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錄
(寶雞市渭濱區(qū)河道管理站 陜西 寶雞 721006)
馮家山灌區(qū)美水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地處陜西省法門寺景區(qū)關環(huán)線北側1.4km處。原水庫于1971年所建,屬于馮家山引水灌溉配套工程,壩體為梯形土壩,庫容290萬m3,平時用于蓄水灌溉,汛期及春冬灌溉結束后,用于存蓄余水,進行水量再分配。該水庫壩頂軸線長98.7m,壩高47.6m,北干渠從壩頂穿過,原壩面迎水坡為干砌片石護坡,庫區(qū)建有進水渠、放水洞、閘室、水庫管理站等水工建筑物,壩面背水坡設有排水溝等設施。
美水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分為十三個分部,主要有新建全長256m,其中隧洞段長193m的溢洪道,壩體上下游干砌片石護面,水庫壩面排水溝、大壩放水渠、進水渠新建,壩體檢查井、移位觀察樁的施工等,總工期為8個月。
溢洪道從進口到出口由控制段、收縮段、隧洞段、挑流段、陡坡段、消能池六部分組成,隧洞段從平面布局上呈曲線走向,從樁號0+018隧洞進口至0+048隧洞土方開挖斷面,寬4.5m,側墻高度由2.9m~2.7m漸變,從側墻頂至拱頂開挖高度設計為2.05m,從底板至拱頂垂直高度4.95m~4.75m。從0+048至洞出口0+211,開挖斷面寬度均為4.5m,從底板至拱頂高4.75m,整個溢洪洞設計斷面厚0.5m,用C30鋼筋砼予以澆筑。
該溢洪洞位于壩體右肩,進口35m范圍,原地面為水庫管理站和北干渠,溢洪洞進口設計位置與管理站北外墻水平距離2.5m,落差13.5m,北干渠以南隧洞中軸線地表為臺階式梯田,隧洞拱頂離原地面最厚13.5m,最薄9.7m(北干渠底),隧洞施工區(qū)地質狀況基本以黃土為主。
施工道路不暢。由于隧洞進口位于壩體右側,水庫管理站北圍墻外側,右岸緊靠水庫進水渠,原地面地勢高差大,屬于陡坡地,施工場地狹小,大型機械無法進入現場,土料外運困難?,F場地質條件差。土層經實際觀察和化驗,含水量大、粘結性差、垂直裂縫較多。按照設計圖紙,隧洞進口位于管理站圍墻外2.5m處,如果挖深13.5m,帶1:0.6斜坡,開挖線離圍墻不足0.3m,這對施工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隧洞開挖斷面大,對于高4.8m、寬4.5m地質狀況差的土洞安全支護難度大。由于溢洪洞長193m,容易造成通風不暢威脅施工人員安全。洞內濕度大、工作面小,給施工用電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根據工程進度安排,隧洞施工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早春,低溫天氣容易造成路面結冰,給施工安全帶來較大的影響。
考慮到工程的質量進度要求和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美水溝水庫溢洪洞土方開挖采用下述施工方案。
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安全施工方面的知識,掌握安全操作專業(yè)技能,由實踐經驗豐富、工作認真、有安全員上崗證的同志擔任安全員,工地上的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安全責任落實到人。在大壩右肩管理站北圍墻外依據地勢修建“S”形施工道路,路面寬4.5m,表面鋪砂卵石用于防滑,在急轉彎及陡坡邊設立欄桿及警示標志,安裝路燈。在隧洞進口土方開挖前,用鋼架桿、安全網對圍墻進行拉結固定,防止倒塌。在隧洞進出口土方開挖到地表下設計高程后,用鋼架桿搭設防護棚,上面鋪鋼架板,四周掛安全網,防止崖上石塊掉落發(fā)生危險。為改善通風條件,在地下隧洞開挖前,用全站儀準確測定隧洞拱頂中軸線位置,確定施工通氣孔位置(沿隧洞中心線間隔25m),精確計算每個通氣孔鉆孔深度,以使施工人員按此深度鉆直徑為40cm的通氣孔??紤]到洞內濕度大,在向洞內供電前,應對各種電氣設備進行檢查,洞下用絕緣性能好過流量大的電纜線,各種開關照明燈具要具有防潮、防水功能,由專業(yè)電工進行線路布設、設備安裝,確保施工用電安全。
