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冰喆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節(jié)能環(huán)保勞衛(wèi)研究所,北京 100081)
實驗室主要是對待檢測樣品通過相應的分析方法檢測樣品中一項或多項指標的含量,提供可靠、準確的檢測數據。計量管理在檢測工作過程中是基礎,必不可少,沒有合格的計量器具,就不可能提供準確的檢測數據,計量管理是實驗室對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重要工作。實驗室加強計量管理工作主要是通過計量認證評審,取得計量認證證書后方可提供認證范圍內合格的具有法律效應的公證數據,因此做好實驗室計量認證對于檢測或校準實驗室是至關重要的。
為了保障產品檢驗的數據科學準確,《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必須具備相應的檢測條件和能力,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產品質量監(jiān)督部門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擔產品質量檢驗工作”。規(guī)定中的考核合格就是通過由國家認監(jiān)委主管的實驗室計量認證評審。計量認證評審依據是國家認監(jiān)委國認實函[2006]141號《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該評審準則是參照國際標準ISO/IEC17025—200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確定的,我國國家標準 GB/T 27025—2008《檢測和標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也等同采用了 ISO/IEC17025。通過實驗室計量認證的目的,一是促進實驗室自身規(guī)范化建設,促使實驗室按照國際標準要求建立健全管理體系,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技術能力;二是增強實驗室在市場競爭力,可贏得政府部門、社會各界的信任,提高實驗室的可信度。通過了國家認監(jiān)委評審,說明本實驗室已達到了標準要求,取得了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頒發(fā)的“資質認定計量認證證書”和“證書附表”,在計量認證的業(yè)務范圍內出具的檢驗報告上可使用“國家計量認證”標志即紅色CMA章。
明確實驗室計量認證范圍是決定實驗室出具具有CMA章的檢測報告的范圍,計量認證范圍現在主要是以《資質認定計量認證證書附表》的形式公布。確定證書附表首先考慮所檢測的產品或參數的限值標準,為所出具的檢測報告提供判斷依據;其次考慮檢測產品或參數所采用的檢測方法標準,而且檢測方法可能有多種,只要具有檢測能力都可列入證書附表。另外,現在有些參數有標準檢測方法,但沒有限值標準同樣只要具備檢測能力仍可列在認證證書附表內,只是出具的檢測報告不能判斷是否符合標準要求。
填寫證書附表可以參數為主,或以產品為主,或兩者都有。主要以產品檢測的實驗室一般以產品為主,如食用油檢測,按食用油的標準對所要求的參數進行全部檢測,認證范圍的檢測對象是食用油,檢測的項目是標準中規(guī)定的檢測參數;而主要是進行某些性能參數的檢測的實驗室一般以參數為主,如噪聲檢測,可針對室內外環(huán)境、公共場所或某種產品只進行噪聲的檢測,因此認證范圍涉及的限值和檢測方法標準就很多,應分別列上,檢測對象是參數“噪聲”。
由于實驗室的檢測能力不斷在調整,限值與檢測方法標準不斷修訂,實驗室計量認證范圍也要隨著不斷調整與更新,但是調整與更新內容需要向認監(jiān)委申報。申報時機可在實驗室計量認證監(jiān)督評審時申報也可隨時申報。只有認監(jiān)委批準了更新的標準列入計量認證證書附表內方可對使用新標準的檢測報告加蓋CMA章。
實驗室計量認證評審準則對實驗室質量工作中人的因素作了充分的說明,是全員參與的一項工作。質量管理是群眾化的活動,各級人員的參與是實驗室有效管理的基礎。因為建立的管理體系文件(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yè)指導書、質量記錄等)是我們今后開展檢測工作唯一的依據。管理體系文件貫穿于檢測工作的全過程,所以全員必須嚴格執(zhí)行。針對檢測業(yè)務范圍確定不同崗位人員。
關鍵人員是進行實驗室計量認證的保證,慎重選擇與確定技術負責人與質量負責人,明確其職責與行使的職權,其中技術負責人對認證范圍檢測方法、程序、目的、結果評價和使用的檢測儀器設備等熟悉程度對計量認證影響相對較大,對于認證范圍較廣的實驗室可以設置多名技術負責人。在管理體系文件中還應明確檢驗員、設備管理員、檔案管理員、監(jiān)督員、內審員等崗位的職責與權利,通過各個重要崗位各負其責多種渠道保證檢測質量。
對于各崗位應制定崗位說明書明確本崗位應具有的能力,對在不同崗位人員進行不定期或定期相關技術的培訓和考評,以保證能夠勝任和適應檢測業(yè)務的變化與調整。
編制實驗室人員名冊體現上述崗位人員安排,建立每個人員技術檔案體現其勝任崗位的能力。編制與實施人員培訓計劃,以適應檢測業(yè)務不斷的更新與發(fā)展。
計量認證范圍確定后,根據檢測產品或參數檢測方法的要求可確定檢測所需實驗儀器設備,檢測中所使用儀器設備的可靠性對保證檢測質量極其重要。需注意的是所配備的儀器設備的量程、精確度等應符合檢測方法標準的要求。
投入使用的檢測相關的儀器設備其中的計量儀器設備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要求應按期進行計量檢定或校準,未按照規(guī)定申請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的計量儀器設備不得使用。計量檢定部門對計量器具檢定或校準后出具檢定或校準證書,應對檢定或校準結果進行評價確認其是否符合本實驗室所使用的檢測方法標準的要求,符合要求的儀器設備進行檢定狀態(tài)標識投入使用,其檢定或校準有效期應在檢測原始記錄中體現。
管理體系文件貫穿于檢測工作的全過程,按照《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其包括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yè)指導書和記錄。
質量手冊闡述了實驗室的組織機構、檢測業(yè)務范圍、管理與關鍵崗位職責與權利等,對文件控制、檢測儀器設備、檢測環(huán)境、檢測方法、檢測的分包、人員要求、檢測結果質量控制、檢測報告等規(guī)定了基本要求。
程序文件是對實現管理體系要求和各相關部門人員開展各項質量活動和檢測活動的程序和途徑的描述,是質量手冊的支持性文件。程序文件規(guī)定了某項質量活動全過程的目的、范圍(引用標準—必要時)、職責、活動程序和要求及支持性記錄等。
作業(yè)指導書是檢驗活動的技術工具和指導文件,是進行某項活動應遵循的規(guī)定和要求,能為相關人員進行該項活動提供具體方法的指導。包含檢驗標準、安全規(guī)定、內務管理、各類工作制度、檢驗細則(試驗大綱)、特殊檢驗方法的技術作業(yè)規(guī)程、樣品的制備要求、抽樣標準和方法、不確定度評定規(guī)范、數據處理方法、自校儀器的校準方法、儀器設備操作規(guī)程、設備維護保養(yǎng)等作業(yè)文件。
記錄是質量活動和檢測技術活動完成的證實文件,為檢測再現和檢測追溯提供依據,是事實和現象、觀察和測量的即時記載,記載的形式可以是文字描述、量值數據和圖示影象等。
管理體系文件有其編制規(guī)范格式,但是具體內容要結合各個實驗室自身的特點編制,并要有編制、審核與審批及實施日期。
管理體系文件隨著所使用的相關國家標準等的修訂、實驗室檢測范圍的調整等經常需進行修改,對文件的修改、審批、發(fā)放與作廢文件的回收等文件進行控制管理,以保證所使用的版本是現行有效的,防止使用作廢的體系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