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梁,李家春,王珍,蕭偉,謝彩香,王振中*
(1.河南中醫(yī)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3;2.中國醫(y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yī)學院 藥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3.江蘇康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連云港 222000;4.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 100029)
山桃仁規(guī)范化生產標準操作規(guī)程△
董梁1,2,李家春3,王珍2,4,蕭偉3,謝彩香2*,王振中3*
(1.河南中醫(yī)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3;2.中國醫(y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yī)學院 藥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3.江蘇康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連云港 222000;4.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 100029)
按我國中藥材GAP產品標準規(guī)定了山桃仁生產基地有關山桃仁規(guī)范化生產的綜合技術要求,本規(guī)程適用于山西運城及周邊縣、市山桃仁藥材規(guī)范化生產。
山桃仁;規(guī)范化生產;操作規(guī)程;中藥材
山桃仁為薔薇科植物山桃Prunus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種子。作為中藥桃仁的來源之一,山桃仁有悠久的應用歷史,始載于《神農本草經》。桃仁性平,味苦、甘,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的功能[1]。山桃仁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內蒙古、山西、山東、河南、陜西、甘肅、四川、云南及寧夏等省(區(qū))海拔800~3 200 m的坡地、溝谷或疏林及灌叢中[2-3]。山桃仁臨床應用廣泛,但一直以來,因缺乏對其系統(tǒng)研究,導致桃仁質量良莠不齊,為規(guī)范山桃種植,確保桃仁質量,特制定本規(guī)程。
本規(guī)程按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第32號令《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試行),結合產地科學研究及山桃產區(qū)綜合示范,制定了山西運城地區(qū)山桃仁規(guī)范化生產的規(guī)范技術要求,適用于山西運城及周邊縣、市山桃仁藥材規(guī)范化生產。
GB3095-1996 國家大氣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
GB5084-2005 國家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15618-1995 國家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
GB4285-1989 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GB3543-1995 農作物種子檢驗規(guī)程
NY/T393-2000 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
《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試行)200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藥用植物及制劑進出口綠色行業(yè)標準》2001年
3.1 GAP
