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筱宏
(漢中市水利水電建筑勘測設計院 陜西 漢中 723000)
云河水利水電工程樞紐拱壩位于南鄭縣城西南40km的鋼廠鄉(xiāng)境內,系由云河龍門埡河谷建壩向濂水河紅寺壩灌區(qū)補水并結合發(fā)電的一項中型跨流域引水綜合利用工程,水庫樞紐為中型三等,工程建筑物按地震烈度六度設防,大壩設計洪水位894.90m(P=2%),校核洪水位 896.5m(P=0.2%),溢流堰頂高程(正常蓄水位)890.40m,死水位867.70m,壩頂高程897.5m,河床建基面高程830.00m,最大壩高67.5m。
由于壩址區(qū)地形極不對稱,左右壩肩巖體物理力學指標相差較大,設計采用拋物線變厚切縫重力拱壩,左右壩端875m高程以上采用重力壩,切豎向縫,使拱端推力分布到830m至875m高程,最終確定的拱壩體型為變厚拋物線切縫雙曲重力拱壩,壩高67.5m,壩頂寬4m,拱冠梁27m,厚高比0.4,左壩端厚(830)30.082m,右壩端厚(830)28.524m,壩頂至875m高程切豎向永久縫13條,其中參考軸以左7條,參考軸以右6條,縫底高程為889.5m~875m不等,立面上縫底連線近似為拋物線,左右兩邊縫以外各設長8m的重力壩與壩肩銜接。壩頂長162.74m,中心角82°,弦高比近似為1.34。
壩址位于云河峽谷段,主河道由南向北至壩軸線下游50m后成45°折轉由南東向西北流,河谷地形逐漸開闊,河谷深切為“V”型,河床寬度約25m~30m,河床基巖面高程831m~833m,兩岸對稱性差,基巖裸露,左岸山坡稍凸向河谷,自然坡度45°~60°,坡面平整,右岸山坡彎向坡內,沖溝發(fā)育,坡度均勻性差,局部為倒或直立坡。
壩址區(qū)巖性主要為下元古代流紋質碎熔巖、碎裂流紋質碎屑(角礫)熔巖、輝綠巖脈,其次在河床和緩坡段分布有第四系松散覆蓋層,巖石共同點是“硬、脆、碎”。壩址區(qū)地質構造形跡主要為斷層、裂隙和節(jié)理。
壩址區(qū)斷層發(fā)育,總計14條,按走向可分為四組,分別是近SN-NNW向、NW向、NE向和EW向。除EW向為張性正斷層外,其余均為壓扭性逆斷層,其中規(guī)模較大、延伸較遠、貫穿壩址區(qū)的斷層有F15、F10、F104、F101 四條,F(xiàn)15 斷層,近 SN向,傾向坡內55°~75°,出露于左岸900m高程附近,破碎帶寬達18.50m。F101斷層為NNW向,傾向坡內75°左右,破碎帶寬度變化較大,約0.02m~1.40m。F10斷層及F104斷層均位于右岸,其中F10斷層與F101為一組平行斷層,間距 2m~2.5m,走向 N37°~42°W,傾向NE∠77°~88°,F(xiàn)104斷層出露于875m高程附近,走向N13°~45°W,傾向NW∠63°~88°,為影響右岸拱座穩(wěn)定的主要結構面。
壩址裂隙據(jù)統(tǒng)計有200多條,發(fā)育程度及切割強度受主干斷層F15控制,產狀及力學性質與主要斷層(F15、F10、F104、F101)一致,裂隙、節(jié)理很發(fā)育,按走向可分為近SN-NNW向、NW向、NE向,近EW向及緩傾角等5組,①SN-NNW向組,裂隙寬一般0.1cm~0.3cm,個別為0.5cm~5cm,綠色泥質充填,軟塑,局部為巖屑或泥夾巖屑充填,局部裂面平直光滑,以扭性為主。②NW向組與NE向組力學性質均以扭性為主,寬度約20cm,延伸長度約5.0m,裂面光滑,泥質充填或不充填。③EW向組,力學性質以張扭性為主,裂面粗糙,以直立的陡傾角為主,出露線平行于地形等高線。④緩傾角裂隙組,主要分布于河谷近谷地部位,走向大致平行地形走向,延伸長度2m~5m,以卸荷回彈張裂隙及巖漿冷凝原生節(jié)理為主。
根據(jù)壩址區(qū)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及巖體風化程度,漢中市水利水電設計院地質組多次邀請有關專家商討,提出地質物理力學指標,附圖1即為拱壩軸線壩基巖體力學參數(shù)分區(qū)圖(力學參數(shù)表略)。
