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洲
如何整體構建航海高職德育目標體系
□劉志洲
德育目標既是航海高職大學生自己健康成長的目標,也是社會主義高職院育人的目標。就航海高職院來說,落實“把德育放在首位”,首先是明確并建立正確的德育目標。德育目標引導德育方向并制約著德育內容和方式方法。只有目標準,方向正,德育的內容和方式方法才能科學、有效。
整體構建;航海高職院;德育目標體系
高職德育是高職院校德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影響、把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的政治準則、思想觀點、道德規(guī)范、法紀規(guī)范和心理要求,轉化為受教育者個體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法紀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教育。[1]在網絡時代的今天,高職德育已經成為既嚴肅、嚴峻而又沉重的話題。航海高職德育既有各類學校一般德育的共性,又有航海高職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對航海高職學生進行德育工作,首先必須明確并建立正確的德育目標體系。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學校德育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挑戰(zhàn)。從教育對象的特點來說,航海高職大學生與其他大學生一樣仍處在思想品德形成發(fā)展的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可塑性,是進行德育的好時機。目前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來看,我國人均GDP已超3500美元。根據國際經驗,這既是機遇難得的“黃金發(fā)展期”,又是充滿風險的“矛盾凸現期”,很多國家由此進入了更窮或更富的分軌。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經濟社會發(fā)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可能更復雜、更突出,這就使得大學生們處于一個矛盾的甚至無所適從的心理狀態(tài)中。航海高職大學生畢業(yè)后絕大多數從事國際海運事業(yè),他們的工作特點和職業(yè)要求,一是常年工作在“流動的國土上”,遠離祖國,遠離家鄉(xiāng);二是職業(yè)涉外性強,常年奔波于世界各國之間,往來于各國的商貿洽談、貿易交往之間,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形象;三是船員工作十分艱苦,而且時時處處會處于各種危險和困難之中。航海運輸業(yè)的這些職業(yè)要求和工作特點要求航海院校的德育必須有自己的特點。因此,加強航海高職大學生德育工作,培養(yǎng)他們各方面素質是航海類高職院校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從德育的現狀看,學校德育工作還沒有像智育那樣形成一套科學化、系統化、規(guī)范化和相對穩(wěn)定的體系,因此比較“軟”。要真正使德智體美勞五育并進以德為先,就必須整體構建航海高職院德育目標體系。使之方向明確,取得實效。
在整體構建航海高職院德育體系中德育目標體系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直接關系到在整體構建過程中確定方向、統一認識、規(guī)劃內容、選擇方法、建設隊伍、有效管理與科學評價等一系列問題。它既是德育的出發(fā)點,又是德育的歸宿,是德育的首要問題。
航海高職院德育目標體系是在整體構建德育體系的德育論和系統論指導下,將德育總目標分解為橫向貫通滲透、縱向分層遞進的德育目標群。德育目標群排列有序,構成了一個自成系統的目標網絡。根據整體構建德育體系理論,航海高職院德育目標體系呈三維結構。[2]三維德育目標體系橫向由德育目標群組成,其排列起來是:政治要素目標、思想要素目標、道德要素目標、法紀要素目標、心理要素目標。這五項要素目標在學生個體成長中,不斷整合為一個德育總目標。三維德育目標體系縱向由學段目標群組成,其排列順序是:低年級德育目標、高年級德育目標。它們之間相互銜接、分層遞進。學生個體隨著學段的發(fā)展,其德育目標也隨著逐漸提升,如此構成德育目標的縱向發(fā)展體系。三維德育目標體系的內部結構是由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和行為目標群組成。它們縱橫交錯,構成德育總目標的知、情、行的網絡系統。曉之以理是認知基礎,動之以情是必要條件,導之以行是訓練途徑,持之以恒是基本原則。
航海高職德育目標的構建不能純粹依靠空洞的說教,德育目標本身也不能是虛無飄渺的空中樓閣。航海高職德育目標有著自身獨特的價值取向,是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目的在德育領域的具體化,在本質上是德育價值的凝結狀態(tài),是航海高職院通過實施德育,使高職學生達到在政治、思想、道德、法紀、心理素養(yǎng)方面的水平和標準,是高職院德育實踐所產生的預期效果。所謂航海高職德育目標,就是航海高職院為貫徹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zhàn)略,堅持以人為本,把人的全面發(fā)展和行業(yè)的特殊要求作為自己的目標和追求,滿足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高層次航海人才的需要,通過實施德育,使高職學生成為“四有”新人和出色的航海人。