即英文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的縮寫,指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
3.2 SOP
即英文Standard Operational Practice的縮寫,指中藥材規(guī)范化生產標準操作規(guī)程。
3.3 中藥材GAP
中藥材GAP的內容涵蓋了中藥材生產的全過程,從種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繁殖材料的來源,直至采收、產地、加工、運輸、儲藏等整個環(huán)節(jié),生產人員及其檔案管理也被列入了GAP的范圍。
3.4 中藥材生產基地
指由某個生產單位根據生產的目標和要求,選擇具有一定規(guī)模、并按一定程序進行藥用植物栽培、藥材加工、包裝和儲運等過程,建立的種植加工場地。
3.5 規(guī)范化生產
指按中藥材SOP要求制訂的生產、加工操作技術過程。
3.6 質量標準
指對藥材的質量規(guī)定和檢驗方法所作的技術規(guī)定。
3.7 最大持續(xù)產量
指不危害生態(tài)環(huán)境,可持續(xù)生產(采收)的最大產量。
4.1 產地自然條件
山西省運城市位于晉、陜、豫三省交界處,地勢平坦,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生產基地的選擇范圍:東經110°14′~111°32′,北緯34°38′~35°09′。這一區(qū)域屬暖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13 ℃,一月最低溫度-4 ℃,7月最高溫度27 ℃,年平均日照2 350 h,年平均降雨量525 mm,無霜期212 d,具有適合山桃生長的自然條件。
4.2 環(huán)境質量
基地及其周圍不得有大氣污染,基地距主干公路線50 m以上,上風口10 km之內不得有污染源,不得有有毒有害氣體排放,也不得有煙塵和粉塵。環(huán)境空氣質量應符合國家環(huán)境空氣質量GB3095-1996二級標準。具體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年平均值≤0.06 mg·m-3;二氧化氮年平均值≤0.04 mg·m-3;總懸浮微粒物年平均≤0.2mg·m-3。
基地要有灌溉條件,渠灌或噴灌。農田灌溉水質應符合國家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二級標準。
土壤環(huán)境質量應符合國家質量GB15618-1995二級標準。具體土壤農藥殘留限量:六六六的濃度≤0.1 mg·kg-1;滴滴涕的濃度≤0.5 mg·kg-1。重金屬限量:汞≤0.5 mg·kg-1,鎘≤0.3 mg·kg-1,鉛≤300 mg·kg-1,砷≤30 mg·kg-1,鉻≤200 mg·kg-1。
為山桃Prunusdavidiana(Carr.) Franch.[2]。
6.1 繁殖材料
目前產區(qū)主要采用種子播種繁殖。
6.2 選種和種子前處理
7~8月份,當果皮為黃綠色,果肉與果核即將分離時即可從母樹上采摘。采種時應選擇優(yōu)良母本樹,采集品種純正或類型一致、無病蟲害并充分成熟的種子。采摘前清除母樹周圍的灌木、雜草、石塊、枯枝,位于陡坡的母樹可筑一土埂,便于收集。采回的果實要及時堆漚軟化果皮,促其后熟,然后脫出桃核,用水漂洗干凈,分出潮濕的種子,最后陰干,切忌暴曬。
6.3 種子質量檢驗標準(暫行)
山桃仁種子較小而肥厚,一般長約0.9 cm,寬約0.7 cm,厚約0.5 cm。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密布顆粒狀突起。子葉2,類白色,富油性。氣微,味微苦。以飽滿、無秕仁、無霉仁的種子為好。
6.3.1 扦樣 根據種子質量和數量,將同一來源、同一品種、同一時期收獲的種子作為1批。用雙管扦樣器扦樣。初次樣品經配制混合樣品,人工或用分樣器分取送驗樣品。種子批最大重量25 000 kg,送驗樣品最小重量1 000 g。
6.3.2 真實性和品種純度 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標準檢測品種真實性。從種子色澤、氣味等性狀觀測品種純度。
6.3.3 凈度 完全檢驗法,試驗樣品最小重量1 000 g。按GB3543.3-1995凈度分析執(zhí)行。種子凈度(%)=100 %-[其他植物種子含量(%)+雜質含量(% )]。
6.3.4 含水量 按GB3543.6-1995水分測定執(zhí)行。
