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卷 王棟亭
(1 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血防醫(yī)院,湖南 華容414200;2 湖南省華容縣人民醫(yī)院普通外科, 湖南 華容 414200)
肝內外膽管結石若不積極行急診處理方法,包括解除結石、膽道減壓引流等,病情將會進一步發(fā)展,必然出現(xiàn)多發(fā)性細菌感染而導致其他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或衰竭甚而死亡,預后嚴重[1,2]。在治療方法上,臨床上大都運用內鏡治療,很多研究報告內鏡引流效果可靠,操作簡單,并發(fā)癥少,預后好[3]。我院自2003年至2009年3月應用Olymus CHF-P20型纖維膽道鏡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170例,術中取石成功率高,術后進一步治療殘余結石,減少了再次手術,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F(xiàn)總結報道如下。
本組170例中男72 例,21~71歲,平均54.6歲。女98例,23~76歲,平均53.6歲。其中肝外膽管結石76例,肝內外膽管多發(fā)結石60例,單純肝內膽管結石34例。所有病例術前均行B超檢查,肝功能檢查,部分病人CT或MRI檢查,術中應用膽道鏡。術后膽管殘留結石27 例。
術者用器械盡可能取出肝內外膽管結石,經膽總管切口進鏡,將膽總管兩邊牽引線交叉牽引以利于持續(xù)滴注生理鹽水使膽管充盈輕度擴張,按先肝內膽管,后壺腹部順序,進行檢查及取石,對肝內膽管結石嵌頓或結石過大,以活檢鉗或抓鉗逐漸將結石縮小繼而取出;對位于膽管盲端的小結石,常常很難用取石網套住,應先張開取石網,經膽道鏡沖洗生理鹽水,使小結石漂浮起來,然后套住取出。
一般在“T”管引流術后6~8周,T管周圍形成較為牢固的纖維竇道開始取石。無需麻醉,常規(guī)上腹部皮膚消毒,鋪無菌巾。拔除“T”管后,經瘺道放入膽道鏡,按“先下后上,由近及遠”的順序用取石網取石,較大結石用活檢鉗在結石中部挖溝鉗碎后取出,聯(lián)合沖洗管將碎石沖出。結石質地較硬并嵌頓于Ⅱ級膽管,采用活檢鉗或抓鉗逐漸將結石縮小繼而取出;對肝管及其分支內形成膜性狹窄,用活檢鉗突破后取出大部分結石, 術中反復用生理鹽水,以保持術野清晰。術后復置T管,間隔2周以上再取石。經多次取石后,最后經纖維膽道鏡檢查、T管造影或B超復查等,證實膽道無結石后拔除T管。
術中膽道鏡檢查結果顯示肝內外膽管結石170例,其中肝外膽管結石76例,結石取凈75例;肝內外膽管多發(fā)結石60例,結石取凈43例;單純肝內膽管結石34例,結石取凈25例。術后膽管殘留結石27例,經“T”管竇道取石,一次性結石取凈16例;2-5次取石11例。術后膽管殘留結石27 例,經“T”管竇道取石,結石取凈16例,一次性取凈率59.2%;2~5次取石11例。
肝膽道結石是外科常見疾病,在纖維膽道鏡應用之前,對膽道結石及殘余結石的治療仍然是手術及再手術為主要措施[1],其中以肝內膽管結石殘石率最高,由于肝內膽管分支細,結石沿肝內病變膽管樹呈區(qū)域性分布,常合并病變膽管樹的多重狹窄及長期反復發(fā)作的膽道梗阻和感染,以受累肝葉或肝段為單位呈局限性分布,加之肝內膽管狹窄不能解除,常規(guī)器械取石難以取凈肝內膽管結石,導致結石復發(fā)率高。
近年來隨著纖維膽道鏡治療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使得許多肝膽道結石患者可通過纖維膽道鏡膽道引流得到有效處理。本組其中肝外膽管結石76例,結石取凈75例;肝內外膽管多發(fā)結石60例,結石取凈43例;單純肝內膽管結石34例,結石取凈25例,顯示了良好的效果。在治療方式上,有人認為越早治療的患者其病死率越低,而越遲治療的患者病死率越高。一些老年患者的機體反應能力差,更加要求我們在搶救時的快速診斷和治療。同時要術中放置“T”管,為術后經“T”管竇道膽道鏡檢查及術后殘石取石創(chuàng)造條件。
術后膽道鏡取石是肝膽管結石手術的重要補救手段,可在直視下用網籃直接取石,且無需禁食和麻醉,手術時間短[2]。取石中生使用理鹽水,對肝膽管泥沙樣結石,特別是伴有重度膽道炎癥,膽道內有大量膿性絮狀物的患者,我們通過膽道鏡快速向膽道泥沙樣結石、膿苔集聚處注入生理鹽水,膽道內壓力升高,迅速拔出膽道鏡,大量泥沙樣結石及膿苔就會沿膽道鏡進入的途徑從“T”管竇道排出。排出彗星狀膿絮,對于發(fā)現(xiàn)藏匿其后的結石至關重要,否則易造成結石的遺漏[3]。對于結石直徑超過竇道直徑者,或有結石嵌頓者也可用活檢鉗咬碎后取出。肝膽管結石伴有膽管狹窄的比例可高達40.72%,可導致術后膽道鏡取石困難。膽管節(jié)段性狹窄者可用球囊擴張后取石,并植入支架治療膽道狹窄。每次取石時間1~2h,間隔2周,取石后重置“T”管,便于下次再取石。本組取石27 例,一次性取凈率59.2%;2~5次取石11例。臨床經驗證明,術后經“T”管竇道膽道鏡取石,取石取盡率為82%~99%。同時在治療中要加強密切關注與管理,具體來說,在患者中可同時放入鼻膽管引流,以預防結石肝膽管結石的再發(fā),若患者本身已經并發(fā)一些炎癥疾病,則行ERCP術減壓,目前多采用金屬內支架。
總之,術中術后纖維膽道鏡是目前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較理想的方法之一,具有直觀、安全、可靠、有效及診斷治療雙重作用,減少漏診、誤診,降低結石殘留率,值得推廣應用。
[1]吳階平,裘法祖.黃家駟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285.
[2]黃玉蘭,何明鑫.320例纖維膽道鏡的臨床應用[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01,26(2) :182-183.
[3]梅煒軍,吳丹,許元良,等.膽道鏡下膽管膿絮形態(tài)的分類及臨床意義[J].肝膽外科雜志,2001,9(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