首先分析兩岸巖體的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資料,了解巖石結構面以及結構面中填充物的物理力學特性,特別注意查明影響巖體滑動的主要軟弱結構面的產狀、不平整度、連同率、有無填充物和錯動情況,以及結構面的可能組合和拱座巖體內地下滲流的性質及分布特性,并合理選用設計參數(shù)。同時研究和確定作用在拱座上的各種作用力,并采用合理的穩(wěn)定分析方法。
根據(jù)地質資料分析,左岸地質條件較右岸差,根據(jù)各結構面的產狀,對以下幾種情況進行了穩(wěn)定分析計算。
第一種,底滑面水平,側滑面為經過875m高程拱端上壩趾沿F15主走向N15°W的鉛直面(實際傾坡內),對不同高程以上切割的巖體進行整體穩(wěn)定分析。
第二種,側滑面仍為沿F15主走向的鉛直面,底滑面傾向下游10°,對不同高程(壩上游)以上切割的巖體進行整體穩(wěn)定分析。
第三種,側滑面按L14、L15或組裂隙主走向N10W的鉛直面(實際傾坡內),底滑面水平,對不同高程以上切割的巖體進行整體穩(wěn)定分析。
第四種,滑移面同第三種,分臺階(5m或10m)進行穩(wěn)定分析計算。
側滑面按F104主走向N35°W的鉛直面,底滑面水平,分臺階(5m或10m)進行穩(wěn)定分析計算(從地質平切圖看),870m以上拱端穿過F104,860m~830m高程范圍各層拱端基本位于F104附近,計算中從860m高程處切剖面至830m高程)。
(1)計算中假定滑體為剛體,不要考慮其中各部分的相對位移及力矩平衡條件,忽略拱壩內力重分布作用,不計算滑面(鉛直面)以外傾向坡內的巖體自重及滲壓。
(2)地質參數(shù)直接采用地質建議值。
作用在滑移體上的荷載包括拱端傳給巖體的三向推力,巖體上游面(庫內)所受水壓力,底、側滑面上的滲壓,底側滑面上巖體間的凝聚力和摩擦力以及滑體自重。
采用剪摩公式計算。根據(jù)不同荷載組合計算各種滑動面組合情況下的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發(fā)現(xiàn)各工況下抗滑安全系數(shù)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左岸第二種、第四種滑動面情況下抗滑最為不利,最小安全系數(shù)為2.58。詳見表 1,表 2。
從剛體極限平衡理論計算的拱座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分析,左岸應加強基礎處理工作,特別是拱端徑向及豎向抗滑安全幅度較小。
(1)地質力學參數(shù)只能通過有限的幾個點或線去測定,不可能做到全面、準確。
(2)計算中的基本假定,主要指滑移面的假定不可能與實際完全相符。
(3)計算作用與可滑移體上的荷載與實際可能有所出入。
由于采用剛體極限平衡法進行穩(wěn)定分析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假定,是一種較為粗略的方法,成果具有近似性。在云河這種地形、地質較為惡劣的條件下,雖對各種情況均做了計算,計算安全系數(shù)也達到設計要求,但計算中許多問題考慮不很嚴謹,應通過有限元分析或地質模型試驗結果予以驗證,并進行綜合評價。陜西水利
[1]潘家錚,黎展眉編.拱壩[M].水利電力出版社,1982年.
[2]《混凝土拱壩設計規(guī)范》(SL25-91).水利電力出版社,1991年.
[3]《水工設計手冊》第五卷-混凝土壩[M].水利電力出版社,1982年.
[4]漢中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南鄭縣云河水利水電工程初步設計報告[R]、南鄭縣云河水利水電工程初步設計地質報告[R].1997.
[5]王漢杰主編.水資源工程學[M].農業(yè)出版社,1990年.
[6]耿克勤、吳永平編.云河拱壩及壩肩巖體的三維非線性有限元分析[M],中國水科院,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