根據現場情況,從理論上可以采用下述四種施工方案。①采用大開挖施工。經過造價分析,工程費用增加很大,受現場地形限制,堆土場難以解決,施工工期較長。②采用直徑為20cm以上的圓木搭設成門形支撐,縱向間距1.5m,相互拉結。這個方案在隧洞前15m施工中,因開挖斷面大,木結構強度差,10月7日的一次塌方將其壓垮,另外木立柱位于隧洞底板位置,對后面工序影響很大。③在開挖面打錨樁掛鋼筋網片,噴細石砼加固。冬季氣溫低,混凝土凝固慢,且錨桿在土層中拉結力不強,噴涂工藝要求高,很難達到預期效果。④采用全斷面鋼支撐支護方案。在隧洞開挖之前先進行鋼支撐、5cm厚木板、Φ48鋼連桿等支護構件的加工準備。鋼支撐采用[200×100×12槽鋼,側墻立柱鋼支撐高度為2.9m~2.75m,拱頂鋼支撐仍采用200×100×12槽鋼,彎成半徑2.25m的半圓。鋼立柱與鋼拱頂用高強螺栓連接,鋼支撐之間用五根Φ48鋼管縱向焊接連接。在鋼拱架下弦及立柱底橫向用兩根Φ48鋼管作臨時支撐,增加其抗側壓力,防止鋼支撐發(fā)生移位;在鋼拱頂外圍與隧洞土方開挖面之間鋪排5cm厚木板,防止拱頂及兩邊側墻崩塌,確保施工人員安全。這種支護方案有以下優(yōu)點:安全可靠性高。因為是全斷面支護能夠確保施工安全。鋼支撐安裝位置在隧洞砼澆筑斷面外不再進行二次拆除,雖然部分[200槽鋼侵占了5cm厚混凝土保護層,但側墻及拱頂砼澆筑后,這些鋼支撐與設計配置鋼筋形成了一個整體,可以加強原斷面設計強度;便利施工。由于鋼支撐設置在設計斷面外,中間沒有橫撐立柱等構件,工作面大不會影響后期墊層、底板、側墻等工藝;造價較低。這個方案與隧洞大開挖施工方案比較,從費用上要比大開挖節(jié)省781.9元/m,全隧洞193m長可以節(jié)省15萬元,經濟效果明顯。
美水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溢洪道施工工程量大、工期緊,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用從隧洞進出口兩端同時進行施工作業(yè)。
首先用大型機械修筑臨時施工道路,平整進出口工作面,對高崖上圍墻進行加固,搭設進出口安全防護棚、掛安全網??紤]到溢洪洞斷面尺寸大,人力挖運工效太低,采用C30裝載機鏟運與人工挖拱頂及修整側墻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施工,如果土層結實,沒有裂隙,含水量小,一般挖進6m開始鋼支撐支護;若地質情況復雜,土層含水量大有裂縫,掘進3m或1.5m就開始鋼支撐加固。土方挖運完畢后,進行隧洞放線,確定中軸線及兩邊側墻位置及拱頂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在具備鋼支撐支護的條件下,清理隧洞底板到墊層標高下,左右彈出鋼立柱位置線,縱向間距1.5m,立槽鋼立柱。在兩組鋼立柱間,底、頂共焊四根Φ48縱向水平鋼架桿,立柱腳之間用Φ48鋼管橫向頂撐。在立柱頂安裝水平Φ48鋼管橫向臨時撐。安裝鋼拱架,調整定位后,用高強螺栓連接,在拱頂兩鋼架之間焊接Φ48鋼管。鋼支撐安裝完畢后檢查其是否安裝牢固,位置是否正確。在鋼支撐外與外側墻之間,從底到拱頂全斷面滿鋪5cm厚木板,木板頭與鋼支撐用鐵絲綁扎牢固。對鋼支撐支護全面進行檢查,沒有問題,后續(xù)工作開始。
從整個施工過程看,采用鋼支撐全斷面支護效果明顯,在施工過程中,共發(fā)生十四次大小不等的洞頂、側墻塌方,這種支護方法能夠抵御垮塌帶來的沖壓力,鋼支撐沒有發(fā)生變形、移位。安裝方便,因預先加工好的構件、拱架與立柱分離,重量相對較輕,便于人工安裝就位提高了工效。另外鋼支撐全斷面支護是在設計斷面外,不再二次拆除工作面大,為后續(xù)工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施工采用先挖后支、支后澆注的工序互不影響,保證了施工進度。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