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銀杏葉中有效成分的研究進展

        2011-02-19 00:01:27孫笑槐浙江省蘭溪市人民醫(yī)院西藥房
        中國科技信息 2011年4期
        關鍵詞:黃酮

        孫笑槐 浙江省蘭溪市人民醫(yī)院西藥房

        銀杏葉中有效成分的研究進展

        孫笑槐 浙江省蘭溪市人民醫(yī)院西藥房

        銀杏葉的主要成分為黃酮類化合物和萜內酯,有較高的藥用和經濟價值,因此,對銀杏葉有效成分研究也受到很大的關注,本文綜述了銀杏葉藥用有效成分及其提取工藝、臨床應用以及影響銀杏葉藥效成分的內外因素(品種、季節(jié)及樹齡等),為合理有效地開發(fā)利用銀杏葉提供科學依據(jù)。

        銀杏葉;有效成分;提取工藝;臨床應用

        引言

        銀杏葉是一種具有很高藥用價值的植物,銀杏樹是我國古老的樹種,它是神奇的醫(yī)療之樹,2億5千多年前侏羅紀恐龍掌控地球時,銀杏已經是最繁盛的植物之一。地球生命歷經千億年的變動,尤其是第四世紀冰川覆蓋之后,只有銀杏仍保持它最原始的面貌,在生物演化學史上被稱為“活化石”。其葉、果實、種子均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其藥理作用不斷被認識,臨床應用范圍逐步擴大,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1 銀杏葉簡介

        銀杏葉(Folium Ginkgo)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白果樹、公孫樹)Ginkgo biloba L.的干燥葉。秋季葉尚綠時采收,及時干燥。銀杏葉多皺折,完整者呈扇形,長3~12cm,寬5~15cm。黃綠色或淺棕黃色,上緣呈不規(guī)則的波狀彎曲,有的中間凹入,深者可達葉長的4/5。具二叉狀平行葉脈,細而密,光滑無毛,易縱向撕裂。葉基楔形葉柄長2~8cm。體輕。氣微,味微苦[1]。

        2 銀杏葉中的有效成分

        銀杏葉的化學成分十分復雜,但其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是黃酮類化合物和銀杏內酯;此外,還有有機酸類、酚類、聚戊烯醇類等。

        2.1 黃酮類化合物

        黃酮類化合物都含有C15核,在銀杏葉提取物中的含量約占5.91%,目前從銀杏葉提取物中已分離的黃酮類化合物有40種[2];根據(jù)分子結構不同,可分為四大類。

        2.1.1 單黃酮

        銀杏葉中的單黃酮有7種;山萘素、槲皮素、異鼠李素、洋芹素、木樨草素、三粒麥黃酮、楊梅樹皮素,它們的結構中含有5,7,4′-三羥基,3-OH連接糖基,糖基可以是單糖、雙糖、三糖,大多數(shù)為葡萄糖和鼠李糖;前3種是其主要成分,被作為銀杏制劑質量控制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治療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有效成分。

        2.1.2 雙黃酮

        雙黃酮即二聚體黃酮,通常是裸子植物的特征性化學成分。在銀杏葉中已發(fā)現(xiàn)的雙黃酮有6種;阿曼托黃素、白果黃素、銀杏黃素、異銀杏黃素、穗花杉雙黃酮、5′-甲氧基白果黃素。分子結構皆以芹菜素3′、8″位碳鏈相連接而成的二聚體,含有1~3個甲氧基。有研究表明雙黃酮具有抗炎、抗組織胺的作用,其活性隨甲氧基的增加而降低。

        2.1.3 黃酮苷

        現(xiàn)已知的黃酮苷有17種:洋芹素-7-葡萄糖苷、木樨草素-3-葡萄糖苷、楊梅樹皮素-3-葡萄糖-6-鼠李糖苷、3′-甲基楊梅樹皮素-3-葡萄糖-6-鼠李糖苷、槲皮素-3-鼠李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槲皮素-3-鼠李糖-2-葡萄糖苷等。

        2.1.4 兒茶素類

        兒茶素類根據(jù)母核上2-位碳原子旋光性的不同及5′-位是否含有羥基分為4種:兒茶素、表兒茶素、沒食子酸兒茶素和表沒食子酸兒茶素;藥理實驗表明兒茶素類具有治療肝中毒和抗腫瘤的作用。

