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豐偉,賈 智,趙夢明,劉大勇
(天津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院牙體牙髓科,天津300070)
近來,一種治療釉質(zhì)早期齲滲透封閉性樹脂問世。這種樹脂材料操作方法簡單,對牙體組織無損傷,同時可以改變釉質(zhì)齲表面的白堊色或棕色變化,達到美觀修復效果。有許多學者對于其修復效果進行研究,并予以肯定,但對于這種新型樹脂材料的顏色穩(wěn)定性,國內(nèi)外研究較少。本實驗以DMG公司生產(chǎn)的愛康滲透型樹脂為研究對象,研究其修復釉質(zhì)齲后,在光照下其顏色的穩(wěn)定性。
1.1 實驗材料 耐酸指甲油,乙酸,CaCl2·2H2O,KH2PO4,磷酸二甲基羥基,麝香草酚,10%HCl,KOH,NaCl,KCl,Na2S,Na2PO4·2H2O,蒸餾水,愛康滲透型樹脂,pH試紙。
1.2 實驗器材 Crystaleye分光光度計電腦比色儀(Olympus Crystaleye Spectrophotometer,CE100-DC/EU),光固化機,4℃冰箱,錐形瓶,棕色試劑瓶,微量加樣器(1000μL,200μL可調(diào))。
1.3 實驗標本 標本取自人體口腔拔出的牙齒。
1.4 實驗方法
1.4.1 離體牙人造釉質(zhì)齲的制備 從2009年9月~2010年3月來天津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院頜面外科就診患者因正畸、牙周病等原因拔除牙齒中,選取32顆牙齒。納入標準:(1)上下頜前牙或前磨牙。(2)牙體組織完整,無充填物和修復體,無齲壞。(3)牙齒表面無因先天發(fā)育或后天等原因造成的非齲性白堊色表現(xiàn),無外源性或內(nèi)源性著色。牙齒拔出后放入生理鹽水中暫時保存。將32顆離體牙除唇面以外的其他面及牙根的表面涂上透明的耐酸指甲油。將牙齒浸泡在5L的脫礦液(包括50mmol/L乙酸,3mmol/L CaCl2·2H2O,3mmol/L KH2PO4,6μmol/L磷酸二甲基羥基,微量麝香草酚,pH 5.0;37℃)中50d。在這段時間內(nèi),每天檢測液體的pH值,pH值變化時,要用10%HCl或者是10mol/L KOH進行調(diào)整[1]。
1.4.2 配制人工唾液 采用ISO/TR410217標準配方配制人工唾液:在1000mL蒸餾水中加入0.4g NaCl和KCl,0.57gCaCl2,0.78gNa2PO4·2H2O,0.005g Na2S,1.0g尿素,并用NaOH調(diào)至pH值為6.8~7.0,保存在4℃冰箱內(nèi)備用[2]。
1.4.3 滲透樹脂處理釉質(zhì)齲 經(jīng)過脫鈣液處理后,每顆牙的唇面形成了白堊色人造釉質(zhì)齲。將32顆離體牙隨機分為A組和B組 (n=16):A組作為實驗組,B組作為對照組。A組和B組牙齒分別保存在預(yù)先配制好的人工唾液中,并保存于37.5℃避光環(huán)境中。A組和B組牙齒隨機編號,方便錄入數(shù)據(jù)。用Crystaleye分光光度計電腦比色儀進行比色。測色系統(tǒng)采用CIE LAB(1976)系統(tǒng)表示。目前此系統(tǒng)為牙科最常用的表色系統(tǒng)。L*代表明度,+a*代表紅色,-a*代表綠色,+b*代表黃色,-b*代表藍色,a*、b*決定了物體的色相,其絕對值的大小表示物體顏色的飽和度。兩個按L*、a*、b*標定的顏色,兩者之間的總差色值△E CIE(L*a*b*),由下式計算△E= (△L*)2+(△a*)2+(△b*)2〕1/2。測量并記錄每顆牙齒的L*、a*、b*。用DMG公司生產(chǎn)的愛康滲透樹脂,對A組和B組離體牙的釉質(zhì)齲進行處理。具體步驟如下:吹干牙齒,酸蝕2min;水汽沖洗30s,干燥;涂抹酒精干燥30s;涂擦滲透型樹脂,等待3min;光固化40s,再涂擦一遍樹脂,光固化40s。
1.4.4 滲透治療后各時段色差測定 滲透治療24h后,測量L*、a*、b*值,作為基準值。此后3個月B組作為對照組,一直避光存放于37℃人工唾液中。A組在每天下午14時,在陽光下照射15s,蒸餾水沖洗2s,剩余23h 43s避光存放于37℃人工唾液中。在15d、1個月、3個月,對兩組牙齒進行測色,測量并記錄每顆牙齒L*、a*、b*值。
1.5 數(shù)據(jù)分析 利用SPSS 16.0軟件分析處理各組數(shù)據(jù)。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整體做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間對應(yīng)時間段做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
2.1 滲透治療前后色差變化 根據(jù)實驗組和對照組離體牙在滲透治療前和滲透后24h的L*、a*、b*,其色差值變化為5.72~6.56和4.32~5.42。分別做獨立樣本t檢驗(P<0.05),滲透前后色差值大于3,超過肉眼可明顯辨別范圍。