6.3.5 千粒重 按GB3543.7-1995千粒法測定重量。
6.3.6 酸敗度 按《中國藥典》酸敗度檢查法(附錄Ⅸ P)測定。
6.3.7 結果報告單 檢驗項目結束后,填寫種子檢驗結果報告單。每批種子均需掛種子標簽,標注品種、產地、采收日期、生產者、驗收人。
7.1 育苗的選地與整地
山桃耐寒耐旱,對苗圃地要求不嚴,選擇坡度平緩的半陰坡、山窩地、林間空地、老荒地、農田、菜地均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交通方便、靠近造林地區(qū),背風、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沃、排灌條件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塊作育苗地。忌黏重土壤和積水地。播種前苗圃地進行1次深翻,厚度為25~30 cm,清除雜草、草根。施腐熟的農家肥6 000~7 500 kg·hm-2,然后耙平作畦,畦高10 cm,寬1~2 m,畦間挖寬20 cm的排水溝。
7.2 播種前處理
山桃的播種期可采用秋播或春播兩種播種時期。
7.2.1 春播 春播在4月下旬進行。必須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用于春播的種子,在有充分積雪的地方,可采用雪藏法,貯藏至翌年春播;一般冬季無長期積雪條件下,采用沙藏催芽。7.2.1.1 雪藏催芽 選擇排水良好的背陰積雪處挖坑,坑深10 cm,長寬根據種子量而定,坑壁四周可鑲板以防鼠害。挖好坑后先在坑底鋪些雪,然后把種子與雪按容積比1∶3的比例混合均勻,將混合物放入坑內(距坑口1 cm)上面堆成雪丘。為防止早春融雪,可在雪上覆蓋50 cm厚的草。春季逐漸撤去積雪并根據種子發(fā)芽情況控制好溫度。山桃種子采用雪藏催芽,應在播種前2~3周時間內檢查種子的催芽情況,當裂嘴的種子數達到30 %以上時,即可播種。
7.2.1.2 沙藏催芽 選地勢較高、排水良好、背陰、背風和管理方便的地方,挖埋藏坑。坑深80~100 cm,坑寬、長根據種子數量而定??油诤煤?,坑底鋪一層10~15 cm厚的濕沙。沙子的濕度以手握成團不滴水、松手落地即散開為度。種子埋藏前先用水浸泡2 d,以吸飽水分,然后與濕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勻堆放在坑中,其厚度一般不超過50 cm,至地面10~20 cm,再覆濕沙與地面相平,上面覆土成丘狀。在坑中央每隔1~2 m置一束秸稈,以便通氣,桔稈應高出地面30 cm。沙藏期間要注意檢查,如發(fā)現有霉味時,應及時倒坑。立春后,每隔5~10 d認真檢查1次,上下翻動,如果沙子干燥可灑些水,沙藏時間為90~120 d,播種前3~5 d取出種子進行日曬催芽,發(fā)現種子裂嘴破殼時,即可播種。
7.2.2 秋播 秋播在秋末冬初地凍之前進行,即農歷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進行。秋播種子可省去催芽處理工序,種子能在田間通過后熟,且播種期長,翌年春出苗早,生長期長。播種前要將種子浸泡1 d,再進行播種。
7.3 播種
播種時先在開好的畦內按行距20~30 cm、株距10~15 cm開溝,溝深10 cm左右。開溝后澆足水,待水滲透,土壤松散時播種。播種時將桃核平放,使核尖方向與土面平行,中線朝上,利于將來種子扎根、萌芽,然后覆土。秋播覆土6~8 cm,春播覆土4~6 cm,覆土后輕輕鎮(zhèn)壓。不同的播種方法所需的播種量不同,一般犁溝條播,播種量為525~600 kg·hm-2;人工開溝點播播種量則需900~1 050 kg·hm-2。春季幼苗出土后要及時追肥、澆水、中耕和鋤草。
7.4 苗期管理
山桃1年生苗的生長過程可分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木質化期4個時期。幼苗出土后及時中耕松土,清除雜草。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要進行間苗,長出7~8片真葉時定苗。定苗后及時施肥,實施中耕除草。幼苗長到20 cm左右時,可澆水施肥,根外噴施1~2次氮、磷肥(如磷酸二銨等);速生期追施2~3次以氮肥為主的復合肥料,每隔7~10 d施1次;苗木生長后期,根外噴灑1~2次氮、鉀肥(如磷酸二氮鉀等)。追肥數量一般尿素每次為60~75 kg·hm-2,根外追施尿素每次為15~20 kg·hm-2。噴灑時間以早、晚或陰天空氣濕度大時為宜,噴后兩天如遇雨,需補噴。
