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這個在北京電視臺奮斗了十年的主持人,從《生活全天候》、《健康生活》到《北京榜樣》、《周末大放送》,她憑借獨特的主持風(fēng)格與超強的親和力,十年磨一劍,終于成為北京臺的金牌主持。生活中的王芳,,不僅是個好妻子,還是個好媽媽,31歲才做媽媽的王芳,教育自己的小公主田婉濛別有妙招。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王芳做了幸福的“教子科代表”。
陪著孩子閱讀
王芳喜歡看書,她最喜歡高爾基的一句話:“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彼?,從女兒很小的時候,王芳就開始培養(yǎng)她良好的閱讀習(xí)慣。王芳總結(jié)出幾條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xí)慣的小竅門,并且隨時隨刻地貫徹到自己的教子生活中。
首先,要讓孩子的身邊一直都有書看。身邊有書的孩子是幸福的,因為可以信手拈來,所以才會“近朱者赤”。為了讓女兒婉兒隨時都可以拿到書,看到書,王芳把家里到處都擺滿了書。
其次,要善于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王芳發(fā)現(xiàn),孩子的注意力總是很難長時間集中,要想讓孩子集中注意力,說教是不管用的。特別是兩三歲的孩子,逆反心理特別嚴重,做父母的,越是勸孩子讀書,孩子越是不肯讀。所以,每次婉兒讀書,王芳都試探著說:“后面的故事更好玩,不過今天已經(jīng)讀不少了,要不明天再讀吧?”結(jié)果婉兒總會小腦袋搖成撥浪鼓,說“不,我要讀”。
再次,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xí)慣,家長要不厭其煩。王芳和很多家長一樣,喜歡給女兒講故事,有的時候,一個故事講完了,婉兒還要媽媽再從頭講一遍。時間長了王芳發(fā)現(xiàn),對于孩子來說,認識世界的過程,就是不斷重復(fù)知識的過程,只有不斷重復(fù),孩子才能慢慢掌握故事里的知識。所以,小孩子是不會嫌煩的,真正嫌煩的,常常是家長。于是,王芳給自己訂了一個規(guī)矩,一個故事,一定要講到婉兒自己會講為止。
培養(yǎng)甜嘴寶貝
與中國大部分家長只專注于提高孩子的學(xué)習(xí)能力不同,王芳更重視對孩子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身為金牌主持人的王芳堅信,只要正確引導(dǎo),就可以把她培養(yǎng)成善于溝通、適應(yīng)社會的快樂寶貝。
為了培養(yǎng)女兒的溝通能力,王芳首先對她進行了“嘴甜”教育。王芳曾經(jīng)在一次訪談節(jié)目中如此提及對孩子的“嘴甜”教育:“一定要嘴甜,因為嘴甜的孩子不吃虧?!蓖醴嫉淖焯鸾逃诵木褪?,讓女兒學(xué)會表達自己的愛,愛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最佳紐帶。王芳是金牌主持,大家不免會認為,婉兒一定會繼承媽媽的優(yōu)良基因,善于溝通,口才不遜。事實上,婉兒最初并不是一個善于表達自己的孩子,通過王芳的悉心教育,婉兒才擁有了一張?zhí)鹛鸬男∽?,才成了人見人愛的甜嘴寶貝?/p>
婉兒剛開口學(xué)說話時,王芳就開始了自己的“嘴甜”教育。每次有叔叔阿姨在場時,王芳就會鼓勵婉兒:“寶貝,叫叔叔,叫阿姨!”小孩子最初大都害羞,不敢開口叫人,王芳毫不氣餒,只要發(fā)現(xiàn)婉兒叫了一次,就拼命地夸贊,使勁地鼓勵。遇到陌生的小朋友,王芳也叫婉兒主動跟小朋友們打招呼。為了鍛煉女兒學(xué)會表達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愛意,王芳常常督促女兒說“謝謝”、“你好”、“再見”,不論是遇到認識的人還是遇到不認識的人,王芳都鼓勵女兒主動去打招呼。在母親不斷引導(dǎo)下,婉兒的嘴越來越“甜”,后來,無論婉兒走到哪兒,都是人見人愛的甜嘴妞。
