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素琴
新生兒疾病篩查是指通過特定的實驗室對某些能夠?qū)е滦律鷥后w格智能障礙、先天性、代謝性疾病及內(nèi)分泌疾病進行群體篩查,使他們在臨床癥狀尚未出現(xiàn)之前得以早診斷、早治療,從而避免重要臟器,如腦、肝、腎不可逆的損傷所導致的生長及智能發(fā)育的落后[1]。也是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nèi)開展的新生兒普查項目。是通過采集新生兒足跟血來篩查苯丙酮尿癥和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兩種疾病,此項工作能否順利進行,采集合格的血片是關(guān)鍵,為了確保檢驗結(jié)果的準確性,我們在采集過程中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提高采血成功率,現(xiàn)將我院兩種不同采血方法的效能進行比較,詣在探討臨床更方便、更快捷、更科學的采血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出生的新生兒60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0例。其中男358例,女242例;體重2 500~4 150 g,平均體重3 325 g。月齡為出生后72 h~7 d,并充分哺乳6次以上。2組新生兒性別比,體重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將2組新生兒哺乳后1~1.5 h[2]均放在溫度為26~28℃,濕度為50%~70%的嬰兒浴室,由高年資經(jīng)驗豐富的護士進行采血,從而減少人為因素對試驗產(chǎn)生的影響。
1.2.1 改良的采血方法:將新生兒平放在床上,腳朝向操作者,護士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成“O”形,緊握新生兒足跟片刻,然后放松,再握緊,反復1~2次握緊足跟[2]。選擇新生兒外側(cè)足踝垂直線與足底外側(cè)緣交界處[3],針刺前用75%乙醇消毒針刺部位兩遍,待干,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把采血部位的皮膚捏起,右手持一次性三棱針在選擇部位成35°~40°進針,進針深度約1.8~2 mm。拔針后待血流出,棄去第1滴血,待血液流出用標準濾紙輕吸血滴,使濾紙正反兩面浸透,共采集3滴直徑為8 mm的標準血片,將血片自然晾干,封存放在2°~8°冰箱等待送檢。
1.2.2 傳統(tǒng)的采血方法:將新生兒平放在床上,腳朝向操作者,護士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繃緊皮膚,用75%乙醇消毒穿刺部位兩遍,待干,用一次性三棱針垂直刺入皮膚,深度為1.8~2 mm,拔針后待血流出,棄去第1滴血,待血液自然流出,用采血濾紙輕吸血滴,使正反兩面浸透,采集3滴直徑為8 mm的血滴,如果血流不暢,可輕輕擠壓針刺周圍的皮膚。
1.3 觀察指標 一次性采集3個血滴,每個直徑均大于8 mm者為成功。手握足底輕輕擠壓0~3次采集3個血斑者為“容易”。擠壓>3次為“困難”。扎兩針為失敗。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新生兒采血成功比較 觀察組一次采血成功292例(97.03%)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225例(75.0%)(P<0.05)。
2.2 2組新生兒采血難易程度比較 見表1。
表1 2組新生兒采血難易程度比較 n=300,例(%)
3.1足跟采血是末梢血,根據(jù)新生兒血容量相對集中于軀干和內(nèi)臟,而四肢末梢血液較少的特點[1],采血前一定要進行干預,保證充足的血運,在新生兒足浴熱敷后或握緊、放松,再握緊的方法,以促進末梢血液循環(huán),使毛細血管血流豐富,從而使采血后血流通暢,使濾紙浸透性好,血斑足夠大,從而提高采血成功率。
3.2 采血質(zhì)量直接影響實驗室檢驗結(jié)果,因此必須按規(guī)范要求完成采集工作。采血過程中諸多細節(jié)影響采血質(zhì)量,如濾紙片的選擇、采血的時間和環(huán)境、操作的方法和熟練程度等。
3.3 采血時間應在出生后72 h~7 d內(nèi),吃足6次奶。特殊情況可延長到出生后20 d。
3.4 掌握正確的采血方法和熟練采血技巧是采血成功的關(guān)鍵。沿新生兒外側(cè)足踝前沿向足底外側(cè)緣做垂直線,此線與足底外側(cè)緣交界處為采血點。該穿刺點為淺靜脈匯集點,血量豐富,出血快有利于采集血樣。進針角度為35°~40°,深度在1.8~2 mm,此層血管豐富,且斜入皮膚與真皮血管接觸面大有利于采血成功。傳統(tǒng)采血方法,繃緊皮膚消毒完畢后垂直刺入,深度不易控制,進針太深易損傷腱膜和骨膜,太淺位于表皮和真皮淺層,血管小,血流慢,血液易凝固,導致采血時間延長或穿刺失敗。
綜上所述,正確的采血方法合理運用采血技巧可提高采血成功率,盡量減少采血給新生兒帶來的痛苦。通過觀察比較在2組新生兒一般情況一致的情況下,采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把采血部位的皮捏起,進針角度再35°~40°深度在1.8~2 mm的采血方法較佳,在臨床上值得推廣使用。
1 陸翠娣,黃亞星,陳文琴.護理干預對新生兒疾病篩查血片標本質(zhì)量的影響.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護理版),2009,5:7-19.
2 周潔,馮瑩,劉艷霞.新生兒疾病篩查中足跟血采集方法的觀察和分析.建放軍護理雜志,2010,1:7.
3 程玲.兩種采血方法在新生兒疾病篩查中的效能分析.現(xiàn)代護理,2008,5: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