8.1 移栽時間
在苗木落葉至土壤封凍前或翌春土壤解凍后至萌芽前移栽。
8.2 整地造林
造林前把地上的雜草、灌木、枯枝清除干凈,然后進行整地。地勢平坦的荒地,無風蝕危險的固沙地、鹽堿地可采取水平階整地,塄寬40 cm,帶寬1 m,外塄高出地30~40 cm;內塄高30 cm,活土層30 cm,階內土壤要平整疏松,階間距4 m。立地條件差的地方采用水平溝魚鱗坑整地或小穴整地。整地挖坑時,表土和底土要分開堆放。平地挖坑規(guī)格為60 cm×60 cm×60 cm。采用魚鱗坑整地時挖坑規(guī)格以1.0 m×0.5 m×0.3 m左右為適。山桃采用截干造林,造林隨起隨栽。截干在移栽前進行,留干高度為12~15 cm。栽種時先把表土和肥料混合后放入穴中,達到一定深度后,把苗木放入坑的中央,填入表土,填到2/3時,將苗輕輕上提,使苗木根系舒展,達到一定栽植深度,踩實后把余土填入。栽好后澆足水,稍干后再澆1~2次。
8.3 栽種密度
栽種密度按經營目標不同而略有差異,一般株行距為(3~4) m×(5~6) m,密度可達4 500~5 000株·hm-2。
9.1 中耕除草
幼齡期每年5~11月需除草1~2次,將距離植株1 m內的雜草除凈。一般進行到幼林全面郁閉為止,通常為3~5年。成林后每年除草1次。
9.2 灌溉
一般山桃發(fā)芽前后、速生期之前灌兩次透水。落葉后的冬灌,可視土壤干濕情況而定,原則上以保證山桃安全越冬為標準。
9.3 施肥
施肥原則:植前施基肥,植后合理追肥;少施化肥,多施農家肥。一般每年施肥2~3次。
9.4 平茬除蘗
一般10年生左右的山桃可平茬再利用,每隔5~7年平茬1次。平茬一般在根頸以上約5~10 cm處截斷。平茬在山桃休眠期進行,截干造林和山桃平茬后,根頸附近常長出許多萌條,從中選一通直圓滿、生長健壯的主干,其余除去,除蘗一般在造林后的1~2年進行。
9.5 整形修剪
修枝一般在晚秋和早春進行。小枝用剪或利刀緊貼樹干由上而下切除,較粗大的枝條用鋸鋸斷,要注意切口平滑,以利于傷口愈合。一般采用自然開心形整形,定干50~60 cm高,剪口下留25 cm左右的整形帶,選分布均勻的3個枝條作主枝,每個主枝上留3個側枝,以后在整形的基礎上進行修剪。此外要注意更新,更新前幾年注意培養(yǎng)萌條,每株樹留5~7根,當新生枝開始結果時,將老干鋸掉。
山桃的主要病害有細菌性穿孔病、流膠病、縮葉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卷葉蛾、紅蜘蛛、桃蛀螟、介殼蟲、紅頸天牛、椿象、金龜子等。
10.1 細菌性穿孔病
主要危害葉片,也能侵害果實和新梢。葉片發(fā)病時,有水漬狀小斑點,擴大后成為圓形、多角形不規(guī)則的褐色、黑褐色斑點,直徑2 mm左右,而后病斑干枯,邊緣發(fā)生一圈裂紋,形成穿孔,造成病葉早期脫落。果實發(fā)病時,幼果果面上產生褐色小圓斑,稍凹陷。
防治措施:(1)農業(yè)防治。結合冬剪進行清園,消滅病源;夏季注意園林排水,降低田間濕度;進行合理修剪,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避免樹冠郁閉;增施有機肥,增強樹勢。(2)化學防治。早春桃芽萌動期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桃樹展葉后噴72 %農用鏈霉素3 000倍液或65 %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15 d噴1次,連噴3~4次。
10.2 流膠病
流膠病主要危害枝干。發(fā)病初期病部略膨脹,逐漸溢出半透明的膠質,雨后加重。嚴重時樹皮開裂,皮層壞死,生長衰弱,葉色變黃,果小味苦,甚至枝干枯死。防治措施:(1)農業(yè)防治。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和進行配方施肥,合理修剪,保持樹體通風透光,及時進行果園澆水和雨后排水,減少旱澇,增強樹勢;減少機械傷口。(2)化學防治。加強對腐爛病、浮塵子等病蟲害的防治,減少病蟲在樹干上造成的傷口;對主干和主枝基部進行涂白,防止日灼和凍害。若樹體已經流膠,秋冬季將膠斑刮去,用3.0~5.0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0 %布多菌靈600~800倍噴涂,然后用塑料布裹好,加以保護。
10.3 蚜蟲
