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亢進簡稱甲亢,是一種常見病,患者多在遺傳基礎上,因感染、精神創(chuàng)傷等應激因素而誘發(fā)。 以往對甲亢一直是對癥治療,上世紀80年代放射性碘用于治療甲亢,方法簡便,治愈率高,復發(fā)率低。但如治療不當,會導致永久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因而主要用于難治性甲亢的治療。對于一般患者,首選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如果方法得當,80%左右的患者可通過藥物治愈。近年來,由于甲亢動物模型的制備成功,對甲亢的藥物治療產(chǎn)生重要影響,其中靶向治療的興起,堪稱是甲亢治療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兩種抗甲狀腺藥物的比較
甲巰咪唑(他巴唑)和丙硫氧嘧啶是治療甲亢的常用藥物。它們可抑制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活性,抑制碘化物形成活性碘,抑制單碘酪氨酸轉(zhuǎn)化為雙碘酪氨酸,因而阻斷了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但是在臨床應用方面各有側重。美國發(fā)現(xiàn)丙硫氧嘧啶可造成成人及兒童嚴重肝衰竭死亡和相關性血管炎的風險,因而把它作為二線藥物。甲巰咪唑與丙硫氧嘧啶的輕、中度不良反應相似,嚴重不良反應較丙硫氧嘧啶輕,而且發(fā)生率低,成為治療的首選藥物。但是粒細胞減少癥仍然是臨床不可忽視的治療風險。
靶向治療的理論基礎
研究顯示,口服甲巰咪唑每天的最佳有效劑量為15毫克 ,而安全劑量為10 毫克,可見若想達到有效劑量,就必須以犧牲用藥安全為代價,也就是說,必須加大劑量,使病人處于“亞中毒”狀態(tài)才能發(fā)揮治療效果。設想用一種能通過“靶向治療”的方法,把甲巰咪唑直接運送到甲狀腺組織內(nèi),如此就可以將有效劑量降低到安全劑量,既可以提高療效,又可以降低副作用。我國新研制的甲巰咪唑軟膏(佳琪亞)局部應用,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安全、方便,療效確切,全身反應少,受到許多患者的青睞。
甲巰咪唑軟膏優(yōu)勢
一項80例甲亢患者臨床研究結果顯示:甲巰咪唑軟膏與口服藥相比,在第4、8、12周,兩組FT3、FT4無顯著差異。但全身不良反應,如皮疹、轉(zhuǎn)氨酶升高、粒細胞缺乏癥及胃腸道反應等發(fā)生率大為降低。甲巰咪唑軟膏組控制率84.8%,有效率97%;而口服組控制率73.8%,有效率96.9%。兩組療效無明顯差別。對于不能口服甲巰咪唑片的患者,改用軟膏涂擦,也有療效。1例54歲的女甲亢患者,初診時白細胞計數(shù)3.5×109/升,中性粒細胞數(shù)為1.6×109/升。開始口服甲巰咪唑聯(lián)合升白細胞藥物,3天后白細胞繼續(xù)下降,停用口服甲巰咪唑。改用甲巰咪唑軟膏1次1滴,1天2次治療,相當于甲巰咪唑10 毫克;聯(lián)合升白細胞藥物治療,白細胞有上升趨勢。隨后增加到1天3次,1次1滴。連續(xù)用軟膏治療2個月,粒細胞上升接近正常水平,游離T3、游離T4趨于正常。
妊娠甲亢治療
丙硫氧嘧啶與血清蛋白結合率高,通過胎盤較少,是以往治療妊娠期甲亢的首選藥物。由于甲巰咪唑軟膏的安全性優(yōu)于丙硫氧嘧啶,因此用甲巰咪唑軟膏治療妊娠甲亢成為首選用藥方法。隨著妊娠時間的延長,孕婦甲亢病情可以減輕,藥物劑量也應隨之減少,部分孕婦在分娩前2~3周可停藥。因甲巰咪唑可經(jīng)乳汁分泌,引起嬰兒甲減,故甲亢母乳期應禁用。
相關鏈接
用量用法及不良反應
軟膏用量是很難計算的,佳琪亞軟膏用進口的精密定量泵,每按壓1次,擠出軟膏0.1克(含甲巰咪唑5毫克),然后均勻涂敷于甲狀腺表面皮膚,用手指輕揉3~5分鐘,使藥物滲入甲狀腺內(nèi)。局部反應有瘙癢、灼熱、脫屑、丘疹等,發(fā)生率約為19.4%,一般反應較輕,可以耐受,無須處理,1~2周后可自行消失。全身反應有肝功能異常和粒細胞減少,發(fā)生率為1.4%。比口服給藥的全身反應明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