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方璽,曹偉然
(臨沂大學理學院,山東臨沂276005)
在駐波法測量聲速實驗[1-4]中,存在一些產生實驗誤差的因素,致使實驗結果偏離客觀實際.駐波法測量聲速的實驗[1-4]原理如圖1所示,由信號發(fā)生器發(fā)出的信號波,進入到聲速測定儀,測定儀的發(fā)射端S1發(fā)射的聲波信號經空氣傳播到達前方的接收器S2,在接收面上設置反射裝置,則入射波將被反射回去,在發(fā)射面上也裝有反射裝置,故反射波又將被反射回去.如此往返,聲波經多次疊加,將在聲源發(fā)生器與接收器之間發(fā)生共振干涉現(xiàn)象,形成能量較強的駐波.此駐波的能量通過壓電陶瓷換能器的轉換作用,轉換為電信號,并把此電信號輸入到示波器上顯示信號波形,利用此波形來進行實驗操作.
圖1 實驗原理圖
在實驗中,需要人為辨別輸入示波器的信號的強度是否達到極大,若滿足條件,停止對聲速測定儀的操作并讀出其示數(shù).這個過程比較困難,因為并不知道下一時刻的信號強度與這一時刻的信號強度之間的大小關系,通常情況下,接收端停止移動時會錯過信號強度極大的位置或不能達到信號強度極大的位置.
為此,筆者改進了聲速測量實驗系統(tǒng),減小了實驗誤差,提高了實驗精度,使實驗結果更精確.
改進思想是:用系統(tǒng)自動辨別信號強度是否達到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的實驗條件來代替原實驗中的人為辨別信號強度是否達到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的實驗條件;用單片機、步進電機等自動控制器件來控制聲速測量儀上接收端的移動[5-6],使接收端在信號強度滿足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的實驗條件時,停止移動.為此,首先放大輸入信號,使其強度滿足單片機工作時對信號強度的要求并使系統(tǒng)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增強,再整理改變該信號的波形,使其變?yōu)榇笮‰S原信號強度進行有規(guī)律變化的直流脈動信號;用步進電機控制聲速測量儀用以改變接收器與發(fā)射器之間的距離的旋輪的轉動,用單片機辨別經過整理的波的強度并控制步進電機的轉動.其整體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改進系統(tǒng)示意圖
聲速測定實驗儀傳送到示波器的信號強度比較弱,用單片機判別信號強度是否到達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的實驗條件比較困難,故使用放大電路放大信號強度,使其滿足單片機工作時對信號強度的要求.同時,增強系統(tǒng)的抗外界干擾能力.信號放大電路圖如圖3所示.
圖3 信號放大電路
步驟2.1滿足了單片機工作時對信號強度的要求.但在進行實驗時,外界的干擾是不可避免的,干擾信號會隨著原信號的放大而被放大,影響本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故需要濾波積分電路來濾除干擾雜波,用以減小外界干擾對單片機系統(tǒng)正常工作的影響,并對原信號進行積分,使其變?yōu)樵葱盘?電路原理圖如圖4所示.
圖4 檢波電路
單片機能夠進行判別并比較判斷的信號為數(shù)字信號[7],故需要ADC0804把模擬信號轉換為數(shù)字信號,供單片機進行取樣比較.單片機遵循設定好的程序,準確控制步進電機.單片機及其周圍電路原理圖如圖5所示.
圖5 單片機及其周圍控制電路
由于聲速測量實驗儀的輸出信號強度隨S1和S2距離的改變而改變,很難確定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shù)以滿足ADC0804對所轉換信號強度的要求.又知,在等頻信號中最小值之間的距離等于最大值之間的距離.故本系統(tǒng)用單片機判斷信號的最小值代替原實驗中判斷信號的最大值.
在上述各部分中,需要參量穩(wěn)定的電源[8]作為有力后盾.產生穩(wěn)定電源的電路原理圖如圖6所示.改進后的聲速測量實驗儀如圖7所示.
圖6 電源模塊
圖7 改進后的聲速測量實驗儀
用改進后的方法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f=39.051kHz,T=301.5K).由逐差法可知波的半波長為4.439 68mm,經公式計算可得,聲速v=346.748m/s.相對于理論值,偏差為0.374%.用改進前的方法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見表2.實驗條件同表1.
表1 改進后測量數(shù)據(jù)
表2 改進前測量數(shù)據(jù)
由逐差法可知波的半波長為4.533 24mm,經公式計算可得,聲速v=354.055m/s.相對于理論值,偏差為1.725%.
當溫度為T=301.5K的時候,聲速的理論值為v=348.05m/s.
用本系統(tǒng)測得的聲速更加符合理論值.研究結果顯示,此改進系統(tǒng)能夠完成預定的目標,減小實驗誤差,提高實驗精度.
改進系統(tǒng)設計精巧,能完成預定的實驗改進目的,減小實驗誤差,提高實驗精度.值得指出的是,本系統(tǒng)不只在本實驗中起到重要作用,它還能夠測出任意符合要求波的傳播速度.
[1] 胡險峰.駐波法測量聲速實驗的討論[J].物理實驗,2007,27(1):3-6.
[2] 鄭慶華.聲速測量實驗的探討[J].大學物理,2007,26(9):31-33.
[3] 陳潔,蘇建新.聲速測量實驗有關問題的研究[J].物理實驗,2008,28(6):31-33.
[4] 陳殿偉,蓋嘯塵,王嚴東.駐波法測定超聲波聲速實驗的探究[J].大學物理實驗,2006,19(3):36-39.
[5] 張勁.利用AT89S52單片機控制步進電機[J].福建電腦,2008,24(12):175.
[6] 湯競男,沈國琴.51單片機C語言開發(fā)與實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277-287.
[7] 段志紅.單片機技術與應用系統(tǒng)實例精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261-278.
[8] 沙占友,孟志永,王彥朋,等.單片機外圍電路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34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