        2.2 萜類內酯

        銀杏內酯包括銀杏內酯A、B、C、J、M和白果內酯,其中銀杏內酯M僅存在于銀杏的根皮中,因此銀杏葉中的有效活性內酯成分主要指銀杏內酯A、B、C、J和白果內酯,銀杏內酯屬二萜類內酯;分子中都含6個五元環(huán),其中含有3個γ-內酯環(huán)和1個四氫呋喃環(huán),它們的側鏈上均含一個叔丁基;銀杏內酯B的活性最強,特異性最高,這是區(qū)別其他天然內酯化合物的重要特征,白果內酯屬倍半萜類內酯,分子結構中僅含有一個戊烷環(huán),此類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易分解,這就是不同生產工藝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的主要原因。

        2.3 酚酸類

        此類化合物成分屬于羥基取代的水楊酸衍生物,主要有白果酸、白果酚、D-糖質酸、莽草酸和6-羥基犬脲喹啉酸、銀杏酸等,研究表明銀杏酚酸具有強烈的殺蟲、抑菌殺菌作用以及抗腫瘤、抗炎和抗氧化等多種藥理活性,可用于植物農藥的開發(fā)和新藥的研究[3],而另一方面此類物質具有細胞毒性,可致過敏、致突變,引起陣發(fā)性痙攣,神經麻痹[3],其主要毒性成分4′-甲氧基吡哆酸為維生素B 6 拮抗劑,抑制大腦中的谷氨酸轉化為γ-氨基丁酸,因此EGB質量規(guī)定其含量必須低于5mg.kg-1;國內市場上出售的EGB粉末一般酚酸含量都在300~1500μg.g-1。

        2.4 其他成分

        3 銀杏葉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藝

        3.1 銀杏葉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

        3.1.1 有機溶劑浸取法[4]

        浸取工藝為:浸取溶劑為50%~60%乙醇,液固比為8∶1~6∶1,60~70℃浸泡,時間3~4 h,2次,樹脂采用A-1和A-2混合樹脂,此方法得出黃酮含量為26%~31%。

        另一方法[5]是取粉碎好的銀杏葉100 g,加入400 ml 75%酒精,浸泡過夜,再于55℃左右水浴,并不斷攪拌,5~6 h后趁熱過濾,收集濾液。將濾渣重復上述操作,合并兩次濾液;將濾液盛于分液漏斗中,用石油醚萃取1~2次,每次石油醚用量約為濾液體積的1/25,直到水層不含葉綠素時為止;將分液漏斗中分出的水相,用旋轉蒸發(fā)器旋轉蒸發(fā),同時回收乙醇;當蒸至少量液體時,轉入培養(yǎng)皿中,于60~70℃干燥箱中烘干,得到棕紅色粘稠物,這就是主要成分為黃酮類化合物的銀杏葉提取物,其產出率為16.8%。

        有機溶劑浸取法是目前國內外使用最廣泛的方法,而且產品質量較優(yōu),但有機溶劑的蒸汽壓高,易燃易爆,而且生產成本高,因此使有機溶劑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1.2 水浸取法[6]

        浸取工藝為:先將銀杏葉去雜,洗凈,烘干粉碎,然后以pH為8.0的水浸取銀杏葉,在相比(固∶液)1∶40,浸出溫度為90℃,浸取4次,3 h/次,銀杏葉中總黃酮的浸出率可達98.5%,幾乎可以將銀杏葉中黃酮全部浸出。

        水作為浸取溶劑具有來源廣,生產成本低,無環(huán)境污染等優(yōu)點,但是采用水浸取時,浸取液雜質含量較高,如無機鹽、蛋白質、糖和淀粉等,給進一步分離帶來許多困難。

