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燦輝
目前,中國已經加入WTO,隨著中國建筑市場的不斷開放,企業(yè)自主報價機制逐漸形成,各施工企業(yè)競爭更加激烈。因此,本文根據自己近十年在中鐵十四局水利水電分公司投標和經營的切身體會,從管理創(chuàng)新角度闡述一下關于工程成本控制的操作策略,以利于建筑施工企業(yè)提高投標報價和承建工程的競爭實力。
根據每個工程項目招投標的具體情況,確立成本控制目標。把目標建立在項目上,客觀承認項目成交條件的個體差異,使成本控制目標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以達到企業(yè)能夠增效的目的。為此,要強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意識、動員一切力量,從各個方面控制成本支出,企業(yè)中每個人的工作都是成本控制的對象,直接影響成本。建立成本控制體系,凡工程中發(fā)生的一切經濟行為都要納入成本控制的軌道,在工程項目成本形成的過程中,對所要耗用的工、料、機按成本目標進行支出和有效監(jiān)控,預防和糾正控制目標的偏移。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是企業(yè)管理的重要內容,也就是企業(yè)內部糾正隨時產生的偏差,堅決把實際發(fā)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標規(guī)定的范圍內。成本計劃確定后,按計劃的要求,企業(yè)再與項目經理簽訂經濟承包合同,此時,務必要確立目標成本和責任,落實責、權、利。企業(yè)內部經濟責任制的落實是成本控制實施的重要保證,明確承包人的責、權、利是全面落實目標成本責任的前提以及使目標成本得以有效控制的關鍵。
通過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在節(jié)約原材料,降低成本,節(jié)約投資,加快資金周轉等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包括:1)改進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2)改進施工機械設備和器具。3)改進原料、材料、燃料利用方法。4)采用新的結構形式。5)進行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的革新等。利用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以發(fā)展技術生產能力,從而從根本上達到節(jié)約生產成本的目的。
1)關于材料庫存管理。經濟訂購批量是指某種材料的定購費用和倉庫保管費用之和最低時的定購批量。定購費用是指使某種材料成為企業(yè)庫存的有關費用,主要包括采購人員的工資、差旅費、采購手續(xù)費、檢驗費等。定購費用的特點是隨定購次數的增加而增加。倉庫保管費是指材料在倉庫或在現場所需的一切費用,主要包括庫存材料費用占用流動資金的利息、倉庫及倉庫機械設備的折舊費和修理費、燃料動力費、采暖通風照明費;倉庫管理費。倉庫保管費用的特點是隨庫存量的增長而增長。通常以年度為期限,以平均庫存值的百分率表示。
定購批量與定購費用、倉庫保管費用、總費用的關系見圖1。
其中,R為全年某種材料需要量;C為材料單價;P為每次定購費用;I為單位材料年度庫存保管費率;Q為每次定購批量。
2)關于材料現場管理。材料的現場管理是包括一個工地,一個棟號施工生產全過程的材料管理。當前,建筑企業(yè)材料的現場管理都是與企業(yè)內部承包責任制緊密結合的。材料現場管理工作包括:a.根據施工總平面圖的規(guī)劃,認真作好材料的堆放和工地臨時倉庫的建設;b.按計劃分期分批的組織材料進場;c.堅持現場領發(fā)料制度;d.回收和重復利用材料,合理利用代用品,以及盡可能綜合利用;e.加強材料耗用考核,避免竣工算總賬,超耗無法挽回;f.清理現場,回收整理余料,做到工完場清。
為搞好以上領發(fā)材料工作,還需建立相應的制度,如:發(fā)料憑證制度,補料制度,材料代用審批制度,余料退料制度等。
建筑機械管理是為了解決好人、機械設備和施工生產對象的關系,使之充分發(fā)揮機械設備的優(yōu)勢,獲得最優(yōu)經濟效益而進行的組織、計劃、指揮、監(jiān)督和調節(jié)等工作。為了達到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必須做到以下幾方面:1)機械設備的選擇及配套。機械設備的性能必須適合使用要求。除主機外,還要注意輔助機械的配套,在數量和生產能力上必須配套。2)維修和保養(yǎng)。為了提高機械的完好率,需要作好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工作,努力使本企業(yè)的大機械設備達到“三無、一好、一高”的水平。3)檢查和修理。要定期檢查和檢驗機械設備的運轉情況、工作進度,發(fā)現隱患及時采取措施。4)規(guī)定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各項規(guī)章和管理制度。5)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經常對操作人員進行正確使用和維修及保養(yǎng)設備的思想教育和技術培訓,以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為合理使用和維護設備創(chuàng)造必要的技術條件,減少修理費用。
項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時間范圍應從合同談判開始,至保修日結束止,尤其加強施工過程中的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的攻與守,攻意味著在合同執(zhí)行期間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進展效果,以防止被對方索賠??傊?,成本預測為成本確立行為目標,成本控制才有針對性:不進行成本控制,成本預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也就無從談成本管理了,兩者相輔相成,所以,應從理論上深入研究,實踐施工企業(yè)的成本控制。
財務部門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通過審核各項費用的支出,平衡調度資金以及建立各項輔助記錄和配合經理部對各部門成本執(zhí)行情況進行檢查監(jiān)督等手段,對工程進行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并及時反饋到決策部門,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來糾正項目成本的偏差。
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應該隨時跟蹤、糾正,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最終控制目標的實現。因此,做好施工項目計劃成本責任制的落實,施工項目成本計劃執(zhí)行情況的檢查與協調和施工項目成本的核算等工作,也至關重要。
項目經理部應定期檢查成本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并在檢查后及時分析,采取措施,控制成本支出,保證目標成本計劃的實現。
項目經理部根據承包成本和計劃成本,繪制月度成本折線圖。在成本計劃實施過程中,按月在同一圖上打點,形成實際成本折線,該圖不但可以看出成本發(fā)展動態(tài),還可以分析成本偏差。
月度直接成本分析表主要是反映分部分項工程實際完成的實物量和與成本相對應的情況,以及該分部分項工程預算成本和計劃成本相對比的實際偏差和目標偏差。為找出偏差產生的原因和針對偏差采取相應的措施提供了依據。最終成本控制報告表中反映出每季度或半年已完產值和已完累計成本,并聯系后期工程量和未發(fā)生的成本,對最終成本進行預測,對項目經理部前期的成本控制進行評估,為項目部糾正偏差,制定對策提供依據,為實現各項經濟指標作出新的要求。
施工項目成本控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本文講到的施工項目成本控制,在適用方面需要靈活運用,實際操作應因地制宜,不同的工程規(guī)模,不同的建筑企業(yè),不同的管理體制都有差別,但不管怎樣都是建筑企業(yè)對生產經營所消耗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和費用開支,進行指導、監(jiān)督、調節(jié)和限制。所以“增產節(jié)約,增收節(jié)支”是每個建筑企業(yè)的共同點,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高成本控制的方式和方法,保證項目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
[1] 黃仕誠.建筑工程企業(yè)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
[2] 羅副州.建筑工程概論[M].北京:中國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3] 白俊仁.工程成本控制的關鍵[Z].深圳:中國化學工程深圳分公司,2002.
[4] 范水源.關于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思考[Z].
[5] 陳 剛.對進一步深化和規(guī)范施工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思考[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