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印 (河南省周口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在國民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隱藏著水資源緊缺制約經濟發(fā)展這一重大問題。河南省是產糧大省,糧食安全已上升到國家安全的戰(zhàn)略高度,近幾年,干旱天氣頻繁發(fā)生,而與抗旱保豐收緊密相關的地下水和土壤墑情監(jiān)測明顯滯后,其落后的監(jiān)測手段已不能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建立土壤墑情地下水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取代人工觀測很有必要。建成后,能及時準確、全面掌握土壤墑情和地下水位變化動態(tài),為合理開發(fā)利用地下水資源、指導農業(yè)生產提供科學依據(jù)。
周口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為772.5mm,水資源量23.1×108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0.8×108m3,地下水資源量14.3×108m3(重復計算量為2×108m3),人均占有水資源量211.9m3,耕地畝均占有水資源量178.8m3;水資源量約占全省水資源總量的6%,為水資源較匱乏地區(qū)。周口市多年地下水平均埋深2~4m,淺井單井出水量一般在每小時50m3左右。
周口市現(xiàn)有地下水監(jiān)測井148眼,人工觀測,頻次為逐日觀測或每月1、6、11、16、21、26日觀測,主要測量工具為測繩,各縣、市、區(qū)水利局負責管理與觀測工作,周口市水務局、河南省周口水文水資源勘測局負責資料收集、整編匯編、刊印與發(fā)布等工作。由于觀測經費偏低,長期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部分地下水監(jiān)測井淤積,觀測人員不穩(wěn)定、責任心不強等情況,因此地下水監(jiān)測工作時斷時續(xù),監(jiān)測資料代表性差。全市現(xiàn)有土壤墑情監(jiān)測站9處,人工取樣測驗,每月監(jiān)測3次,測驗過程較長,時效性差。
近年來,干旱天氣頻繁發(fā)生,2008、2009年冬春和2010、2011年冬春的干旱天氣都超過110d,全省小麥產量受到嚴重影響;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土壤墑情地下水位信息采集與傳輸明顯不能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為此,省委省政府委托水利廳實施《河南省土壤墑情地下水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一期工程建設》。至2010年底,已建成1個省中心、9個地市級分中心和198處土壤墑情地下水自動監(jiān)測站,并投入試運行。周口市共建成分中心1處,土壤墑情地下水自動監(jiān)測站54處。項目的建成,實現(xiàn)了土壤墑情地下水位信息的自動采集和傳輸、遠程召測和異地會商,土壤墑情地下水監(jiān)測的時效性、可靠性以及信息量都有較大提高,為各級領導正確指導農業(yè)抗旱、確保全省糧食穩(wěn)產豐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基本均勻為布設原則,確??陀^真實反映全市地下水位、土壤墑情平均水平。
一是宜選擇大塊農田,今后或至少5年內不被非農業(yè)生產占用;二是遠離高大樹木,與建筑物距離不少于50m;三是遠離坑塘河流等水體,與灌溉機井距離不少于30m;四是站址地塊平整,雨后無積水;五是交通便利,易于施工和管理。
土建工程包括:成井技術、井臺預制與埋置、附屬設施施工3方面內容。
1.鉆井工藝
本次地下水監(jiān)測井屬于管井,設計井深35m。鉆井施工首先要在給定的區(qū)域選定井位,然后進行鉆探作業(yè)。周口市由于是平原區(qū),基本都可以在設計深度找到水源,因此成井對水文地質條件要求不高。鉆探時必須對巖層進行采樣留存,并詳細記錄,以了解含水層巖性及顆粒組成,為全面評價含水層特征、校正井管設計方案提供依據(jù)。
2.過濾器結構及安裝
本次選用纏絲過濾器,即圓孔狀墊筋、纏絲、包網式。表層孔隙率15%至25%。施工中,過濾器安裝位置的上下偏差不得超過30cm。
3.井管結構及安裝
井管分別由井壁管、過濾管和沉淀管組成。本次采用混凝土井管,內徑30cm,外徑36cm,每節(jié)長度0.8~1.0m,質量標準按照《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井管標準》(SL/T154-95)執(zhí)行。