        3.1.3 超臨界流體萃取法

        隨著超臨界流體技術的發(fā)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在天然產物活性成分提取中的應用日益廣泛。超臨界流體萃取法與溶劑提取法相比具有提取效率高、無溶劑殘留、無毒性,活性成分和熱不穩(wěn)定成分不易被分解破壞等優(yōu)點。同時還可通過控制臨界溫度和壓力的變化來達到選擇性提取和分離純化的目的。該法可直接用于銀杏葉的萃取,也可用于銀杏初提物的精制。某學者用臨界CO2提取分離了黃酮苷,且用超臨界流體色譜法測定了銀杏葉提取物中黃酮類化合物。還可用極性改性劑(乙醇70%,水30%)的超臨界CO2萃取銀杏葉,再經大孔樹脂濃縮,所得黃酮37%,內酯8%,酚酸<4ppm,萃取率達85%。

        3.2 銀杏葉內酯的提取

        3.2.1 溶劑浸取法[7]

        浸取路線:銀杏葉(先25%乙醇水溶液浸提后,濃縮蒸發(fā)掉乙醇)→ 濃縮液(石油醚脫脂)→水層(NaHCO3調節(jié)pH8~9→離心沉降→ HCl調節(jié)pH至中性→加入3%~5%NaOAC→醋酸乙酯萃?。腿∫海∟a2SO4干燥,濃縮掉乙酸乙酯)產品。該方法銀杏總內酯的含量為35%~40%。

        其他方法[8]:銀杏葉提取物→5%甲醇水溶液(150℃油浴中煮沸10~15 min、過濾)→濾液(HCl調pH至3~4、醋酸乙酯萃取)→萃取液(水洗至中性、減壓蒸干醋酸乙酯)→產物。

        浸取溶劑體系的選擇是影響萜內酯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浸取液應使萜內酯有大的溶解度。某學者考察了黃酮和萜內酯在不同溶劑不同溫度下的溶解性,結果表明:萜內酯在70℃,溶劑強度為8.50處溶解度最大,但在此溶劑體系中,黃酮苷的溶解度極小。

        3.2.2 柱提取法[9]

        單純采用柱提取而在后續(xù)步驟中不用溶劑萃取的,目前用Al2O3填充柱處理銀杏葉的乙醇浸提液,然后用無水乙醇洗脫,洗脫液濃縮即得產品。方法可將銀杏總內酯的含量提高到95%以上,得率為4.2%。

        3.2.3 溶劑萃取-柱提取法

        采用萃取和過柱的聯(lián)合處理法的文獻報道比較多,這種方法對各種內酯的提取均有效,避免了前兩種方法的不足,而且含量均較高。

        3.2.4 有望采用的新技術

        近年來發(fā)展了一些新的中藥提取技術[10],如:超聲提取技術、酶工程技術、微波技術及雙水相萃取技術等。目前還沒有用于銀杏萜內酯的提取,隨著這些新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應用,有望用于銀杏萜內酯的提取,提高提取效率。

        4 影響銀杏葉中有效成分的有關因素

        4.1 不同產地、品種的影響

        銀杏在我國分布廣泛,除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青海、西藏、海南省尚未見銀杏分布外,其余各地均有分布和種植。質量是有益的。但由于各產地的地理、氣候、土壤等生態(tài)條件的差異。某學者[11]測定了浙江杭州、臨安、天目山等地區(qū)的銀杏葉總黃酮含量,其范圍為2.5%~3.8%,可以看出雖是同省內的不同產區(qū),但總黃酮的含量仍有較大的變化。曾用HPLC法[12]測定了北京、廣東、浙江、河北、陜西等地銀杏葉中槲皮素(quercetin)、異鼠李素(isorhamnetin)、白果黃素(bilobetin)、山柰酚(kaempferol)、銀杏黃素(ginkgrtin)和西阿多黃素(sciadopitysin)等6種黃酮成分的含量,結果表明:含量差異可達4倍以上,其中廣東南雄產的銀杏葉6種黃酮總含量最高,認為這可能與亞熱帶地理環(huán)境有關。某學者[13]測定了浙江省不同地區(qū)的銀杏葉內酯B的含量變化,結果表明不同地區(qū)生長的同一時期采收的銀杏葉內酯B的含量可相差1倍左右。

