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彩云之南,幾乎每一個人都能講述出一個與鳥有關(guān)的故事,站在這塊神秘的紅土高原上,無論是湛藍的天空,還是枝繁葉茂的森林,你都可以看到鳥群翩躚,自由翱翔。
孔雀是云南的省鳥,它那華麗的羽毛,五彩撒金似的大尾巴,無不給人美的享受。西雙版納是孔雀的故鄉(xiāng),走進那茫茫蒼蒼的原始森林,總有綠孔雀自由自在的或漫步,或點水,或亮翅,或跺步,她們那傳神的眼睛,高雅的體態(tài)成了眾多藝人描摹的對象。曾記否,舞蹈家楊麗萍正是一曲《雀之靈》走進了熒屏,走向了世界,并獲得了“孔雀女神”的美譽,那孔雀翩躚的神韻,是世人無法忘記的記憶。即使你沒有到過西雙版納,只要你打開云南電視頻道,相信你看到那孔雀翩躚的臺標后,定會產(chǎn)生出對孔雀浮想聯(lián)翩的遐想。
在別的地方把烏鴉當作災星的時候,云南香格里拉的高原上,烏鴉則成了一種圣鳥。在這里,烏鴉自由自在,用不著擔心誰會去傷害她們。這里是國家批準的惟一可以實行“天葬”死人的地方,烏鴉嗅覺極其靈敏,在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腐尸爛肉的氣味,于是,它們成群結(jié)隊地成了草原上的清潔工。加之這里的信徒認為,人死后很快被鳥類吃掉,就意味著死人很快步入了天堂,為此,烏鴉成為信徒們的保護對象也就不足為怪了。其實,烏鴉之美,更多的應(yīng)該是它的反哺之義了,《說文》中就有“烏者,孝鳥也”的記載,《小爾雅》中亦有“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的描述。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烏鴉是惟一有史料證明有反哺行為的鳥類,從這個方面看來,人們對烏鴉的鐘情,還應(yīng)該在于它的仁愛之心、忠孝之心罷。不管人們怎么看,甚至把一些“烏合之眾”、“烏煙瘴氣”等與烏鴉毫無關(guān)系的詞語強加給烏鴉的時候,烏鴉依舊舞動著黑油油的羽毛,哼著并不動聽的歌,在云南的天空舞蹈。
紅嘴鷗是云南一方獨特的風景。每年冬天,當寒冷的西伯利亞氣候不能適應(yīng)它們生存后,這些可愛的精靈便舉家遷徙到四季如春的昆明,于是,每年上省城看一次紅嘴鷗成了我的奢侈。走進翠湖公園,園內(nèi)廳臺、樓閣、水榭、甚至游人的頭頂都成了紅嘴鷗的立足之地,寬闊的湖面上,漫天飛舞的紅嘴鷗成了漂動的雪花,伴隨著鳥鳴聲此起彼伏。紅嘴鷗的到來使靜靜的翠湖充滿了生機和靈氣,紅嘴鷗的風采更讓那些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異鄉(xiāng)人充滿了憧憬和夢想,他們一個個一群群操著南腔北調(diào)而來,為的就是一睹紅嘴鷗的舞蹈,為的就是在這春城里尋覓抵御寒冷的武器。
紅嘴鷗,這極具靈性的吉祥之鳥,它們在極其自由的天空里或引頸長鳴,或獨立長嘯,或輕盈漫舞,或展翅飛轉(zhuǎn),或含情脈脈,或竊竊私語,看見游人,它們不但不懼怕,反而雙翅呈十字狀地懸浮在游人面前,游人們爭先恐后的把食物拋向空中,紅嘴鷗爭先覓食,它們鳴叫著,飛騰著,成為一幅幅人與自然和氣致祥的精品水墨畫。
云南自然條件得天獨厚,三江并流造就了云南山川壯美、風景秀麗的旅游資源,溫和的氣候適應(yīng)了多種鳥類的生存。據(jù)資料顯示,云南鳥類有776種,占全國鳥類總數(shù)的66%,這除與云南氣候環(huán)境有關(guān)外,還與云南人把鳥當作人類的朋友分不開?!澳蛉壶B,子在巢中望母歸”是云南人愛護鳥類的名言,漢家人把燕子到自己家做窩當作是一種榮幸,認為幸福會隨之而來,倮族人把喜鵲的鳴叫當作喜事臨門的征兆,傣族人把綠孔雀看作愛情和幸福的象征……正是這樣,云南才成了鳥兒的天堂,云南才有了動植物王國的稱譽。
伴隨著世界旅游熱的興起,云南亦著手打造到云南觀鳥的旅游精品,目前已經(jīng)推出了谷律鄉(xiāng)臥云山、易門大龍口、魏山縣“鳥道雄關(guān)”、安寧溫泉附近的魚尾里、麗江拉市海、洱源縣“鳥吊山”六大觀鳥點,一些云南特有的鳥類如白鷴、樹鴨、雉鶉、血雀、黑忱金雀、火尾綠鹛、黑翅雀鵯等在這里一覽無余,在新時代的春天旋律里,但愿云南的鳥群再舞蹈出云南亮麗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