2.2 A組和B組不同時間段色差變化 A組和B組在滲透后不同時間段測得的L*、a*、b*值,與基線處測得L*、a*、b*值,分別運算出△E1、△E2和△E3,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A組和B組不同時間段色差值Tab 1 △E value of group A and B in different periods
2.3 A組和B組不同時間段△E的均數(shù)和標準差 結(jié)果見表2。
表2 A組和B組不同時間段的△E值(±s)Tab 2 △E value of group A and B in different periods(±s)
表2 A組和B組不同時間段的△E值(±s)Tab 2 △E value of group A and B in different periods(±s)
△E△E1△E2△E3A組B組1.77±0.551.74±0.591.74±0.571.53±0.731.67±0.641.76±0.55
2.4 A組和B組重復測量方差分析 實驗組和對照組在不同時間段的△E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jié)果見表3。
表3 A組和B組不同時間段△E方差分析Tab 3 Variance analysis of group A and group B in different periods
時間因素和組間處理因素(光照)之間有交互作用(P<0.05);不同時間對色差變化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處理因素(光照)對樹脂色差變化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需要進一步比較樹脂在不同時間段色差的組內(nèi)差異及不同處理方法時樹脂色差的組間差異。
2.5 A組和B組對應(yīng)時間段單因素方差分析 A組和B組按不同時間段色差變化分別做單因素方差分析,其P>0.05,A、B兩組組內(nèi)不同時間段的色差值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6 A組和B組對應(yīng)時間段t檢驗 A組和B組各對應(yīng)時間段的△E值,分別做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在各個對應(yīng)時間段A和B兩組色差值P>0.05,A組和B組在對應(yīng)時間段色差值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臨床中顏色的評價是一個復雜的生理心理過程,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由于顏色的判斷具有主觀性,不同的觀察者對顏色差別的感知和接受程度不同,視覺比色受到觀察者對色差主觀判斷因素的影響,因此對顏色差異的定量評價應(yīng)使用儀器進行測色比較。學者們對儀器測色與肉眼比色之間的相關(guān)性進行了研究,但目前對臨床上肉眼不可接受的色差△E值有不同的標準。Ruyter等[3]認為色差△E>3.3時臨床不可接受,Johnston等[4]發(fā)現(xiàn)樹脂貼面修復體與天然牙的色差△E為6.8時,在臨床上仍為可接受范圍。表現(xiàn)顏色差異的方法最為常用的CIE1976L*a*b*測色系統(tǒng),當兩種物體顏色之間的色差值>1.4,人眼即可分辨出兩種顏色之間的差別,如果△E>3時,則人眼會感覺到明顯的顏色差異。本實驗中,滲透型樹脂修復后的牙齒避光保存下(色差值△E在0.8~2.31之間),顏色較為穩(wěn)定。這與郭航[5]1989年做出的避光保存的樹脂顏色變化(色差值△E為1.23~2.87之間)穩(wěn)定報告基本吻合。本實驗中實驗組滲透型樹脂,經(jīng)過光照實驗后,顏色仍然較為穩(wěn)定(色差值△E為1.15~2.33之間)。光照因素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色差變化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色差變化均未超過ΔE>3.0,這與郭航的報告相差較大:復合樹脂在陽光和紫外線照射下極易發(fā)生顏色變化(色差值△E在2.47~7.20之間)。
復合樹脂的顏色改變是臨床醫(yī)生和患者最關(guān)心的問題之一,雖然光、熱壓固化這類單組份樹脂的成功選用解決了化學固化等多組份樹脂中胺類催化體系及調(diào)拌氣泡因素,但我們?nèi)阅茉谂R床上發(fā)現(xiàn)復合樹脂的顏色改變。復合樹脂材料的顏色改變概括起來分為兩種類型:變色和染色。變色指材料本身的理化性質(zhì)改變或成分的變化引起的色澤改變,這種顏色變化是不可逆的。染色指因環(huán)境中的污染物、色素等滲入或粘著而引起的,染色可以通過磨光、拋光等而改善。
復合樹脂的變色是內(nèi)源性因素造成的。與樹脂基質(zhì)填料以及一些催化、穩(wěn)定體系等化學成份的化學降解有關(guān)。實驗室常用的加速老化實驗是在一定溫度下,將材料浸于各種溶液或/和暴露于紫外光或陽光下等環(huán)境進行測試。