        銀杏種以下的分類學研究一直是國內外的植物學家、林學家研究的重要內容。曾勉先生1935年在浙江諸暨縣作了銀杏調查后,認為以種子大小、形態(tài)等性狀,按栽培植物命名法規(guī)可分為3個變種[14];將銀杏分為兩種類型,但沒有對這兩種類型進行拉丁文標注。1960年曾勉調查江蘇太湖洞庭山的銀杏品種,以洞庭皇、大佛手、家佛指命名了3個品種,從而奠定了我國銀杏品種劃分的系統(tǒng)基礎。1993中國林業(yè)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果樹志·銀杏卷》記載我國各地已經應用的有46個品種。

        4.2 不同采葉時間的影響

        用HPLC法測定[15]了北京沙河鎮(zhèn)的同一顆銀杏樹同一枝條葉的4~11月份的3 種主要黃酮含量,并換算出總黃酮含量,結果表明總黃酮含量有季節(jié)性變化,其中4月份的含量最高。這一結果與Lobstein的報道結果相一致。其中黃酮苷元在4,5,7月是以山柰酚為主,其它時期是以槲皮素為主,而異鼠李素比例一直很小。用比色法[16]測定了5~6月份的銀杏葉總黃酮含量,結果是含量呈上升趨勢,其中9月份的含量最高,而10月份含量又下降,認為采葉應在秋季與采果同時為宜。

        用HPLC法測定了不同采收季節(jié)的銀杏葉中內酯B的含量,結果春季含量最低,為0.02%,以后逐漸增高,秋季前最高為0.1%~0.25%,10月末葉子發(fā)黃,內酯含量迅速下降。法國學者Flesch[27]等連續(xù)3 年對同批1~3年生銀杏葉中內酯含量逐一測定,結果含量不因苗齡變化,3年間平均值恒定,但一個生長期內表現(xiàn)出春到夏逐步增高,后隨葉的衰老含量又下降的變化。

        4.3 不同樹齡、雌雄的影響

        某學者[16]測定銀杏老樹和幼樹葉總黃酮含量,結果表明幼樹葉的總黃酮含量明顯高于老樹葉;曾報道了江蘇產區(qū)1~5年樹齡的實生銀杏和嫁接銀杏的黃酮含量變化,隨著樹齡增長,黃酮含量逐年下降,而嫁接銀杏由于接穗樹齡大,黃酮含量最低。

        對北京地產數(shù)種銀杏雌雄樹6種黃酮測定結果表明,雌樹的6種黃酮總量高于雄樹。用分光光度法測[17]定了廣西產銀杏葉結果株與不結果株總黃酮含量,結果是前者含量高,在嫩葉時不明顯,8月份以后比較明顯,兩者結果一致。

        4.4 不同采葉部位、不同加工方法的影響

        研究表明,銀杏葉的黃酮含量高于其他器官,但葉片的含量高于葉柄,同一棵樹不同部位的葉的黃酮含量也有差異,在6月份采的同一枝條上、中、下部位葉的黃酮含量是上部最高。

        4.5 討論

        銀杏葉的有效成分受其不同來源的影響,其中影響黃酮類成分的主要因素為產地、采葉時間、樹齡、雌雄、采葉部位、及加工方式的不同;影響內酯類成分的主要因素為產地、采葉時間、加工方式的不同。另外,品種的影響也是有待探討的一個問題。

        4.5.1 銀杏是單科單屬單種植物,在我國的栽培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形成了許多品種,但目前的許多優(yōu)良品種的選育主要是以產種子為目的,對于不同品種的有效成分含量變化研究,目前還沒有見到報道。從以上研究的結果表明,銀杏葉化學成分存在著顯著的遺傳差異,這種遺傳多樣性顯示出多水平開展遺傳改良的巨大潛力。隨著葉用銀杏資源的廣泛應用,開發(fā)高產、質優(yōu)的銀杏葉是很有必要的。銀杏葉的藥用價值在于其有效成分,因此,如何選育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優(yōu)良品種就成為需要深入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

        4.5.2 在銀杏的栽培方面,壯苗培育方法分播種、扦插、分蘗、嫁接和組織培養(yǎng)等方法。其中以播種育苗的方法應用最廣泛,但是播種的方法是最難保證遺傳穩(wěn)定的一種育苗方法,因為人們還很難控制父本的一致性,其結果是造成家系內單株間遺傳特征的重大差異,因此單株間的有效成分含量也會有差異。而采用無性繁殖的方法則可以保持遺傳的一致性,因此,應首選無性繁殖的方法建立高質量的葉用銀杏種植園。