女兒的溝通能力,不僅僅表現(xiàn)在禮貌和嘴甜上,還表現(xiàn)在貼心和關(guān)懷上。在母親的教育下,婉兒學(xué)會了關(guān)心別人,表達愛意。有一次,王芳不小心把自己左手中指的指甲弄劈了,為了圖省事,她沒有用指甲鉗,而是用牙齒咬著扯掉了劈開的指甲,結(jié)果感染了甲溝炎,后來嚴重到手指化膿。那段時間,王芳的手指紅腫不堪,化膿滲血,婉兒看到媽媽的手指,心疼極了,常常關(guān)心地問媽媽:“媽媽,你的手還痛嗎?”有好幾次,晚上睡覺前,婉兒都抱著媽媽說:“媽媽,你明天到醫(yī)院讓大夫再給你看看手吧,要不你多痛??!”聽到女兒關(guān)懷的話語,王芳心里暖洋洋的,幸福極了。
和孩子一起分享
銀屏上的王芳,用自己的活力感染著觀眾,帶給大家無盡的歡樂。家庭中的王芳,用自己的智慧感染著女兒,教會孩子分享的快樂。王芳和別的母親不一樣,她大方,大方到每次給婉兒買了禮物,都會鼓勵婉兒與別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她的禮物,或者鼓勵她把自己的禮物分成幾份,送給其他小朋友一些。開始的時候,婉兒不舍得,王芳就會鼓勵她,督促她與人分享,后來,每次婉兒主動與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零食,王芳都會熱情地贊揚女兒,夸贊女兒是個善良友愛的小姑娘。
有一次,王芳帶婉兒去郊區(qū)踏青,看到田野里的小毛驢,婉兒興奮不已。于是,王芳從菜農(nóng)手里買了一顆白菜,帶女兒一起去喂毛驢。可就在此時,婉兒身邊跑過來一個當(dāng)?shù)氐男∧泻ⅲ郯桶偷乜粗駜耗弥撞宋姑H。王芳心頭一動,跟菜農(nóng)又買了兩顆白菜,然后對女兒說,“婉兒,咱們送棵白菜給小哥哥好不好,讓小哥哥和咱們一起喂小毛驢?”早已學(xué)會了分享的婉兒,大大方方地把白菜遞給了小哥哥,然后兩個孩子一起喂毛驢,一起笑鬧起來??粗畠哼@么快就和陌生的小哥哥稔熟起來,而且相處的這么融洽,王芳開心極了。
學(xué)會了分享的婉兒,也給王芳帶來了無盡的快樂。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間,婉兒陪爸爸看足球比賽,婉兒不懂得比賽規(guī)則,看到那么多人搶一個球,便問王芳:“媽媽,怎么這么多叔叔搶一個球???”王芳回答:“這是足球比賽,必須大家搶一個球,誰把球踢進大門里,誰就勝利!”天真可愛的婉兒對媽媽的答案感到不滿,抱著媽媽的脖子說:“媽媽,我有三個球,你幫我送給叔叔們兩個吧,我留一個就夠了,省得他們搶球!”
帶領(lǐng)孩子走進自然
如今,城市里的孩子,大都在公寓樓里長大,守著琳瑯滿目的玩具,越來越遠離自然,越來越遠離幸福。王芳可不愿看著自己的婉兒越來越“宅”,動畫片、電腦、影碟機、游戲機,這些不僅會傷害孩子的眼睛,還會削弱孩子的幸福感,甚至?xí)⒆拥纳眢w。所以只要有時間,王芳就會帶婉兒走出室內(nèi),走進自然。在王芳看來,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耳朵去聽世界,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世界,孩子才能貼近生活感受幸福。
帶領(lǐng)孩子走進自然,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孩子的感受,王芳帶婉兒去威海的時候,婉兒最喜歡的就是跟小蝸牛玩,婉兒經(jīng)常認真地看著小蝸牛爬來爬去,甚至幫著小蝸牛搬家。她把蝸牛當(dāng)成了自己的朋友,還常常小大人似的提醒媽媽:“你要輕一點,別碰到了小蝸牛!”看著婉兒全神貫注的樣子,王芳很欣慰。在威海的海灘上,婉兒戀戀不舍,她跟大海說你好,跟海鷗說“Hello”,跟浪花說“我喜歡你”,離開海灘的時候,婉兒跟螃蟹、小魚、貝殼、大海說再見。
就算不去遠足,王芳也時時刻刻不忘引領(lǐng)婉兒走進自然,王芳每次去幼兒園接婉兒回家,都會先帶她到幼兒園附近的草地上玩一會兒??粗駜核奶幈寂苤占淙~、石子、野花,王芳都會開心地跟在女兒身后一起奔跑。高樓大廈、鋼筋水泥的城市里,王芳依舊能夠引領(lǐng)自己的女兒,走進自然,感受最單純最快樂的幸福。
責(zé)編/昕莉