航海高職德育總體目標是:教育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黨的基本路線,確立獻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政治方向,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觀;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走與實踐相結合,具有科學的人生觀;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自覺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服從服務意識,刻苦磨練自己,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勤奮學習,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使之成為具有高尚人格、高素質的優(yōu)秀航海人才。
熱愛祖國及高度的責任感事業(yè)心是航海高職大學生政治素質的重要要求,航海高職大學生畢業(yè)后作為一個海員可以周游列國,面對的誘惑很多,因此必須時時想到我是一個中國人。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覺維護祖國的利益、榮譽、獨立、統一和各民族的大團結。具有忠于祖國、獻身人民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把祖國利益和個人利益聯系起來,視祖國利益為最高利益,做一個忠誠的愛國主義者,有刻骨銘心的愛國之情,矢志不渝的愛國之志,生死不移的愛國之行。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中華民族立于不敗之地的一個重要保障,就是中華兒女高揚愛國主義旗幟,萬眾一心,奮發(fā)圖強,艱苦奮斗。一個人能夠成為什么人,應該成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社會,依賴于生于斯、長于斯的祖國。一個人對祖國愛得越深,歷史責任感就越強烈,人生目標就越明確,人生信念就越堅定。[2]對自己的祖國充滿無限的感情,立志建設祖國,報效祖國。航海又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也是一項責任重大的工作,動蕩孤寂的海上生活讓人倍感疲憊和厭倦,輕浮的工作作風極易導致重大的安全事故甚至災難性的后果。因此,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對這一行業(yè)來講就顯得極為重要,沒有高度的事業(yè)心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敬業(yè)精神,沒有高度的責任感就不可能有踏實的工作作風。而良好的敬業(yè)精神和踏實的工作作風是“高素質海員”職業(yè)素質的一條重要標準。
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科學的思想意識、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風,辯證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是航海高職大學生思想素質重要要求。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逐步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現實生活中的政治、經濟、文化、道德現象,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具有接觸、辨析、識別各種理論思潮的能力,能充分認識種種思潮合理和積極的一面,以及消極錯誤的一面,自覺抵制不良思潮上的侵襲,正確認識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與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進取創(chuàng)新、公平競爭、團結協作、講求效益、惜時守信等觀念。發(fā)揚對國家和人民的奉獻精神和勇于自我犧牲精神,顧全大局,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利己主義。明確正確的學習目的,養(yǎng)成勤奮、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的良好學風,努力攀登科學文化高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和實踐;具有開拓進取的精神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本領,走與實踐相結合的成長道路。
嚴明的組織紀律性、良好的服從意識和同舟共濟的團隊精神也是“高素質海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船舶是一個整體,海員是一個團隊,整體有整體的大局,團隊有團隊的利益,任何個體只有依托整體和團隊才能有效發(fā)揮其作用。一個沒有組織紀律性沒有服從意識的海員,即使他的能力再強,也勢必會給船舶的整體工作帶來危害;一個沒有團隊精神的海員只能導致船舶不和諧的工作局面,所以,海員的服從意識是船舶有效協調整體工作的基礎;海員的團隊精神是船舶有效整合資源、最大限度確保航行安全和創(chuàng)造效益的保障。航海高職大學生積極探索,不斷進取,努力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提高道德文明水平,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繼承優(yōu)秀文化傳統,樹立社會主義的道德風尚。