        目前國外有關銀杏葉化學成分含量的報道有一些還存在著很大矛盾,這是由于含量受遺傳的、非遺傳的和環(huán)境的多種因素影響。由以上結果看,不同采集時間的黃酮類成分含量有報道為9月份最高,也有報道為4月份最高,這種矛盾的存在,除各自測定方法的準確度系統(tǒng)誤差外,是否與各測定樣品來源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及品種、樹齡、雌雄等因素有關,任何隨機采樣分析的結果都只有相對的正確性。這些問題還需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

        5 銀杏葉的藥理作用

        銀杏葉斂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肺虛咳喘;心絞痛,高血脂,抗凝固,有一定概率提高記憶力。銀杏葉雖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預防心血管病,但不能同時服用其他治心血管藥物,銀杏提取物為濃縮顆粒狀,具有很強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銀杏葉中的黃酮甙、氨基酸和氨基酸合成膠原蛋白成分對人體美容,抑制黑色素生長,保持皮膚光澤與彈性起著不小的作用。此外,據(jù)現(xiàn)代臨床研究,對以陰性癥狀為主(如社會退縮,懶散,思維貧乏,呆滯等癥狀)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有顯著效果,對老年癡呆癥也有一定的效果。

        銀杏葉富含黃酮類物質,對調節(jié)血脂,保持心血管健康有很好的作用。

        銀杏葉中有重要藥理活性作用的成分有兩大類:銀杏黃酮甙和銀杏萜內酯。它們別具一格的作用機制與目前臨床上一些常用的心腦血管疾病治療藥物是不相同的。

        其一是銀杏萜內酯可選擇性的抵抗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是人體內一種很強的可引發(fā)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栓的內源性活性物質,是誘發(fā)心腦血管疚病,特別是引起中風,心肌梗死的隱形殺手,危險性很高,而銀杏萜內酯則是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克星。

        其二是銀杏黃酮甙具有對付自由基的高強本領。銀杏黃酮甙已被證實能有效地對抗和消除自由基,并起到延緩衰老的良好作用,特別是近期來自國外的信息。認為銀杏葉可用于預防和醫(yī)治早期老年癡呆癥患者,尤對幫助恢復和改善記憶力作用明顯。

        其三是銀杏萜內酯和黃酮甙兩者有協(xié)同作用,可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腦血管循環(huán),在缺氧情況下保護腦和心肌細胞。另外可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提高紅細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故銀杏葉提取物的制劑對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以及腦震蕩,腦外傷后遺癥等患者均有較為良好的功效,且一般少見出現(xiàn)不良。

        6 銀杏葉的副作用

        吃多了會中毒,引發(fā)肌肉抽搐,瞳孔放大。孕婦與兒童更要謹慎。

        銀杏葉不能與茶葉和菊花一同泡茶。

        銀杏葉提取物(EGB)的化學成不僅包括銀杏黃酮/內酯等主要有效成分,還有銀杏酸這一有害成分。

        銀杏酸是國內外一致公認的潛在過敏物質,是自然界中最強烈的接觸性過敏原中的成分之一,可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還會引起基因突變、神經損傷等

        危害:可導致過敏性休克、過敏性紫癜、剝脫性皮炎、消化道粘膜過敏、痙攣和神經麻痹等不良反應。

        銀杏內含有大量的銀杏酸,銀杏酸是含有毒性的,一般買來的葉子未經過深加工和提取,里面的銀杏酸含量高達3000~4000ppm,特別銀杏酸是水溶性的,一泡水不但沒有吃到里面的銀杏黃酮和銀杏內脂等有效物質,反而效果是相反的,里面全是毒!

