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生的嬰兒第一次睜開雙眼,他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沐浴在光的世界中。每一個新生兒都是我們這個星球上30億年以來自然界進化的成果,同時也是被稱作“人”的有機個體與宇宙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呈現(xiàn)。
《仙女座大星系》
仙女座大星系是人類已知銀河系以外最明亮的星系之一,我們知道銀河系的直徑在10萬光年左右,它也是懸臂狀星系,從一頭到另一頭,直徑大概在100萬光年,是銀河系的10倍。這輛星系正以每秒8萬公里的速度向銀河系接近。預計將來會和銀河系互相作用,也就是碰撞,最后把銀河系吃掉。大家不必擔心,因為這個未來的碰撞將發(fā)生在10億年以后,離我們還非常非常遙遠。這顆星系最讓人注目的地方是它的星核部位,這個部位比起我們剛看到的渦狀星系M51還大。這個星核部位據(jù)科學家的推算,將近有10億顆以上的恒星聚集。而從整個形態(tài)來看,它是以藍色和黃色組成的。這個星系的年齡應該在40~50億年左右。是一顆非常有活力的成年星系。
人類基本上會將我們的想象,把它們以動物的形狀或者是人的行業(yè)稱號或日常的器具用品聯(lián)系在一起,這張星云圖就是又一個實例,它是著名的蟹狀星云,它的正式名稱叫M1,我們了解天文學知識的時候都會發(fā)現(xiàn)星體的命名。隨著人類天文學的發(fā)展,天上星星太多了,只是用形象和器物已經(jīng)沒有辦法命名了。從上個世紀中葉開始,人類就開始用M當頭,開始命名我們所發(fā)現(xiàn)的天空那些高亮的天體,M1是西方人發(fā)現(xiàn)的第一顆這樣的天體,發(fā)現(xiàn)以后就覺得它肯定是一個恒星的爆炸,超大質量恒星的爆炸,但是爆炸什么時候發(fā)生的呢?產(chǎn)生了巨大的爭議,科學家以這種氣體爆炸向外擴散的速度來推測可能是在1000年前發(fā)生的大爆炸,但是找不到鐵據(jù),最后在上個世紀40年代中國一位天文科學家在1054年北宋的有關星宿的古籍里面發(fā)現(xiàn)了當時的一次天文記錄叫:“天關客星”,在西方的天空,突然一天晚上一顆星比原來一下子亮了上百倍,中國人就把這個現(xiàn)象如實的記錄下來。進行比照后,西方人發(fā)現(xiàn)中國人在宋朝記錄下來的天關客星實際就是蟹狀星云M1在1054年的爆炸,現(xiàn)在,國際天文學界一提到蟹狀星云M1就一定會提到宋朝的這次發(fā)現(xiàn),這是中國人對天文學的發(fā)展所作的貢獻。實際在中國古代的天文觀測是非常發(fā)達的,歷朝歷代都有星官,在唐朝的時候,有上千個星官在中國的各個地區(qū),他們每晚的任務就是在觀星臺上觀測天象。在這張圖像的核心部分肯定是紫外波段拍攝的,溫度極高。M1的爆炸距今時間還是很短的,1000年還不到,內部還處于爆發(fā)的初期。
這是渦狀星系,它是不是特別像一個人類的胚胎,紅色部分是恒星的形成期,藍色部分是它的成熟期,然后這個高亮的黃色的核是它將來的星核,是老年恒星的聚集。這幅圖片被大量的紅色和高亮的恒星所統(tǒng)治著,從這點上我們判斷知道它是一顆初生期的星系,而特別讓我們關注的就是它的星核的位置和我們的胎兒心臟的位置是極其極其相似的,可以說是完全吻合的。對我們來說通過這幅圖片印證了莊子的一句話,“天地一大宇宙,人一小宇宙?!?/p>
《相由星生》的展覽題目出自佛教經(jīng)典《無常經(jīng)》中的佛語: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為非物,可感之事,實為非事。本次展覽的所有圖片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提供,這些由來自全球各地陸基和空間天文臺通過頂尖天文觀測設備拍攝的宇宙景象,擁有極高的畫質,豐富的色彩表現(xiàn)和完美的黑場。而它們通過愛醬生藝術微噴工藝,使用愛普生專業(yè)影像級大幅面噴墨打印機制作后,這些宇宙的景象被完美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
影展詳細信息:
展覽主題:相由星生——高清天文攝影展
展覽日期:至4月15日
展覽地址:北京愛普生影藝坊(北京國貿橋向東1公里西大望橋東北角華貿購物中心L228)
在佛教經(jīng)典《無常經(jīng)》中有這樣的佛語: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為非物,可感之事,實為非事。今天,眾多現(xiàn)代都市年輕人對于星座理論和實踐的熱衷和癡迷,將佛語的“相由心生”轉化為星座迷們的“相由星生”。但是,世事之相,無論由心而生,還是歸于星座的存在,一語蔽之,我們觀察光的方式?jīng)Q定了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什么是真實的存在,什么是虛無縹緲?什么是光明,什么是黑暗?什么是美,什么又是丑?所有這些概念都源于我們由視覺經(jīng)驗引發(fā)的思考和判斷。由于我們的視覺與太陽本質密切相關,因此,從確切意義上來講,人類內心理念深深植根于天文。也許這就是為何宇宙的影像總能激起我們敬畏之心的緣由。然而,宇宙之光所包含的內容卻遠遠超出肉眼所見。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天文學領域誕生了大批令人矚目的成就。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能夠在完全不受地球大氣層影響的情況下,通過全波段來研究各種天體?,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能夠解釋恒星的誕生和死亡,了解行星的形成,星系的結構及其形成和演化,甚至宇宙的年齡,它的誕生和其中化學元素產(chǎn)生的過程。然而最近涌現(xiàn)的暗物質和暗能量之謎卻提醒我們,對未知的宇宙仍要保持一如既往的謙卑。除了一小部分之外,宇宙大部分的質量和能量都是以我們尚未了解的形式存在著。
當我們仰望星空,或者觀看這些宇宙深空中奇幻的景象時,我們或許會感嘆作為個體的人類之渺小,哈勃天文望遠鏡記錄下的迄今我們人類能夠觀察到的最遙遠宇宙景象距離我們有130億光年的距離。而那些形似塵埃的天體就是一個個宛若銀河的星系。在霍金的《時間簡史》中,霍金談到:“具備人類情感的靈魂控制著事件和自然現(xiàn)象,它們的行為和人類非常相像,并且是不可預測的。這些靈魂棲息在自然物體,諸如河流、山川以及包括太陽和月亮這樣的天體之中。我們必須向它們祈禱并供奉,以保證土壤肥沃和四季循環(huán)?!边@一樸素的哲學觀真實地反映出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作為人所擁有的情感和由這些情感所帶出的人類對于自然的敬畏之心。
“愛:行”(愛:旅行的樣子),在2100年前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中,許慎是這樣解釋愛這個詞的。當我們抬頭仰望,那些射入我們視網(wǎng)膜的星光,請記住,它們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億萬年的旅行和我們相遇,而這些旅行,無論是光的還是我們人類個體生命的,都是一種色彩斑斕的愛的凝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