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航天員”:載人航天事業(yè)的幕后英雄
航天先鋒
“小白”和“箭頭”稱得上是狗家族中最出風頭的兩只名犬,其鼎鼎大名已經被載入世界航天史冊。50多年前,它們曾乘坐蘇聯(lián)發(fā)射的宇宙飛船邀游太空,并安全返回了地面。當時的蘇聯(lián)領導人赫魯曉夫還曾獎“箭頭”產下的一只小狗送給了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
其實,除了“小白”和“箭頭”,還有很多小狗為人類的航天事業(y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它們生前默默無聞,死后同樣鮮為人知。然而,這些可愛的小生靈是不應該被忘卻的……
奧列格·加津科教授是蘇聯(lián)航天醫(yī)學領域的奠基人,曾在蘇軍的航天醫(yī)學研究所的特種實驗室工作過多年,親手將數(shù)批小狗“航天員”送入太空。他回憶說:“1947年,蘇聯(lián)政府決定開始載人航天計劃,我們的研究所當時主要探索的是高空飛行對人體的影響。出于這項研究的需要,我們開始在動物身上進行相關實驗。
“1951年,‘吉普賽人’和‘杰吉克’作為第一批狗航天員被送上太空。飛行高度達到100到450公里。升空后,載有小狗的主航天艙與火箭尾部相脫離,然后隨降落傘返回地面。艙內裝有健康測試跟蹤儀,主要檢測失重對身體的影響。
“為了這次升空,我們對這兩位小‘航天員’進行了極其嚴格的訓練,以幫助它們適應密封艙內的環(huán)境。它們必須習慣配有傳感器的航天服對腿腳的束縛,還需要習慣黑暗的環(huán)境,或者在天旋地轉的情況下保持鎮(zhèn)靜。但很遺憾,受技術條件的限制,當時還無法在地面上模擬失重狀態(tài)。
“后來,洲際導彈的問世使衛(wèi)星發(fā)射成為了可能。我們開始將小狗連同衛(wèi)星一起送入太空。小狗‘萊卡’就是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一位傳奇英雄。那是在1957年11月3日。不幸的是,由于那顆衛(wèi)星沒有安裝回收系統(tǒng),它永遠不會再回到地球上來了……”
前仆后繼
挑選狗“航天員”同樣很有講究。候選者大都是從街上抱來的流浪狗。最重要的標準是體重,由于太空艙的大小有限,體重在4到5公斤之間、身材“苗條”的小狗才能入選。
人類的航天員返回地球之后,人們總是以最高的禮遇相迎,榮譽、鮮花也接踵而至。但狗“航天員”就沒有這樣的幸運了。它們或是數(shù)次出征直到犧牲,或是被放歸自然。
加津科教授的家中便收養(yǎng)過一只名叫“茹爾卡”的小狗。它渾身雪白,鼻子尖尖,非常討人喜愛。然而,誰也想不到它的命運是如此多舛。茹爾卡曾經三次飛上太空,頭兩次是搭乘火箭,最后一次乘坐的就是后來把第一位人類宇航員加加林送入太空的那艘宇宙飛船的樣機??墒?,由于飛船出現(xiàn)了故障,未能進入預定的運行軌道。在這種情況下,飛船應當自行銷毀。但偏偏這時自動銷毀系統(tǒng)也失靈了。飛船最終墜落在了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荒原上。直到兩天以后,救援人員才踏著厚厚的積雪,找到了它。茹爾卡不但受盡了太空飛行的顛簸之苦,而且又在這樣的寒冷中沒吃沒喝地凍了兩天,健康受到了嚴重的損害。只能黯然退役了。
加津科教授對茹爾卡的遭遇感到非常心疼,于是將它帶回家中悉心照顧。這只堅強的小狗又活了十四年。相比之下,“小白”和“箭頭”就要幸運得多。它們所乘坐的飛船已經具備了一切必要的生活設施和安全條件。在它們的飛行之后,綽號為“小蒼蠅”“小蜜蜂”“紅尾鴿”的小狗們繼承了它們的事業(yè)。最后一只上天的狗“航天員”是“小星星”,科學家們全程觀測了這只小狗的太空之旅。加加林在看過這次太空飛行的資料之后,對載人太空飛行實驗的成功充滿了信心。于是主動請纓,踏上了為人類征服太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