(xiàn)狀應該說已經達到了極不公平的邊緣,必須狠下決心,堅決調整?!?/p>
金融學者汪康懋同樣認為,現(xiàn)在是進行改革的時間點,“白領逃離京滬穗、民工荒現(xiàn)象頻發(fā)及其他相關事件都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民間對收入分配改革的呼聲很大。”
事實上,早在6年前,收入分配改革就已被官方提上議事日程。
在過去的5年中,我國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取得階段性成果,工資分配關系逐步理順?;窘鉀Q了國有企業(yè)工資歷史拖欠問題,全國共清償665.4億元,惠及職工1670多萬人;2010年的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檔平均為870元,比2005年的平均484元提高了80%。
但是,這些提高依然跑不過GDP,也跑不過CPI。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民眾生活滿意度不升反降,制定多年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直至2010年年底仍遲遲“難產”。
改革的阻力無疑是巨大的。民盟中央經濟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日前表示,改革的阻力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利益格局已經形成,既得利益者或特殊利益集團不可能自動放棄在財富分配格局中的優(yōu)勢地位。第二是“路徑依賴”,很多政策已經實行幾十年了,一下矯正過來很難。第三是政策分割、部門分割、地區(qū)分割構成了無形的阻力,實踐中產生的摩擦而帶來的抵消作用不容忽略。
但他同時表示,“今天的利益失衡格局畢竟是幾十年來形成的,調整起來難度肯定非常大,但也不是不可能實現(xiàn)?!?/p>
趨勢:路徑、理念、時間表
來自各方的“動靜”表明:2011年很可能是收入分配改革有突破性進展的一年。
首先,鑒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提出了明確要求,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很可能在2011年誕生。據國家發(fā)改委社會發(fā)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介紹,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最早醞釀于2004年,由國家發(fā)改委就業(yè)與收入分配司負責起草,在2007年至2009年間先后舉行了6次征求意見討論會,2010年初形成方案上報國務院,今年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能否正式出臺,要看國務院統(tǒng)一部署。
據業(yè)內人士透露,目前形成的改革方案包括中低收入者工資水平,完善對壟斷行業(yè)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的雙重調控措施,加大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力度等。
其次,稅收的調節(jié)作用也開始顯身手。近日,全國稅務工作會議和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也陸續(xù)就個人所得稅調整作出安排。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化,既需要調整初次分配中政府、居民和企業(yè)三者關系,也需要調整二次分配中居民間分配的關系。而設計與實施科學、合理的個人所得稅,恰好能發(fā)揮它在這方面的作用。
其它的路徑猜測也在浮現(xiàn)。有專家預測,2011年,我國將在提高農民工待遇、調節(jié)壟斷行業(yè)收入等領域出臺一些具體有效的措施,但要從根本上理順收入分配體制,實現(xiàn)“低端降稅負、高端增稅負”,還需要科學研究與不懈探索。
理念方面,除了“藏富于民”的指導,最引人矚目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到的“頂層設計”。經濟學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秘書長袁緒程表示,“頂層設計”指的是高屋建瓴的全局考慮。目前,中國很多改革都是各部門在做,政策安排容易受到限制。要深入推進改革,中國須打破條塊分割,設計一個長期的改革目標,而不能“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
不管怎樣,改革已起步,方向和目標都非常清晰,但正如楊宜勇所講,“現(xiàn)在的關鍵在于如何落實,而不能紙上談兵。收入分配改革不是一個文件、一個政策的出臺就能解決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形成立體的、多層次的機制”。最近就有網友建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需要“刮骨療毒”的勇氣和魄力。
這注定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十二五”規(guī)劃確定的有關方針指引下,收入分配改革各方面的工作將會積極穩(wěn)妥地向前推進。
欲速則不達,不妨讓收入分配改革的“子彈”先飛一會兒。
□ 編輯 崔靖芳 □ 美編 王 迪
趨勢2011
個稅改革:有兩條專家建議值得關注,一是適當提高居民生活費用扣除標準;二是變征收個人稅為按家庭收入征收,以減輕低收入家庭的稅負。
企業(yè)工資協(xié)商制度:1月中旬,在深圳、昆明等地的“兩會”上,有政協(xié)委員提議為工資集體協(xié)商制度立法,以提供剛性支持和保障?;蛟S,這還會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一個議題。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期待備受關注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關于加強收入分配調節(jié)的指導意見及實施細則》2011年內能出臺,能提出切實有效的辦法,能緩解收入分配矛盾,這份書面文件之外,需要做的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