遵守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和要求,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和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強化學生的公民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大學生的基礎文明素養(yǎng)和道德人格,教育學生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大力倡導以愛崗敬業(yè)、誠實信用、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yè)道德,教育學生正確處理好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工作中做一個以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為重的建設者。以集體主義為原則處理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熱愛集體,懂得個人要與集體相協調,依靠集體才能成功。任何成績的取得都是與他人協作的結果,不管你所處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團隊,都是如此。一條船就是一個小社會,大家必須有集體觀念,團結協作、同舟共濟,才能心情舒暢地圓滿完成任務。
法制紀律素質是人們通過法制紀律知識的學習并融會貫通,在頭腦中內化形成的法紀信念、法紀意志和法紀情感等心理因素的內在表現。法紀素質是學生學會做人做事、學會生活的基本要求,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3]航海高職大學生將來從事遠洋運輸事業(yè),一艘船就是一塊流動的國土,因此法紀信念、法紀意志和法紀情感對于航海高職大學生來講尤其重要,認真學習、自覺維護和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其他法律,正確行使法律賦予的民主權利,自覺履行法律所規(guī)定的義務;樹立起與公民權利和義務相一致的意識,做到知法守法,形成依法治國、依法辦事的觀念。遵守社會公德和校紀校規(guī),自覺維護集體榮譽,維護學校正常秩序,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養(yǎng)成良好遵紀守法習慣,輪船航行在大海上,一個航次需要幾天甚至幾十天,每一條船上都是按嚴格的定編配員的,每一個人都有特定的崗位,每一個人都必須遵紀守法、愛崗敬業(yè)。同時要認真學習國際法、海洋法等法律法規(guī),知曉國際法律法規(guī),在國際關系中能做到依法辦事。
具備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yōu)良品格。具有較強的心理調適能力和較高的個人修養(yǎng)。作為航海高職院培養(yǎng)的海員,對心理素質的要求更高。船舶的活動空間有限,一天24小時生活工作在這狹小的空間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剛開給可能還有點新鮮感,時間一長就會令人孤獨難熬。海員不是神,他們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拋妻別子、背井離鄉(xiāng)、四海漂流、浪跡天涯,心中有不盡的思念,夢里有無限的牽掛。如果沒有頑強的毅力,很難堅持這份工作;海上氣候多變、天氣變化無常,若遇驚濤駭浪,船舶會劇烈搖晃,如果沒有健康的心理,很難應對這份工作;不能應對和堅持這份工作,就不可能成為“高素質海員”。所以,頑強的毅力和健康的心理同樣也是“高素質海員”必備的基本素質,因此,學校心理素質教育要圍繞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為中心,以心理健康知識普及、防治心理障礙、促進心理發(fā)展為工作指導,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科研“三位一體”為工作內容,學校、院系、學生心理健康社團為“三級網絡”的工作體系,以及由德育工作者、心理學工作者和醫(yī)療工作者的“三結合”工作隊伍,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堅持培養(yǎng)學生勇敢勤奮、剛健有為、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以適應將來的非常艱苦、寂寞的工作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要具備勇于克服困難,戰(zhàn)勝危險的堅強意志和臨危不懼的膽略和氣魄,克服遇到各種困難和各種危險,去迎接困難和挑戰(zhàn),去戰(zhàn)勝驚濤駭浪。
實現航海高職德育目標是培養(yǎng)優(yōu)秀航海人才的需要,這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工程。學院黨委必須高度重視,從日常學生管理、“兩課”教學、后勤服務、學生自我教育等多方面實施全方位的德育工程,同時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分層次開展德育教育,努力做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才能確保高校德育目標的實現,。
[1]陳友放.整體構建高職德育管理過程體系[J].成人教育, 2009(09).
[2]胡桂.構建和諧德育的目標體系[J].學習導報,2005(07).
[3]邱觀建.構建新世紀高校素質教育新體系[N].光明日報,2004-2-28.
劉志洲(1958-),男,江蘇鹽城人,江蘇海事職業(yè)技術學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學校教育研究。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廳2009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指導項目“網絡時代高職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編號:09SJD880019)階段性成果。
G715
A
1001-7518(2011)11-0074-03
責任編輯 謝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