        在藥品方面,特別是醫(yī)院用藥的銀杏制品里面允許略含10ppm的銀杏酸。

        7 銀杏葉的臨床應用

        7.1 對皮膚的美白除皺有特殊的功效

        7.1.1 美白方面

        銀杏葉中所含有的黃酮成分可以阻礙色素在真皮層的形成與沉著,達到美白肌膚與防治色素斑塊的作用。除了黃酮之外,銀杏葉中的錳、鉬等微量元素,亦能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黑色素生長。

        7.1.2 除皺方面

        人體的肌膚完全更新一次需要歷時3個月左右,但為何我們臉上還是會有惱人的小細紋呢?原因在于,真皮層所形成的新生細胞在還沒抵達到皮膚表層時就已經被過多的自由基氧化,當其抵達至表皮層時已經屬于老化細胞了。銀杏葉中的黃酮甙與黃酮醇都是自由基的清道夫,能保護真皮層細胞,改善血液循環(huán),防止細胞被氧化產生皺紋

        7.2 臨床觀察證明,銀杏葉有下面幾種功效

        (1)降低人體血液中膽固醇水平,防止動脈硬化。對中老年人輕微活動后體力不支、心跳加快、胸口疼痛、頭昏眼花等有顯著改善作用。

        (2)通過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彈性而降低血壓,有較好的降壓功效。

        (3)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積成分,改善血液流變性,增進紅細胞的變形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通暢,可預防和治療腦出血和腦梗塞。對動脈硬化引起的老年性癡呆癥亦有一定療效。

        (4)銀杏葉制劑與降糖藥合用治療糖尿病有較好療效,可用于糖尿病的輔助藥。

        (5)用于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也有較好療效。

        (6)降低脂質過氧化水平,減少雀斑,潤澤肌膚,美麗容顏。

        國內外學者對銀杏的化學成分、藥用作用等進行了大量研究,證實了銀杏葉及EGB 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高脂血癥均有良好的作用,同時在呼吸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疾病等方面有很好的療效。隨著臨床廣泛應用,對其藥理作用進一步地認識,發(fā)現(xiàn)還有其他作用和用途。

        7.2.1 保護肝臟作用

        銀杏葉片有良好保護肝細胞作用,防止肝纖維化的啟動,預防肝纖維化的形成;肝纖維化的肝內多種細胞因子和炎性介質作用于肝星狀細胞導致細胞外基質過度分泌,血小板活化因子(PAE)具有廣泛生物活性內源性磷脂介質,可造成幾乎所有臟器的損害,脂質過氧化物(LPO) 可直接刺激膠原基因轉錄,導致肝纖維化,而銀杏葉片有清除氧自由基及LPO作用;可能因抑制細胞因子和炎性介質,減少基因肝星狀細胞的刺激或直接作用于肝星狀細胞抑制膠原分泌,促進膠原分解進而阻斷逆轉肝纖維化;銀杏內脂有抗PA E 作用。銀杏葉治療慢性乙肝炎肝纖維化3個月后,血清透明質酸(HA)、LM 較治療前下降,治療6個月透明質酸(HA)、層粘蛋白(LN)、型前膠原(PC)較有更明顯下降,同時肝功能明顯改善[18]。動物實驗表明金納多(銀杏葉提取物) 能部分阻斷PAF 對肝臟的損害,保護肝細胞。

        7.2.2 抗毒作用

        銀杏葉提取物對酒精性肝損害可以起一定的保護作用。銀杏葉提取物具有強烈的抗氧自由基,保護肝竇內皮細胞改善微循環(huán)和抗中性粒細胞聚集作用[19]。銀杏葉片治療燃煤型砷中毒肝纖維化,治療3個月后,治療組臨床顯效率為45.5%,總有效率為79.5%;對照組分別是7.5% 和42.5%,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 0.01)。治療組血清肝纖維化指標治療后明顯下降;病理結果也顯示肝纖維化計分有一定程度下降,說明銀杏葉片有抗砷中毒肝纖維化的作用。其機理與銀杏葉片具有強有力的拮抗作用有關,一方面阻斷細胞因子間的瀑布效應,另一方面抗機體脂質過氧化,而減輕機體砷中毒及其肝纖維化的作用[20]。

