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Pont 全球副總裁稱該公司擬在華商業(yè)化推廣其纖維素乙醇及生物丁醇技術。這意味著在我國的生物燃料領域,又多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據稱,DuPont 將會與其在美國的合作伙伴Danisco 一起在中國尋找建造纖維素乙醇工廠的機會。不過,在中國目前還沒有具體的建廠計劃,這取決于現在的合作伙伴以及未來的合作伙伴。這是DuPont 公司首次在華公開其在生物燃料方面的計劃,意在華推廣其生物燃料方面的先進技術。
在生物燃料領域,目前廣泛應用的是第一代生物燃料,這種技術因使用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為原料而受到限制; 纖維素乙醇屬于第二代生物燃料。該技術的原料主要來自糧食作物,比如秸稈、枯草、工農業(yè)廢棄物等。與傳統汽油相比,由于纖維素乙醇能減少CO2排放量達90%,因而越來越受到各個國家的關注。據估計,到2020 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可能超過2 億輛,對液體燃料的需求將大幅上升。為此,中國已對生物液體燃料的發(fā)展進行了積極規(guī)劃。2007 年,發(fā)改委曾公布《可再生能源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到2020 年,中國的生物燃料乙醇利用量將達10 Mt,加上生物柴油利用量2 Mt,總計替代約10 Mt 成品油,因而在生物燃料方面擁有領先技術的各大公司都看重了中國的潛在市場。目前,全球最大的工業(yè)酶和工業(yè)微生物制劑生產商Novozymes 公司已經在中國開始了自己的布局。該公司于2010 年5 月底與中國石化、中糧集團簽署協議,將共同合作開發(fā)纖維素乙醇。根據該協議,中糧集團與中國石化將于2011 年第三季度開始建設以玉米秸稈為原料的萬噸級規(guī)模纖維素乙醇示范工廠,Novozymes 將為該工廠提供酶制劑。
DuPont 公司在生物燃料,尤其是纖維素乙醇及生物丁醇方面擁有自身的優(yōu)勢。據稱,該公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既開發(fā)纖維素乙醇,又開發(fā)生物丁醇的生產企業(yè)。2008 年,DuPont 公司與Danisco 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DuPont Danisco纖維素乙醇公司,一起商業(yè)化推廣纖維素乙醇。雙方計劃在3 年內投資1.4 億美元,用于研發(fā)以多種非糧原料生產乙醇的技術方案。2011 年年初,該合資公司宣布位于美國田納西州Vonore 的纖維素乙醇驗證裝置投產,已經開始生產乙醇。
據權威機構統計,目前全球在纖維素乙醇領域的潛在商機大概有750 億美元。在中國,這種技術也正越來越受到重視,而隨著DuPont 在纖維素乙醇方面的技術越來越成熟,該公司正亟不可待的希望在中國的生物燃料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但其二代生物燃料技術依舊存在許多問題。比如,纖維素乙醇由于使用非糧食作物為原料,因而轉換成本相對較高,離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還有一段距離。
DuPont 表示,纖維素乙醇在中國實現商業(yè)化面臨著原料難題。在中國,纖維素乙醇的原料秸稈、木屑等分布零散,收集效率很低,因而成本很高。此外,纖維素乙醇的轉換率也有待提高。不過,預計纖維素乙醇在全球實現商業(yè)化生產的時間表是2013 年,“通常建一個纖維素乙醇工廠需要兩年時間,2013 年實現商業(yè)化的時間表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