井管安裝前要稀釋泥漿和清除井底沉渣,要按照鉆孔取得的實際地層資料校正井管設計,安裝時要及時矯正井管,防止傾斜和錯位。
4.濾料要求及填充
按照《機井技術規(guī)范》(SL256—2000)的要求,濾料選擇質地堅硬,大小均勻,形狀圓滑,粒徑在3~5mm之間的新鮮石英砂,采用動水投入法圍填。施工中,由于監(jiān)測井設計有高1.1m、重800kg的圓筒形井臺保護監(jiān)測設備,因此濾料按要求填充壓實后,濾料上部至井口段應選用碎石填充并壓實,防止雨季沉陷導致井臺傾斜或下沉,進而損壞井臺內的監(jiān)測設備。
5.井管外部封閉
井口周圍可用一般粘土夯實,厚度≥20cm。對于松散易于沉陷的地塊,可夯實后用混凝土硬化,厚度≥20cm。
6.洗井和抽水試驗
結構安裝完成后,應進行洗井和抽水試驗。以增大濾水管周圍的滲透能力和進水能力,從而使監(jiān)測井能夠得到最大的出水量,保證水位監(jiān)測值的代表性和靈敏性。
1.井臺分護管和蓋板兩部分,二者以標準內六方螺栓連接。
2.護管高110cm,內徑70cm,外徑90cm,配置防護筋。預制時,在護管頂面兩側對稱位置預埋2個內徑為22mm的標準螺母,螺母上端與護管頂面平齊;在護管上部預留4個透氣孔,以便通風干燥。
3.蓋板直徑100cm,厚度10cm,配置防護筋。預制時,預留2個與護管上螺母位置相應的螺栓穿接孔,螺栓應與護管上的螺母相配套,并預埋2個鋼筋環(huán)形套,以便工作人員打開蓋板。
4.埋置時,井臺埋入地面下30cm,內用混凝土灌注與井口齊并抹平,預埋地下水自動監(jiān)測儀支架并整平,預埋穿線管1個。
1.電桿埋設
本次采用標準8m空心鋼筋混凝土電桿2根,靠近監(jiān)測井一側,沿農田耕作方向或垂直方向埋設,間距1.4m,埋深1.5m。埋前在電桿下端1.2m和6.0m處各打一個20mm的圓孔,兩孔在同一側同一垂線上;埋設時將電桿上下兩孔分別相對,埋后夯實,確保電桿垂直豎立堅固牢靠。
2.金屬橫擔與設備框
金屬橫擔采用長1.8m,∠40×40×4鍍鋅角鋼2根,施工時,將金屬橫擔用螺栓固定在兩電桿上離地面4m處。金屬橫擔上固定設備框,設備框采用不銹鋼焊接,規(guī)格為:1.1m×0.6m×0.6m,設備框上一面掛XXX土壤墑情地下水監(jiān)測站牌,一面掛警示標識牌。
3.防雷接地體布設
本次防雷接地體裝置采用一字形地網,垂直接地體采用3根長1.5m,∠50×50×5鍍鋅角鋼,角鋼一端切割成尖狀,便于打入地下,垂直接地體間距為3m;水平接地體采用1根長6m,50×5型鍍鋅扁鋼。水平接地體與垂直接地體在地面以下0.8m處以不銹鋼螺栓緊固,其兩端留有接線孔。埋設后,用搖表測量其接地電阻值不得大于5Ω。
地下水位信息采集采用浮子式水位傳感器,土壤墑情信息采集采用土壤水分傳感器;信息數(shù)據(jù)傳輸是通過通訊設備實現(xiàn)的,通訊設備配置包括數(shù)據(jù)采集終端、通信模塊、供電設備、避雷針及下桿線、野外防銹設備箱等。
施工時,浮子式水位傳感器安裝在井臺內預埋的支架上,土壤水分傳感器3個一組埋設在監(jiān)測井一側選定的地塊上,埋深分別為10cm、20cm、40cm;避雷針固定在電桿頂端,最高點應比天線高出2m以上;將數(shù)據(jù)采集終端、通信模塊等固定在野外防銹設備箱內,將野外防銹設備箱固定在電桿橫擔上的設備框內;太陽能電池板向陽安裝在電桿上部;傳感器線纜、避雷針下桿線等通過電桿上的預留孔穿入電桿內進行上下連接,起到保護作用。
按國家四等水準點設置標準設立水準點,水準點埋設應在地面以下60cm處,并做好詳細記錄,便于今后查找。水準點埋設穩(wěn)定后,從三等水準點以不低于三等水準的標準對其高程進行引測,進而測定監(jiān)測井井口高程。
為了保護監(jiān)測設備不被破壞,觀測場四周應設立防護網。一般監(jiān)測站觀測場1.5m×2.5m,防護網高1m,四周用4根長2m、10cm×10cm鋼筋混凝土柱支撐,將該柱埋入地下80cm,四周用鐵絲網或刺絲圍起來。設立的防護網應將電桿、監(jiān)測井和土壤水分傳感器圍在其中。
施工實踐中,可先將鋼筋混凝土柱預制好,地上部分刷以長10cm紅白相間的外墻漆,埋設時做到垂直豎立,間距方正,工程結束后,再將鐵絲網或刺絲圍上。這樣做一方面不影響儀器安裝,另一方面混凝土柱經過沉降不易傾斜,可保證防護網整體美觀。
在地下水土壤墑情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建設中,成井工藝是關鍵環(huán)節(jié)。地下水監(jiān)測井不同于普通的灌溉井,要防止雨后沉降造成井臺傾斜或下沉,因此工程監(jiān)理人員要及時深入工地,加強監(jiān)督指導,尤其監(jiān)督濾料填充要按要求足額到位、濾料上部到井口段要用碎石填充并壓實,防止偷工減料或用粘土填充給工程留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