蚜蟲主要危害葉和花。桃葉被害后葉片皺縮,后期造成卷葉、易落花落果,影響花芽形成,削弱樹勢。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保護七星瓢蟲、大草蛉、食蚜蠅、寄生蜂等蚜蟲天敵,控制蚜蟲基數。(2)農業(yè)防治。加強栽培管理,結合修剪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燒毀;在桃園周圍少種煙草、白菜等農作物,減少蚜蟲的繁殖場所。(3)化學防治。桃樹花芽萌動至被害葉卷葉前是防治關鍵時期。萌芽期間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花后每隔15 d左右連噴2~3次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
10.4 卷葉蛾
幼蟲危害新芽、嫩葉、花蕾,坐果后在兩果靠近處啃食果皮,形成疤果、凹痕,嚴重影響果品外觀質量。防治措施:(1)農業(yè)防治。結合防治其他病蟲害,人工刮除粗糙的樹皮,嚴格清掃果園,將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2)物理防治。利用其趨化性和趨光性,在桃園掛設糖醋液盆、性誘劑盆和殺蟲燈。(3)化學防治。萌芽前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幼蟲孵化期每隔15 d連噴2~3次50 %敵敵畏乳劑1 000倍液。
11.1 采收加工
7~9月,當果皮為黃綠色,果肉與果核即將分離時即可從樹上采摘,除去果肉,擊破果核,取出種子,曬干。
11.2 炮制
桃仁在《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中收錄有生、燀、炒3種規(guī)格。
燀山桃仁:取干凈桃仁投入沸水中,翻動片刻,至種皮由皺縮至舒展、能搓去時,撈出。放冷水浸泡,除去種皮,曬干。
炒山桃仁:取干凈桃仁置熱鍋中,用文火炒至表面黃色時,取出,放涼。
12.1 外觀性狀
本品呈類卵圓形,較小而肥厚,長約0.9 cm,寬約0.7 cm,厚約0.5 cm。
12.2 鑒別
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桃仁品種項下進行。
12.3 檢查指標
依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規(guī)定:酸敗度檢查,酸值≤10.0,羰基值≤11.0;黃曲霉毒素測定,黃曲霉毒素B1≤5 μg,黃曲霉毒素G2、黃曲霉毒素B2和黃曲霉毒素B1的總和≤10 μg。含量測定按干燥品計算,含苦杏仁苷(C20H27NO11)≥2.0 %。
12.4 農藥殘留和重金屬限度
農藥DDT、六六六(BHC)和五氯硝基苯(PCNB)均≤0.1 mg·kg-1;艾氏劑≤0.02 mg·kg-1。重金屬總量≤20.0 mg·kg-1,鉛(Pb)≤5.0 mg·kg-1,鎘(Cd)≤0.3 mg·kg-1,汞(Hg)≤0.2 mg·kg-1,砷(As)≤2.0 mg·kg-1。
13.1 包裝
選用不易破損、干燥、清潔、無異味的包裝材料密閉包裝,且在包裝前應再次檢查山桃仁產品是否已充分干燥,并清除劣質品及異物。包裝要密封、牢固、防潮。
13.2 貯藏
山桃仁如不出售,包裝好后應置于倉庫陰涼、干燥、通風、清潔處貯藏。同時注意防蟲防鼠,貯藏時間越短越好。
13.3 運輸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一部.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260-261.
[2] 中國科學院中藥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第38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20-21.
[3] 中國藥材公司.中國中藥區(qū)劃[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198.
“十一五”重大新藥創(chuàng)制項目(2009ZX09504-004),“重大新藥創(chuàng)新”專項——中藥材種子種苗和種植(養(yǎng)殖)標準平臺(2009ZX09308-002)
*謝彩香,Tel:(010)62899727,Email:caixiangxie@163.com;*王振中,Tel:(0518)85521956,E-mail:wzhzh-nj@tom.com
20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