        7.2.3 抗腫瘤作用

        銀杏酸對體外培養(yǎng)的腫瘤細胞有較強抑制作用。濃度為50Lg·mL-1時,對腫瘤細胞生長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中對肺癌L TEPA2 細胞抑制率達到59.1%,而對正常細胞無影響;但高濃度銀杏酸對正常細胞和腫瘤細胞生長的抑制作用趨于一致[21]。銀杏內酯B 能抑制小鼠慢性炎癥性血管生成模型的血管生成,能抑制促血管生成細胞因子IL 21B和TN F2A的轉錄及表達,這可能是其抑制慢性炎癥血管生成的機制有關。銀杏葉聚戊烯醇其構型與人體及哺乳動物體內所含的多萜醇相似,在體內參與細胞膜糖蛋白的代謝,產生保肝、抗癌等一系列生物活性。銀杏葉聚戊烯醇對移植性肝癌Hep s 有良好的抗癌作用[22],與鹽酸阿霉素粉針劑(ADM)、順鉑(PDD)聯(lián)合化療及聯(lián)合60Co 放療均有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 應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7.2.4 抗輻射作用

        輻射可使機體產生大量的自由基,進而引起一系列的輻射損傷,因此,防止機體細胞或組織產生或及時清除自由基,對輻射防護具有重要意義。EGB 具有提高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作為免疫增強劑。EGB 緩解輻射引起的繁殖力下降。低劑量EGB免疫調節(jié)效果優(yōu)于高劑量EGB 也有較好的免疫調節(jié)作。

        7.2.5 保腎作用

        有學者報道銀杏葉可減少早期糖尿病腎病尿蛋白的排出,降低血脂,減輕高凝狀態(tài)等,激素加銀杏葉提取物治療后腎病綜合征(N S)水腫明顯消退,臨床癥狀及各項生化指標等明顯改善。銀杏葉提取物對兒童腎病綜合征治療有明顯療效,能降低蛋白尿,改善腎功能,降低膽固醇,減輕水腫。腎臟有保護作用,值得臨床常規(guī)應用。有學者觀察銀杏葉提取物對大鼠腎缺血再灌注后細胞凋亡。結果:缺血再灌注組較假手術組腎小管凋亡細胞數(shù)明顯增多;銀杏葉提取物處理組較缺血再灌注組凋亡細胞數(shù)明顯減少, 組織損害明顯減輕。EGB 很可能通過捕獲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抑制氧自由基誘發(fā)的細胞凋亡,從而保護腎缺血再灌注損傷。這一研究為中藥的開發(fā)提供了依據(jù),也為臨床上中藥治療腎缺血性損傷展示了一定的前景。

        7.2.6 治糖尿病作用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D) 認為與血管障礙、代謝紊亂及神經營養(yǎng)因子減少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有關。也累及周圍神經及自主神經,主要病理改變是有髓纖維密度減小和脫失;遠端軸索變性,節(jié)段性再生成薄髓鞘。金納多(銀杏葉提取劑)能增加缺血組織的血流量,清除自由基,防止血小板聚集,顯著降低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纖維蛋白原量,從而改善周圍神經微循環(huán)及血供,保護神經組織。在有效降低血糖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銀杏達莫治療DPND, 對改善其自覺癥狀的肢體疼痛、麻木、感覺減退的總有效率為89.0%,聯(lián)合甲鈷胺或活性V itB12治療DPND 可明顯改善其臨床癥狀及神經傳導速度。EGB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有明確的療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值得推廣。

        8 總結

        (1)實驗證明,銀杏葉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黃酮類化合物和萜內酯,藥理作用很大。

        (2)近幾年,銀杏葉有效成分的藥理作用越來越被重視,合理有效地提取銀杏葉中有效成分的工藝也是不容忽視的,需要不斷地完善。

        (3)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地域、氣候等外界條件的不同,銀杏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存在差異,因此,我們還需要深入研究銀杏葉的質量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相關性,尋找道地藥材的形成規(guī)律和銀杏的優(yōu)質品種。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一部

        [2]陳仲良.銀杏提取物的化學成分和制劑的質量.中國藥學雜志.1996,31(6):326-327高錦明,王藍,張鞍靈,等.銀杏葉中有效成分的研究.西北林學院學報.1995,10(4),94-99

        [3]仰榴青,吳向陽,陳均.銀杏酸單體化合物的制備.中國藥學雜志.2003,38(12):99

        [4]王成章,郁 青,譚衛(wèi)紅,等.溶劑萃取銀杏內酯的因子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fā).1998,11(2):53

