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
?
溫針治療突發(fā)性耳聾1例
高明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qū)人民醫(yī)院,貴州 563000)
溫針療法;突發(fā)性耳聾;醫(yī)案
患者,女,59歲,2010年6月11日就診?;颊? d前感冒后感覺耳內痛,耳內有阻塞感,吃消炎藥后耳不痛,仍有阻塞感,挖耳后稍好轉,今晨起床突然左側耳聾,到醫(yī)院耳鼻喉科檢查囑繼續(xù)服消炎藥,遂到針灸科就診,自訴左側耳聾,已無感冒癥狀,取聽宮、耳門、聽會、翳風4穴進行溫針治療。溫針灸1壯半時,患者突然感到耳沒有蒙的感覺,逐漸能聽到別人說話的聲音,溫針灸3壯后自訴效果明顯。治療2次后痊愈。
按 突發(fā)性耳聾又稱特發(fā)性突聾,是一種原因不明突然發(fā)病的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多有耳鳴,部分患者伴有眩暈、惡心、嘔吐及耳周沉重、麻木感。常為單側耳聾,各種年齡均可發(fā)生,無明顯性別差異,目前研究認為該病的發(fā)生與病毒感染或內耳供血障礙有關。因無明確的病因,故臨床的治療大致為抗病毒、激素、B族維生素類藥物和改善內耳循環(huán)、解除微血管痙攣、消除微血栓、降低血液黏稠度、營養(yǎng)內耳神經細胞的藥物,還有吸氧和高壓氧艙治療。
溫針療法具有針刺、留針和艾灸的功效,并能加熱針柄,將艾火的溫熱刺激借針體傳入體內直達深部[1]。內耳的動脈來自迷路動脈和莖乳動脈,一旦發(fā)生循環(huán)障礙,藥物將難以發(fā)揮其正常療效。耳周局部取穴采用溫針治療,能夠溫通經脈,活血通絡,彌補藥物治療的不足。聽宮穴為手太陽小腸經穴,耳門、翳風為手少陽三焦經穴,聽會為足少陽膽經穴,4穴合用能夠疏通經絡,調理氣血,改善內耳循環(huán),消除周圍水腫,解除微血管痙攣,達到治療目的。
[1] 康曉利,馮富中.針刺配合艾灸治療突發(fā)性耳聾25例[J].上海針灸雜志,2009,28(10):597.
2011-04-23
高明(1963 - ),女,副主任醫(yī)師
1005-0957(2011)11-0743-01
R246.81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1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