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燦福,陳忠,牟蘊慧,董彥龍,李金龍,約旦.茨韋特科夫,吳玉娥
(1.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園藝分院,哈爾濱 150069;2.黑龍江省對俄農業(yè)技術合作中心)
黑龍江省地處我國北疆,氣候寒冷,適于庭院、街道等綠化的樹種比較單一,且花色單調,尤其缺少喬木類彩色樹種,遠遠滿足不了現(xiàn)代生態(tài)型園林城市美化、香化、綠化的需要。
紫葉李(Prunus cerasi fenaf.atropyreaJacg.)是櫻桃李(Prunus cerasifenaEnrhart)的一個變型,主要分布在前蘇聯(lián)和巴爾干半島,與我國華北、華東、華南等地區(qū)廣泛應用于城建和園林綠化的紅葉李相比,具有較強的抗逆性(抗寒、抗旱、耐病),其紫紅色的莖干、葉片,粉色花朵和紅色果實,都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適宜在北方寒冷地區(qū)生長。
俄羅斯抗寒紫葉李作為特殊的果樹種質資源和重要的城建園林觀賞樹種引入黑龍江省,將提高北方城市園林景觀的整體綠化水平和觀賞效果。
1991年黑龍江省園藝分院與俄羅斯農科院西伯利亞分院里薩文科園藝所,就有關園藝作物種質資源及育種開展合作,1993年春季引入李樹2個類型、各6株,定植在黑龍江省園藝分院核果試驗園。1995年開始結果,從中選育出抗寒性較強、葉片、花、果為紅色的紫葉李作為觀賞李樹,1996年至1999年進行了砧木親和性試驗,并進行了相關的植物學、生物學特征特性觀察。2000年進行了區(qū)域試驗生產試栽,其獨有的迎春紅葉表現(xiàn)出了較高的園林觀賞效果。
俄羅斯紫葉李樹勢生長中庸,樹形為自然開心形,樹姿較直立。17年生樹高6.6m左右,主干高40cm,干周長55cm,冠徑210cm×240cm。樹姿較直立,主干光滑度中等,樹皮條狀裂、紫灰色。1年生新梢生長直立、枝條較軟,表皮紫色,皮孔大、凸、疏橢圓形;多年生枝紫褐色?;▎紊?、淺粉色,花葉同放;葉片中等厚、紫紅色,卵形,葉面光滑。
果實小、圓形,果柄較長,果面全紅色,縫合線淺,兩側片肉較對稱;粘核,肉質軟、風味較酸。
植株抗寒、耐紅點病,萌芽力強,萌芽率達90.4%,成枝力中等,成枝率28.7%。哈爾濱地區(qū)4月上中旬花芽萌動,4月末葉芽開綻,5月初始花,花期5~7天;同時葉片展開,呈現(xiàn)鮮亮的紫紅色。8月中旬果實開始成熟,10月下旬落葉。整個生長季只有樹體下部的葉片呈現(xiàn)短時的綠色。環(huán)境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
該品種適宜在哈爾濱周邊地區(qū)、牡丹江、佳木斯、大慶等地區(qū)栽植。此外,吉林、遼寧、新疆等地已引種試栽。
5.1 采用合理的樹形及修剪方法。依據(jù)園林景觀造型的需要,以及該品種的生長特性,樹體定干高度為80~100cm,樹形采用自然開心形,主枝選留3~4個。
5.2 注意預防蟲害。生長初期要及時防治天幕毛蟲和卷葉蛾,后期注意螨類害蟲的防治。
5.3 選用合適的砧木。種苗繁育時,砧木應選擇抗逆性較好的山李。
[1]張加延,周恩.中國果樹志(李卷)[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