但在本實驗中,并未發(fā)現(xiàn)紫外線對樹脂浸潤后的牙齒色差產(chǎn)生影響。故作此解釋:(1)傳統(tǒng)樹脂是充填式治療,它要求樹脂顏色與牙色相近,以達到美觀修復的效果。滲透型樹脂是淡黃色透明,高流動性的光敏復合樹脂,主要應(yīng)用于釉質(zhì)齲,屬于非創(chuàng)傷性治療。它對白堊色或棕色釉質(zhì)齲的顏色修復,主要是通過其反應(yīng)過程。與臨床經(jīng)常使用的樹脂相比,滲透療法主要應(yīng)用15%鹽酸酸蝕劑,它能更有效的去除釉質(zhì)齲表面的玷污層。高流動性樹脂能夠充分滲入脫礦釉質(zhì)中,光照固化后成為樹脂-多孔羥基磷灰石復合體。故滲透樹脂對牙齒顏色的修復是通過牙體組織與樹脂顏色結(jié)合實現(xiàn)的,而不僅體現(xiàn)樹脂的顏色。因此盡管樹脂在紫外照射下發(fā)生顏色的變化,其變化表現(xiàn)并不明顯。(2)復合樹脂由樹脂基質(zhì)、催化體系和填料等組成,樹脂基質(zhì)的變色與基質(zhì)純度和質(zhì)量對其顏色改變有很大關(guān)系。低質(zhì)量的樹脂,聚合后固化不完全,會造成修復后變色?;瘜W固化復合樹脂引發(fā)體系多含胺類,其反應(yīng)后的殘余部分是日后變色的主要因素??梢姽夤袒瘡秃蠘渲捎谜聊X酚和醋類作為引發(fā)體系,去除了一些變色因素,并加有紫外線吸收劑,能吸收3500~5000nm的紫外線,減少了固化后復合樹脂在光作用下的變色傾向[5]。羅娟等[6]研究指出,在樹脂基質(zhì)中加入適當比例配方的二氧化鋯和納米金剛石填料,使復合樹脂的機械性能介于樹脂和陶瓷之間,達到樹脂的要求,并表現(xiàn)出良好的顏色穩(wěn)定性。本實驗中,樹脂在光照下色差不明顯,故推斷其在技術(shù)方面做出的改進,已達到改變樹脂理化特性的目的。例如提高基質(zhì)的純度和質(zhì)量,減少引起顏色的變化的原因,增加了吸收紫外線的物質(zhì)等。但至于與傳統(tǒng)樹脂具體有何種不同,仍待進一步研究。(3)分光光度計電腦比色儀使用具有系列波長的光源替代色度計型的電腦比色儀的三色光源可更有效地提高比色準確性[7]。Da Silva等[8]用Crystaleye電腦比色儀進行的臨床研究表明,分光光度計比色效果更精準。故與以往的實驗研究相比,Crystaleye電腦比色儀的應(yīng)用,使得實驗結(jié)果更為精準,誤差更小。
經(jīng)過短期的實驗研究證實滲透型樹脂在光照下顏色較為穩(wěn)定。但因其應(yīng)用于臨床不久,其顏色的穩(wěn)定性還有待于進行長期的實驗觀察,以評定其長期的臨床療效。
[1] Buskes JA,Christoffersen J,Arends J.Lesion formation and lesion remineralization in enamel under constant composition conditions. A new technique with applications[J].Caries Res,1985,19(5):490
[2] 李國強,朱靜.游泳池水碓光敏樹脂顏色的短期影響[J].口腔材料器械雜志,2006,15(4):191
[3] Ruyter IE,Nilner K,Moller B.Color stability of dental composite resin material for crown and bridge veneers[J].Dent Mater,1987,3(5):246
[4] Johnston WM,Kao EC.Assessment of appearance match by visual observationandclinicalcolorimetry[J].JDentRes,1989,68(5):819
[5] 郭航.牙冠復合樹脂和陶瓷材料顏色的相關(guān)性能研究[C].博士學位論文,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學院,1991:40-67
[6] 羅娟,劉學恒,王新知.氧化鋯、納米金剛石填料比例對核樹脂顏色的影響[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22(3):251
[7] Stephen JC,Alessandro D,Adam M.Fundamentals of color:shade m atch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esthetic dentistry[M].Chicago: Quintessence,2004:28-30,77
[8] Da Silva JD,Park SE,Weber HP,et al.Clinical performance of a newly developed spectrophotometric system on tooth color reproduction[J].J Prosthet Dent,2008,99(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