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洋 馬程遠 劉紅梅 錢東華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呼吸科,吉林 長春 3002)
由于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不同,各地誘發(fā)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過敏原存在差異〔1〕。吉林省地處我國東北地區(qū),氣候四季分明,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在我院門診就診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但過敏原的種類及分布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對呼吸科就診病人中考慮存在過敏因素的哮喘和咳嗽患者進行過敏原檢測,旨在進一步了解本地區(qū)患者過敏原特點,以便在防治該類疾病時更具有針對性和準確性。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4月19日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yī)院呼吸科就診的吉林省疑似存在過敏因素的患者行過敏原皮膚點刺試驗,過敏原皮膚點刺試驗(SPT)陽性561例。其中男245例,女316例,年齡14~79〔平均(52.3±26.9)〕歲。
1.2 檢測方法 應用18種常見吸入性標準化過敏原(Alutard,丹麥ALK公司生產)對每位患者進行SPT,包括戶塵螨、粉塵螨、熱螨、艾蒿花粉、豚草花粉、多價真菌Ⅰ、樹木花粉、貓毛、狗毛、蟑螂、葎草、玉米花粉、向日葵、花粉Ⅰ(春季花粉)、花粉Ⅳ(夏秋季花粉),10 mg/ml磷酸組胺溶液和生理鹽水分別作為陽性和陰性對照。SPT檢測前1 w無口服抗組胺藥和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近4 w無感染史,皮膚人工劃痕征陰性。
SPT操作方法及判斷標準參照文獻報道〔2〕,部位選在前臂屈側皮膚,酒精消毒后,在皮膚上每間隔2 cm進行一種過敏原點刺,15 min后觀察并測量點刺部位風團大小,分別測量風團最長直徑和最小直徑(通過最長直徑中點的垂線)。根據(jù)皮膚指數(shù)(skin index,SI)確定皮膚陽性反應的強度。SI=(過敏原風團最長直徑+最小直徑)/(組胺風團最長直徑+最小直徑),SI=0.5為 +,0.5~1.0為,1.0~2.0為,>2.0為。
2.1 SPT陽性患者的過敏原種類分布及過敏原反應強度分布SPT陽性患者的過敏原的種類分布依次為:粉塵螨301例(53.65%)、戶塵螨 231例(41.18%)、艾蒿花粉 169例(30.12%)、熱螨164例(29.23%)、蟑螂 136 例(24.24%)、豚草花粉124例(22.10%)、向日葵100例(17.83%)、葎草65例(11.59%)、花粉Ⅰ(樹木花粉)61例(10.87%),狗毛47例(8.38%)、貓毛31例(5.53%)、多價霉菌19例(3.39%)、花粉Ⅳ(雜草花粉)7例(1.25%)。過敏原反應強度依次為:“+”203例(13.93%)、“”798例 (54.88%)、“”442例(30.40%)、“”11例(0.76%)。
2.2 季節(jié)分布 1月份過敏原陽性例數(shù)29例(4.63%),2月份過敏原陽性例數(shù)14例(2.50%),3月份過敏原陽性例數(shù)29例(4.63%),4月份過敏原陽性例數(shù)32例(5.70%),5月份過敏原陽性例數(shù)53例(9.45%),6月份過敏原陽性例數(shù)60例(10.70%),7月份過敏原陽性例數(shù)68例(12.12%),8月份過敏原陽性例數(shù)93例(16.58%),9月份過敏原陽性例數(shù)92例(16.40%),10月份過敏原陽性例數(shù)29例(4.63%),11月份過敏原陽性例數(shù)32例(5.70%),12月份過敏原陽性例數(shù)30例(5.35%)??梢娨荒曛?~9月過敏原陽性例數(shù)明顯增高,5~7月份過敏原陽性例數(shù)也有一定的增高。
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患病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過敏原是導致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主要因素,明確過敏原對于患者的病因預防和臨床治療有著重要意義。雖然激發(fā)試驗是診斷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金標準,但因涉及醫(yī)學倫理及安全性等問題很難在臨床上廣泛實施。目前,應用體內診斷技術即過敏原皮膚試驗(皮內或點刺試驗)已成為診斷IgE介導的變態(tài)反應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3〕。國外文獻報道皮內試驗敏感性強,很少出現(xiàn)漏診,但容易引起假陽性反應;而過敏原的皮膚點刺試驗方法特異性高,與病史、臨床癥狀及血清特異性IgE有較好的符合率〔4〕,操作簡單,局部疼痛輕,全身反應小,安全,經濟,易于被患者接受。SPT已經成為近年來國際變態(tài)反應學界采用的主要檢測方法。本研究中患者進行SPT均未發(fā)現(xiàn)有不良反應。本研究采用標準化過敏原點刺液,確保了研究結果的可信性以及臨床治療的可參考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吉林省與過敏有關的哮喘和咳嗽患者中,過敏原分布前10位依次為:粉塵螨、戶塵螨、艾蒿、熱螨、蟑螂、豚草、向日葵、葎草、花粉I以及狗毛。粉塵螨、戶塵螨為主要過敏原,這與各家報道均一致。國內外大量的研究已證明〔3〕,塵螨作為全球性分布的過敏原,已成為變應性鼻炎和哮喘最常見、并占優(yōu)勢地位的致敏原因。各地區(qū)塵螨的陽性率均占全部受試過敏原的第一位。本組資料顯示,豚草和艾蒿花粉為吉林省夏秋季變應性鼻炎的主要過敏原,而霉菌的陽性率極低。這一結果與調查城市氣候及植物種類有關:該城市氣候較干燥,所以霉菌相對南方及沿海城市較少;而調查城市中艾蒿、豚草、葎草的比例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8月和9月是過敏原SPT陽性率最高的月份,5月和6月的陽性率也較高,這與秋季和春季是常見過敏原花粉傳播的季節(jié)相符合。另外隨著寵物進入家庭,貓毛和狗毛過敏引起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也不能忽視。明確過敏原后可根據(jù)結果行針對性預防及治療,例如打掃房間衛(wèi)生時戴口罩,春秋季避免外出,針對部分過敏原還可以進行注射脫敏治療。
總之,對考慮存在過敏因素的哮喘和咳嗽的患者進行皮膚點刺試驗,可以明確患者是否存在常見的過敏原,從而指導患者避免接觸過敏原,防止疾病發(fā)作;并進一步可以針對性進行過敏原免疫治療,以達到根治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目的。本研究僅是對吉林省過敏原的初步探討,更多內容有待深入研究。
1 Porsbjerg C,von Linstow ML,Ulrik CS,et al.Risk factors for onset of asthma:a12-year p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J〕.Chest,2006;129(2):309-16.
2 喬兼善.變態(tài)反應學實驗技術〔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2:17-108.
3 Bousquet J,Khaltaev N,Cruz AA,et al.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2008 Update(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A(2)LEN and Allergen)〔J〕.Allergy,2008;63(86):8-16.
4 安云芳,王衛(wèi)華,趙長青,等.小鼠變應性鼻炎合并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的初步研究〔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42(2):1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