        [5]莊玲華,李 暉.銀杏葉活性成分的 提取分離研究[J].華西藥學雜志.2002,17(6):437

        [6]劉志敏,趙鎖奇,王仁安.超臨界流體色譜測定銀杏葉中的黃酮[J].分析化學.1999,27(2):214

        [7]郭國瑞,謝義榮,鐘海山,等.超聲波提取銀杏黃酮苷的工藝研究[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1,(3):45

        [8]張富捐.銀杏葉活性成分的提取和研究進展[J].許昌師專學報.2002,21(5):18

        [9]李典鵬,方 宏,梁小燕,等.HPLC分析銀杏萜內酯含量[J].廣西植物.1999,19(3):282

        [10]李新崗,黃蘊慧,顧銀娜,等.銀杏內酯的柱色譜制備[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01,32(1):4

        [11]莊向平,等.中草藥.1992,23(3):122

        [12]池靜端,等.藥學學報.1997,32(8):625

        [13]虞杏英,等.藥物分析雜志.1993,13(2):85

        [14]楊占興.中國當代銀杏大全.北京:北京農業(yè)大學出版社.1993:292

        [15]張 潔.銀杏栽培技術.北京:金盾出版社.1972:79

        [16]Lobstein A,et al.Planta Med,1991,57:430

        [17]張秀全,等.中國中藥雜志.1995,20(12):723

        [18]吳紅菱,等.中草藥.1995,27(8):445

        [19]何云, 張愛華, 楊大平.銀杏葉片治療燃煤型砷中毒肝纖維化的臨床研究〔J〕.西南軍醫(yī).2005, 7∶1~ 3

        [20]楊小明, 錢之玉, 陳鈞, 等.銀杏外種皮中銀杏酸的體外抗腫瘤性研究〔J〕.中藥材.2004, 27 (1) ∶40~ 42

        [21]高凌, 亢壽海, 張能芳, 等.銀杏葉聚戊烯醇對移植性肝癌的治療作用〔J〕.中醫(yī)藥學刊.2004, 22 (1)∶73~ 74

        [22]潘偉明, 梁紅, 梁佳勇.銀杏葉提取物的抗輻照作用〔J〕.核農學報.2005, 19 (2) ∶109~ 111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4.036

        猜你喜歡
        黃酮
        不同桑品種黃酮含量測定
        桑黃黃酮的研究進展
        一測多評法同時測定腦心清片中6種黃酮
        中成藥(2018年11期)2018-11-24 02:57:00
        HPLC法同時測定固本補腎口服液中3種黃酮
        中成藥(2017年8期)2017-11-22 03:19:40
        MIPs-HPLC法同時測定覆盆子中4種黃酮
        中成藥(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13
        DAD-HPLC法同時測定龍須藤總黃酮中5種多甲氧基黃酮
        中成藥(2017年4期)2017-05-17 06:09:50
        正交法優(yōu)化王不留行中王不留行黃酮苷的超聲提取工藝
        黃酮抗癌作用研究進展
        瓜馥木中一種黃酮的NMR表征
        UV法和HPLC法測定甘草總黃酮混懸液中總黃酮和查爾酮含量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真人做爰片免费观看播放|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韩国 |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 亚洲欧洲成人a∨在线观看| 朋友的丰满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av综合a色av中文|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日本巨大的奶头在线观看| 亚洲美腿丝袜综合一区| 亚洲深夜福利| 久九九久视频精品网站| 一道本加勒比在线观看| 亚洲一品道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一区国产二区久久| 国产在线91精品观看|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久久一二三四区中文字幕| 中文片内射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高清播放| 成 人 免费 在线电影| 99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成人cao在线| av资源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av|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二三| 女人脱了内裤趴开腿让男躁| 亚洲国产av精品一区二区蜜芽 | 日本少妇又色又紧又爽又刺激| 久久成人精品国产免费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国产一级一片内射在线| 青青草视频在线免费视频| 日本强伦姧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香蕉久久久久久久av网站| 国产免费的视频一区二区| 玩弄丝袜美腿超短裙校花| 区一区二区三区四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